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牌文摘期刊:冰火两重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升国 《传媒》2007,(1):46-48
在中国的期刊中,文摘期刊尤为引人注目.<读者>作为先锋,开发了文摘类期刊市场,获得空前的成功,月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不仅成为文摘期刊发行之王,也是中国期刊发行执牛耳者,加上<青年文摘>等几本发行过百万的第二梯队和一些发行几十万的新进部队,我国文摘期刊在发行市场所占份额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期刊,文摘期刊俨然成为愈演愈烈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1985年中国大陆出版期刊4705种,发行量25.6亿册,当时中国人口12亿多,国人年均期刊占有量2册多.这不仅成为中国200年期刊史的高峰值,也引起了一些期刊研究者的郑重关注.如何认识、求解1985年期刊总量增长的成因以及关联问题几乎成为中国当代期刊史研究毋庸回避的难题.张伯海先生在《期刊六十年回眸》中设专节《二十年难以越过的"屋顶"》中说: 在经历了1978年至1985年之间的期刊品种与期刊发行总量的飙升之后,中国期刊开始出现在发行总量上的踏步现象.1985年我国期刊发行总量为25.60亿册,此后或降为17.14亿册(1989年)、16.15亿册(1990年),或升为28.46亿册(1999年)、29.51亿册(2002年),到2007年,我国期刊发行总量总算微微突破30亿册,达30.41亿册.相比近二十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发展速度之迅猛,期刊发行总量的缓慢微增,甚至时有下降的状况是与之不相称的.在我国,发行量是期刊出版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是衡量期刊出版业实力的金指标.因此,我们一再地期盼期刊发行总量走出洼地,也能像其他行业那样,有翻倍增长的业绩,但这一期盼总是落空.长达二十年之久,期刊发行总量游弋在25亿册到30亿册之间,难以超越,这就形成了令人焦急的"屋顶"现象①.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闻期刊在期刊阵营里整体风格比较严肃,其促销活动十分重要.应该实行整体发行策略,努力提高订阅发行量、组建高效发行网络,这样,国内新闻期刊才有望提高发行量,摆脱“小众”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期刊广告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远 《传媒》2007,(9):50-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广告收入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增长较慢.2006年中国期刊广告经营总额远远落后于电视广告与报纸广告.2007年上半年,中国平面媒体的广告总量中,报纸占有92.03%的比重,期刊只占7.97%.而美国期刊经营总收入的70%来自广告,发行只占30%.欧洲发达国家期刊经营总收入的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我国期刊如何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尽快走上期刊广告良性、快速的发展之路,这是期刊人和广告人应深入思考并须付诸实践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和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行现状,指出入世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行面临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应注重提高质量和联系读者,并可采取以邮局发行为主自办发行为辅、代理发行、网络出版发行、读者俱乐部、研究会、差别定价、异业渠道发行、编委宣传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发行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外期刊经营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对我国期刊市场的现状分析和中外期刊出版业的实力规模、出版机构、发行方式、消费市场等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期刊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志懿 《传媒》2006,(10):4-5
"期刊社一定要吸取报业恶性竞争的教训,严格自律,规范发行秩序,不能再损害我国期刊发行的正常秩序了.对顶风出头打价格战或者赠品战的期刊社,一定要抓几个典型,希望大家都不要当这个典型."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访工作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针对目前我国中文期刊发行方式中邮局发行、非邮发刊代理和自办发行并存的局面及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访工作现状,着重分析期刊采访工作所面临的障碍与问题,探讨期刊采访工作的对策,并对目前形势下的期刊发行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消费类期刊数字化发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明显的数字阅读趋势,期刊的数字化发行正在成为期刊业的新选择。数字化发行是指将数字化的出版物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和销售。消费类期刊的数字化发行模式有四种类型,为适应数字出版趋势,拓展期刊发行渠道,我国的消费类期刊出版机构还需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相应的发行模式,满足读者的数字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0.
邮发代号亟待规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姜志静 《编辑学报》2002,14(3):227-227
凡经邮局发行的期刊均编有代号,称"邮发代号".据对2001年经邮局订购的1487种期刊的调查,现行称谓极不统一,竟达60余种,粗略归类如下:1)冠以地方名称,如"鞍山市邮局发行代号"、"北京报刊发行局代号"等.邮发代号是由国家邮政局为便于发行管理,配给每个地区2个相连序号的发行代号,当我们看到某一出版物的邮发代号便知其发行省(市),因此邮发代号前冠以地方名称实无必要.2)冠以"国内",如"国内发行代号"、"国内发行"等."国内"二字意在区别于"国外";但就现状而言,尚未有"国外邮发代号 ",因此,"国内"纯属多余.3)冠以"发行",如"发行代号国内"、"发行代号"等."发行"2字义不清,没区别发行方式(邮局、自办、征订或联合发行),与邮发代号不甚相符.4)称谓"刊号"."刊号"是期刊管理部门为了统一管理和控制期刊的出版而给定的期刊注册登记的刊号.而"邮发代号"是我国邮政局为各邮区发行的期刊编制的代号,两者的性质、作用不同;因此,称"邮发代号"为"刊号"不妥.5)其他混乱现象,如"期刊邮发代号"、"本刊邮发代号"等,都远不如邮发代号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1.
消费类期刊的第三方发行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行渠道是期刊发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发行渠道的管理和建设已经成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的主渠道和自办发行渠道都存在各种弊端,专业、独立的第三方发行渠道便应运而生.本文以消费类期刊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建立有效的第三方发行渠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刊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加入WTO后,境外期刊业势必会加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国内期刊市场的竞争会更激烈,如何抓住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已经成为中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期刊发行现状的落后,已经成为阻碍期刊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约有9029种期刊,仅次于美英;期刊总印数29.5亿册,仅次于美日.发行广告收入约120亿元人民币.其中有3000多种期刊发行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期刊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飞速的提高,期刊在我国出版业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教育期刊在期刊之林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针对"教师-学生"这对关系统一体而产生独特的策划视角,具有突出的社会责任感和更高的规范化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期刊相对其他类别期刊也有快速的发展,但发展速度和规模相对有限.针对我国教育当前的发展状况,教育期刊应该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应该形成活跃的持续发展的局面.而且,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这种潜力将进一步凸显,可以预测必将出现一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鲜明中国特色的名牌教育期刊.  相似文献   

