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位神秘的过客一直让人难以捉摸,它多得惊人——宇亩中平均每立方厘米有300个,比其他所有粒子都要多得多;它轻得惊人——运动时几乎没有质量;它"懒"得惊人——几乎不与物质发生反应,它就是中微子。正是拥有以上这些特性,中微子成为能轻易穿越地球甚至整个星系的惟一粒子,这引起了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04,(10):34-34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空间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地球是一个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构成了有机的地球系统。该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对地球系统产生影响;反之整个地球系统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局部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人类已经占据了地球生物圈的统治地位,那么人类活动究竟会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不仅是现代环境科学的重大前沿问  相似文献   

3.
中微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由于它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而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如今的宇宙中,中微子的含量很少,而且极难捕捉到。但是美国天文学家通过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     
在日本神冈开展反应堆中微子探测的日、美、中科学家2002年12月6日分别在各自国家、在约定的时间同时宣布发现了核反应堆中微子产生的电子反中微子消失的现象,从而揭示了“太阳中微子丢失”的秘密,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步。据有关科学家介绍,中微子是一种非常小的基本粒子,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可以直接穿透地球,在宇宙中很难发现和探测。但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科学家Davis在近30年中,探测发现到了来自太阳的约2000个中微子。然而,其实际数量与理论计算值相差一半以上,流量较少,因而成为物理…  相似文献   

5.
有这么一些躯体庞大无比的怪兽,它们对于我们地球和人类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这是些什么样的怪兽呢?其实,它们并非真正的怪兽,而只是人类为了探索辽阔深远的太空,揭开宇宙微观和宏观物质世界的奥秘,而制造出来的在体型和功能上都非常特殊的机器。本文介绍的这8种机器,它们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德国青年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犹如浮在水上的船只,在不知不觉地缓慢地移动着。现代地幔对流和板块构造学说已证实了魏格纳的猜想,但是,是什么力量在驱动大陆漂移则是一个一直悬而未解的谜团。笔者通过对太阳中微子和地球内部结构的考察,提出了中微子地球演化理论,为揭开大陆漂移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知道,地球的内部跟其外层大气一样呈圈层结构。大气层的各种圈层是由于各种宇宙射线和不同频率的太阳辐射分别在不同的高度与大气层物质作用形成的。如大气物质吸收带电粒子形成电离…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的梶田隆章与加拿大的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中微子是轻子的一种,它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几乎零质量,很少与其他任何物质互动,因而很难研究它们。梶田隆章和麦克唐纳使用日本、加拿大两国的大型仪器对中微子做出了重要的测量,他们的研究证明中微子存在质量。这个发现对粒子物理学影响深远,甚至在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上都有突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大陆科学钻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希望解开的“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人类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与之相应的“入地”计划正在应运而生。这就是“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许志琴在《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一文中告诉我们:在大陆科学钻探就是一个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地壳的构造;还可以为人类寻求能量资源开辟新的前景;还可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作用及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其它,等等。本文还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规划情况。  相似文献   

9.
未来的人类什么样?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英国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多格尔·狄克森在他的著作——《人类之后》中称,生物的进化程度越高,也就衰亡得越快。人类是地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已经经历50万年的进化历程,现在已开始走下坡路。因此,衰退论成为一种有代表性的见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之所以走向衰退,原因在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疾病都能得到治疗,人们生存下来,生儿育女,把体内的致病、易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同时,由于正常基因中总有一些会突变为致病基因,结果便使人群中致病基因的分布频率一代比一代高。然而,多数研…  相似文献   

10.
正书名:《中微子猎手——如何追寻"鬼魅粒子"》定价:32.00元作者:雷·贾亚瓦哈纳译者:李学潜沈彭年丁亦兵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ISBN:978-7-5428-6363-8IN·963中微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之一,科学家认为中微子可能是解开众多宇宙之谜的关键。自1930年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中微子以来,世界各地富有冒险精神的科学家一直在追寻这种"鬼魅粒子"。为何称之为"鬼魅粒子"?它飘忽不定,飞行速度极快;穿透力极强(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过整个地球,就像子弹划过烟雾一样);数量庞大,无处不在(对应于宇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存在着10亿个中微子);特立独行,不爱理人(几乎不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一个典型的中微子可以在铅中飞行一光年而不与任何原子  相似文献   

