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斯坦策·莫扎特或许是音乐史上最不受欢迎的女人。一个世纪来,她一直蒙受一连串越演越烈的恶毒的攻击:说她是荡妇,是不能理解莫扎特的浅薄、愚昧的女人,说她把家庭收支搞得一塌糊涂,促使莫扎特过着精力涣散,即使不是完全自甘堕落的生活。这些攻击大部分来自德国音乐界,而且最近达到了顶点。音乐界是怎样得出这种结论的?是不是有什么下为我们所知的事实或材料?没有。1791年12月11日莫扎特去世后,康斯坦策曾成功地递交了一份要求抚恤金的申请。这笔抚恤金并不优厚,但确实是一笔“基金”;于是,康斯坦策  相似文献   

2.
1991年,在伟大的作曲家逝世200周年之际,他的音乐将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流行。作曲家约瑟夫·海顿在谈到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时曾说:"在100年内,我们的后代将再也见不到这么一位天才了。"这是个热情的预言,但它很快就被否认了。在莫扎特逝世200周年之际,当他的崇拜者们遍及全世界时,许多人都确信尚未有人  相似文献   

3.
本年度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埃玛·汤普森与记者杰夫·海沃德谈论了她的最新影片以及她和丈夫肯尼思·布拉纳在生活和事业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爱德华·赖斯所著一本关于理查德·伯顿的书终于问世了。书中竟然没有提及美国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实际上,这本书的主人公不是伊丽莎白·泰勒以前的丈夫,英国著名演员理查德·伯顿,而是生活在19世纪的理查德·伯顿。他除了对于和他相隔一个世纪的伊丽莎白·泰勒一无所知外,几乎  相似文献   

5.
《玩具交响曲》是海顿的名作之一。此曲活泼有趣,不仅孩子们喜欢它,即便是大人听了也销魂醉魄。据传说,海顿从市场的露天货摊买来便宜的笛子和喇叭等,把它们摆在眼前的桌子上谱写出这支乐曲。因为此曲太逗了,在排练时,乐队的人笑得前仰后合,以致排练不下去了。可是到了近年,人们才知道此曲是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德·莫扎特所作。1943年,在巴伐利亚的图书馆发现了有列奥波德·莫扎特署名的一个组曲中的一些乐曲正是此曲。这是他1760年所作的包括  相似文献   

6.
乔伊 《世界文化》2006,(9):13-14
(一)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个宫廷乐师的家里。幼年的莫扎特长相极为普通,鼻子尖,鼻梁长,脑袋硕大,一道深沟在下巴中间,脸上还长满了褐色的雀斑。但是,他那双明亮清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却显得那么的睿智超凡。儿时的莫扎特,内心世界似乎永远缺乏一种安全感。因为,他总是不停的问着家人:“你还爱我吗?”虽然家人不厌其烦的告诉他:“爱你,孩子。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宝贝……”但他将信将疑的追问依然没有停止。莫扎特自幼最崇敬他的父亲,希望每时每刻跟在父亲的身后,以得到父亲的保护和疼爱。周…  相似文献   

7.
靳慧 《世界文化》2005,(5):14-15
玛丽亚·科达玛,阿根廷著名诗人、作家博尔赫斯的遗孀,现任博尔赫斯国际基金会主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为晚年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充当“眼睛”。现在她是丈夫的使者,她在致力于整理、出版博尔赫斯的作品,希望把基金会办成博尔赫斯世界研究的“资料库”。玛丽亚·科达玛,一个典型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女人,讲话柔声细语,气质高雅,领导的基金会以其丈夫的名字命名。大约在2004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她在西班牙马德里为博尔赫斯的第一部D VD版本选集《重要人物探寻》做宣传,其中收录了西班牙电视台《探寻》节目记者华金·索莱尔·塞拉诺对博…  相似文献   

8.
与丈夫德维特·华莱士(1889—1981)共同创办了《读者文摘》的莱拉·阿奇逊·华莱士于1984年5月8日一个浓雾笼罩的早晨,在纽约州韦斯切斯特县住宅里悄然辞别了人世,享年九十四岁。在由她经手营建,而又为她无限喜爱的宽阔的华莱士宅邸——“高窗”的周围,仍如往年,盛开着色彩斑斓的水仙花和郁金香。莱拉·阿奇逊·华莱士将她的一生和绝大部分财产献给了文化艺术的振兴和保护事业。因修建水库而使尼罗河水量增加,为挽救古埃及阿布·新贝  相似文献   

9.
在奔赴善恶大决战战场的路上,自封的救世主大卫·科雷什将他的信徒引向了妄想狂、暴力和性虐待的生活。因追随大卫·科雷什而断送了性命的是些什么样的人?悲伤不已的亲人们纷纷讲述他们的丈夫、妻子和儿女受自封的救世主蛊惑的经过。  相似文献   

10.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于1864年5月11日出生在英国。她的父亲乔治·蒲尔是个学者,数学教授。母亲撰写社会问题方面的文章,教数学,帮助丈夫著书。艾捷尔·丽莲自幼生活穷困。父亲去世时,她才半岁。此外,家里还有四个小女孩,靠母亲教数学养活大家庭,艰难度日。未来的女作家早年就表现出出色的才能:她研究哲学、文学、语言,尤其酷爱音乐。 1885年,她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艾捷尔·丽莲在少女时期就认识了俄国革命家,著名作家谢·米·克拉弗钦斯基(笔名斯捷普尼亚克)。这个人对她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84年,克拉弗钦斯基流亡英国。艾捷尔  相似文献   