14.
国外期刊发行的金点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的出版工作一般分为编辑和发行两大要素,期刊完成编辑和印刷,仅仅是完成了期刊的内在价值,要将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行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发行不仅决定着期刊社的经济基础,而且反映着市场对编辑工作的反馈情况。所以,期刊社的负责人和所有编辑必须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必须了解和关注发行环节,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回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出版业的体制原因,发行一直是制约我国整个期刊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许多期刊社只重视编辑环节而忽视发行环节,结果使期刊内容脱离读者生活,读者意见得不到及时反…  相似文献   

15.
石强 《记者摇篮》2009,(11):68-68
我国现有期刊上万种,其中各类老年期刊已发展至四十余种。新形势下,如何转变期刊发行观念,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发行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期刊发行数量的稳定与增长,是期刊界及各老年期刊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1987年我国新创办期刊176种,由内部发行转为公开发行的期刊148种,共计324种,其中通过邮局发行的78种,占总数的24%,编辑部自办发行的209种,占总数的64.5%,用其它方式发行的  相似文献   

17.
剖析当前教辅期刊面临的发行困境,指出发行渠道的单一和阻塞是制约教辅期刊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就教辅期刊如何整合有效的发行渠道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韩锟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9,21(2):46-48
期刊征订与发行是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基于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现况的了解、现有发行模式的分析,建议创造性构建医学期刊群的专业化发行渠道,并阐释了这种发行模式全方位的功能,以期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国内9000余种期刊中,少儿期刊的声音是十分微弱的.我国少儿期刊在整个期刊业中,数量仅占2%,可谓“势单力薄”,与少年儿童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的29%相比,也极不相称;与全国期刊面貌日新月异的质量提升相比,显得“素面朝天”,有较大差距. 定位重复,结构失衡,内容的同质化,是我国少儿期刊市场的主要特点,少儿期刊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很难有优秀期刊做大做强.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少儿期刊长期处于低成本低定价的运作模式.少儿期刊发行人员总是感叹发行市场日趋艰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以往风光一时的少儿老牌期刊的发行量都呈逐年下降趋势,甚至有着一种如履薄冰、朝不保夕的担心.而那些发行量超百万以及几十万的少儿教辅期刊虽然发行量看似较大,但这种单纯靠行政命令订阅的期刊,前景益发暗淡.  相似文献   

20.
吴锋 《出版科学》2007,15(5):38-41,52
2006年我国期刊业获得了稳步增长,不同类型期刊的运作模式日益成熟,公益性和经营性期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加快,电子杂志市场引起关注.同时,期刊产业仍然面临结构不合理、集团化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未来几年,期刊产业将围绕集团化、产业化和发行专业化的路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