11.
<正>中微子是具有静止质量的粒子中最轻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很"孤僻",很少与物质发生作用,所以它可以如入无人之境般地穿透你的身体。中微子有三类,根据其产生时伴随的粒子不同,可分为电子型、μ子型和τ子型中微子,其中电子型中微子是高能的。三类中微子还像玩变形游戏一样可以相互转化,这个现象叫"中微子振荡"。太阳中心的"核熔炉"中,每时每刻都要产生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1,(18)
物质超过光速意味着什么?鉴于现有物理定律的约束,一旦物质超过光速的现象得到证实,那么,狭义相对论乃至现代物理学体系都将面临修正及扩充,亦由此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这就是何以一条“中微子超光速”的消息,会迅速引起科学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据统计,宇宙中存在700万亿亿颗恒星,如此庞大的数字可能超过地球上所有沙漠和海滩上的沙粒总和。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数十亿年的演化历程,但直至近些年来我们才得以在天甚至小时的时间尺度上分析天体事件,从而见证恒星变化无常的生死历程。"太阳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像它一样的恒星,在死亡之后会抛出来一些物质,这团物质的物理环境是怎样的?里边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化学过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最多的矿物是什么?石英、长石、云母?答案全都错误,地球上最多的矿物,并不是我们能在地球表面看到的,它深藏在地球深处。这种一直无名的矿物处于670~2900千米的地下,即在地球内部的下地幔中。它是一种硅酸盐,属于钙钛矿家族,70%的下地幔都由它组成,但是它长期没有一个名字。那么,为什么科学家不给它起个名字呢?科学家也有自己的"难处"。要命名一种矿物,根据国际矿物学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吗?     
地球上最坚硬的物质是什么?它不像钻石那么脆,比黄金更硬,比钛更坚固,人们要记住的这东西就是铱。这种属于铂家族的金属不仅极端坚固,而且还抗腐蚀。即便能溶解黄金和铂的王水(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也对它无可奈何。它也是密度非常大的物质,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铱立方体质量为22.4千克,只有相同体积的锇比它更重一些,为22.5千克。人类的脸型为什么会不同?根据遗传科学,脸部的各种特征都有不同的控制基因。例如,单眼皮和双眼皮就各有其不同的基因型,并且,在一个很大的人类群体中,单、双眼皮的基因型所占比例是一定的,这叫基因频率。根据自然选…  相似文献   

16.
地球每天都有几秒钟受到遥远星系的大爆炸所产生的伽玛射线的轰击。这种类似于超新星暴发的大爆炸被称作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伽玛暴会对周围环境发生什么影响呢?几年前有些天文学家认为伽玛暴会销毁它所在星系的一切生命,而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似乎过于悲观了。因为最新的证据表明伽玛暴的能量集中在两条狭窄的光束上,就象地球上灯塔所发出的光束,而非象炸弹爆炸射向四面八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伽玛暴就不危险了。有理论认为在其光束附近大约200光年范围的任何物质都会被蒸发。人们不禁会问:我们会不会被一次临近的伽玛暴所毁灭呢?目前是不会…  相似文献   

17.
(上期说到,一只电灯泡大小的空间中释放出来的“魔鬼能量”,就足以毁灭地球,本期,让我们看一看假如地球上所有粒子步调一致,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不注意的时候,地球消失了也许有一天,不用什么高科技的破坏方式,也没有来自宇宙天体撞击的不幸遭遇,我们的地球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就是说,什么都不用做,地球自己也能毁灭自己!真得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听上去十分荒谬,但从量子概率的角度来看仍然是存在的。而这种可能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物质也是由基本粒子的量子微粒构成的。地球由大约2×1050个原子组成,每一个原子都是一个微观物质,它们…  相似文献   

18.
到火星去     
人类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火星探索?为什么会花如此巨大的代价不断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呢? 也许世界上所有爱好科学探索的人都想通过进一步了解火星,从而加深人类对地球、对人类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了解。人类想通过不断发射火星探测器解答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 火星过去的大气是什么成分?它的天气和地球一样也在变化吗?  相似文献   

19.
人类物质消费文化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对货物或资产的欲望和追求。这一理念对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效应。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成份,并不利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实际上,物质消费只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可能是无限的,任何过度的消费对人类社会都有着一种消极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物欲消费理念的批判性反思,认识理性消费的权益与限度特征,消除人类物质消费文化中的悖谬。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本刊刊登了文章《鸡啊,你从哪里来?》(2017年3月刊),很多小读者就来问:那人是从哪里来呢?人类的祖先是什么样的?本文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人类诞生的秘密吧地球上所有物种,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而来的。地球形成之初,是没有任何生命形态存在的。大约在36亿年前,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在深海里。随着漫长岁月的不断演化与变迁,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