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顺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新闻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地说,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等,这些体裁的总称,叫做新闻。狭义地说,就是指“消息”。这里所要讨论的《怎样写新闻》,就是怎样写消息。新闻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马克思说过,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  相似文献   

3.
陈力丹 《新闻传播》2004,(11):33-34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这种困难并非指写作本身,而是说把较为抽象的事件写活了很不容易,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通讯切入口。选得恰当,才便于讲道理。特别是事件通讯,必须要通过“人”来反映,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思想展现事实。因而,通讯一般地带有情感色彩,这也正是通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常讲:“要学会报纸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当多面手。”意思是说,要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评论、杂文、札记等等。做到写作上需要那一种体裁,自己就可以使用那一种体裁。有些记者、通讯员已经这样做了,或者正在这样做,并且已经写出了许多好稿子。可是,也有不少记者、通讯员不敢向新闻写作的各个领域进军,只会写消息、通讯,不会用别的体裁.你让他向别的方面试一试,他总是为难地说:“我不会.”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如果只会写消息、通讯“老两  相似文献   

5.
这里要谈的新闻“三式”,特指报纸上三种新闻体裁写作上的变式,即:消息写作散式、通讯写作特写式、言论(新闻言论)写作杂式。  相似文献   

6.
刊林漫步     
新闻文体总的说来是一种叙事文体,但叙事与叙事之间还有差异.有的事情简单报告一声就行,有的事情则要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叙述.于是新闻文体就有消息,通讯之分。消息体裁是报纸上最常见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就是报道事实.……消息写作不要详细的描绘,周密的论证,它只要求简明扼要及时把所发生的事情说清楚就行.所谓说清楚,就是把事情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和人物、时间、地点的联系作一简略的交待.不管它  相似文献   

7.
周易 《新闻知识》2003,(11):48-48
写好人物新闻,是新闻短下来、精起来的一个重要手段。 人物消息是近年来被许多媒体忽视的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如何才能写出有影响的人物消息?笔者认为要过“四关”。 “体裁关”——同一新闻题材,能用人物消息处理,一定不要拉扯成人物通讯。要善于以小见大,以短见长。 一些记者有这样的误区,即同一个新闻题材,认为写通讯块头大,分量重。写消息是“小儿科”,  相似文献   

8.
二、体裁运用自如有些记者采访回来 ,一时难以决定选用什么体裁来表现内容。这种现象说明作者采访不深入 ,对要报道的内容缺乏深切感受 ,心中无数。其次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就是内容所固有的客体形式的再现。把握了写作规律 ,就自然会“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1 .掌握基本体裁。常言道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如果连新闻写作的基本体裁都没有掌握 ,在写作中就难以谈到运用自如 ,更谈不上有所创新了。要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体裁 ,就需要练好必要的基本功。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体裁 ,容易写 ,但要写好却很难。说易 ,是因为只需用简…  相似文献   

9.
人物消息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其思想和事迹的新闻体裁。近年来,笔者发现众多报纸中,人物消息少得可怜。许多通讯员、记者一涉及写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这也许是“消息写事,通讯写人”的说法给人们思想上留下的框框。对先进人物,可以用人物通讯来反映,也可以用人物消息来报道。用通讯介绍人物,固然写得生动活泼、具体细腻、富有文采,还可以较深地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笔者以为,它毕竟不是报道人物的唯一写作形式。采用消息的形式不  相似文献   

10.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  相似文献   

11.
翻开当今的报纸,常见这样一类报道:它的写作笔法,既不像消息或通讯,也不像新闻评论;它既有新闻事实的报道,也有对新闻事实的直接评论。我姑且给它起个名目为“述评性的新闻报道”。 述评性新闻报道算不算是一种新闻体裁?就已有的大量的实践看,其笔法与消息、通讯或新闻评论相异,但又是这些传统新闻文体笔法的兼收并蓄,成为它们异化后脱颖而出的产物,并显示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因而,应当承认它是新闻体裁中的一种。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消息这种新闻体裁越来越重要,在写作上更要求与时俱进,不能再是原来那副呆板枯燥的“愁苦脸”,而应是生动活泼的新面孔。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消息写作本身所应追求的目标。怎样把消息写“活”,中外新闻界多年来在探索这个问题。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第二节新闻的体裁所谓新闻的体裁,即是新闻写作的表达形式.在写作时,由于选材角度的不同,表达主题的手法不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等等,所以新闻报道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宣传工作的需要,再加上新闻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新闻体裁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一些固有的新闻体裁还会突破旧形式翻出新花样.古人说,文无定法.新闻写作也应当没有亘古不变的死规定.但是,根据新闻文体的特点,从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又逐渐形成新闻报道特有的一些体裁.现在,我国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体裁,一般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人物专访、工作研究、记者来信,采访札记等.消息这种体裁,是记者和通讯员大量使用的“常规武器”,而且消息又有简讯、短消息、  相似文献   

14.
消息,是新闻写作的一种体裁,比较容易写,但真正写好确实比较难。关于消息的写作,笔者有如下几个想法,与大家谈谈,以期抛砖引玉。语言风格及修辞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新闻写作离不开语言文字。一些新闻写作教科书对新闻语言也都进行了规范界定。消息与一般文章比,在语言上有共同的要求,也有它独自的特色。消息的语言要求准确、精练、生动、得体。它选用的  相似文献   

15.
记者通过深入的新闻采访,掌握了真实、具体、丰富的新闻事实材料之后,便要进行新闻写作。新闻报道写作体裁主要是两大类:消息和通讯(包括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当记者必须首先把消息写好。  相似文献   

16.
我想对初学新闻稿件写作的通讯员朋友,谈谈如何克服新闻稿件写作中的“一、二、三”公式化现象问题。 因为很多同志在写新闻时,尤其是写反映工作内容的消息时,往往自觉地受政工研究和经验材料写作思路的影响,不是写成“首先、其次、再次”,就是写成“做法有一、二、三”,不像个消息体裁,同时也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这“条条”之中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广大群众的要求,新闻文体正在变革.我认为,在文体的边缘上探索,逐步形成新的边缘文体,可以是新闻文体变革的一条路子.在通讯和散文的边缘上通讯是和消息、特写、调查报告并列的一种新闻体裁;散文是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讯报道的是真人真事,散文通常写的也是真人真事,在这一点上散文接近新  相似文献   

18.
周小辉  宋兵 《新闻前哨》2003,(10):34-34
日记式新闻是一种用日记的方式来反映新闻信息的灵活、机巧的文体样式。它受到众多新闻工作者的重视。著名报人黄远生曾用日记写过通讯并发表在报刊上;著名记者彭子冈、范敬宜、李尚志也用日记写过新闻;北京晚报在报道今年“两会”时,采用“接力日记”的报道形式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引人注目;非典时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记者来信这一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地以显著位置出现在各级报纸上和广播里。 (一) 目前,有的新闻学著作(如《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徐占焜著)把记者来信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专章介绍,但大部分著作没有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把它归到已通行的文体之中。有的认为记者来信是一种“评述性消息”,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工作通讯”,众说不一。记者来信究竟属于新闻的哪类体裁?我认为,记者来信既不同于迅速而简明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消息,又不同于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讯,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写新闻,体裁仅限于消息、通讯,但我所在的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闲塞,有价值的素材传到耳朵,不是已被人家“抢去”,就是时效不强变成明日黄花。去年起我意识到新闻体裁很多,何必一头撞在消息、通讯这两堵“墙”上?“十八般兵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捡最得心应手的使。于是我把“主攻方向”调整到写新闻述评、言论上来,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6月,我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