11.
《约翰·梅杰传》的出版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首相夫人诺尔玛·梅杰认为书中尽是流言蜚语,要求作者内斯持·温·埃利斯对该书进行修改,甚至删除部分内容。前些时候出版的梅杰传的一些作者也对该书进行了抨击。这本传记宣称约翰·梅杰在当选首相后得不到诺尔玛的支持。诺尔玛对丈夫仕途上的成功大为不悦,因为这意味着他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将更少;他们的婚姻遇到危机,梅杰要抛弃夫人而另娶所爱,目前正考虑办理离婚事宜。温·埃利斯在重点涉及梅杰夫妇20年婚姻的一章中写道,梅  相似文献   

12.
一出芬兰话剧登上华剧舞台 1992年金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华剧团根据芬兰同名话剧改编移植的《真的、真的》在西安举行首场演出。原剧作者、芬兰著名作家英格丽·基尔毕宁和芬兰作协副主席莱娜·拉乌拉亚依宁女士等专程前往观看。 优美的乐声中,帷幕徐开,新颖的舞美设计、不同凡响的亮相,一下子抓住了观众。故事可能发生在过去也许是将来。精明能干的老妇阿格法已有3个丈夫,但她还要娶年轻英俊的卢巴克为她的第4个丈夫。这似乎怪诞荒唐,可  相似文献   

13.
百年孤独     
何·阿·布恩迪亚和乌苏拉是表兄妹。他们的结合受到亲族们的反对,因为乌苏拉的一个姑妈同何·阿·布恩迪亚的一个叔叔结婚,生下了一个长猪尾巴的孩子。但年少气盛的何·阿·布恩迪亚却无所顾忌地说,生下猪崽子也没关系。两人毅然结婚。可乌苏拉总是心有余悸,结婚一年多拒绝跟丈夫同房。慢慢地村里人都传说何·阿·布恩迪亚不通人道。在一次斗鸡中,他赢了邻居普罗登西奥,后者心里窝火,当众奚落他不能讨好老婆。何·阿·布恩迪亚受不了这种侮辱,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2002,(1):47-47
1.荷马2.堂吉珂德3.海明威4.小仲马5.巴尔扎克6.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7.意识流8.泰戈尔9.黑色幽默10.马格丽特·米切尔11.托尔斯泰12.哈里·波特13.监狱中14.高尔基15.静静的顿河16.索契17.多丽丝莱辛18.马丁·伊登19.铁皮鼓20.麦克白21.莫里哀22.尤金·奥尼尔23.图兰朵24.平安夜25.蓝色多瑙河26.莫扎特27.印象派28.鲁本斯29.电子30.埃尔维斯·普雷斯利31.半音32.帕瓦罗蒂33.爵士34.摇滚35.伟大的独裁者36.达·芬奇37.古典主义38.…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的维也纳,人们很少能听到格鲁克(Christoph Gluck,1714—1787)的作品,但在奥地利音乐史上,这位作曲家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在歌剧领域推行的深刻变革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拓展了道路。他摒弃了以往歌剧僵硬呆滞的风格,尽管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曾不遗余力地为这类歌剧写过大量脍炙人日的音乐。在格鲁克看来,歌剧不是用来炫耀“圆润的歌喉”,正如莫扎特十分贴切地形容那些华而不实的唱段那样,它首先是戏剧.著名的启蒙主义学者约瑟夫·封·宗南费尔德在评论《阿尔西斯特》的演出  相似文献   

16.
新书《炙手可热的人》的摘要一经在《纽约邮报》头版刊登,立即引起轰动。该书作者苏珊·B.特伦托是前国会成员,她从原日内瓦核裁军会谈的美国代表路易斯·菲尔德那里得知,1984年身为副总统的乔治·布什出访日内瓦时,菲尔德曾为布什和他的前秘书珍妮弗·菲茨杰拉德安排了一幢幽静的别墅。菲尔德于1985年退休,1988年死于癌症。1986年,他向苏珊·B.特伦托的丈夫、前美国有线新闻网的记者约瑟夫·特伦托道出了布什与菲茨  相似文献   

17.
人们纷纷传说小说《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妻子诺拉是爱尔兰一个无知的酒吧女招待,她从来不读乔伊斯的作品,她说:“我不知道我丈夫是否是个天才,但他肯定心术不正。”乔伊斯蜚声文坛后,她对朋友们说,乔伊斯用他那妙笔而没有用他那优美的男高音歌喉去建功立业,实属遗憾之事。研究乔伊斯的学者们,甚至理查德·埃尔曼在1959年出版的著名传记《詹姆斯·乔伊斯》中也认为诺拉·巴纳克尔是这位伟大作家的伤脑筋的伴侣。当英国女作家、女权运动的记者布伦南·马多克斯第一次就撰写诺拉的传记征求埃尔曼的意见时,  相似文献   

18.
苏联《星火》杂志记者与布哈林的遗孀安娜·拉林娜谈斯大林时代被镇压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的宠儿”——尼古拉·布哈林“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依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同志:谨向您提出为我的丈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身后在党内恢复名誉的问题……这个申请不只是以我个人的名义提出的,也是遵照布哈林的委托。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最后一次去参加1937年2-3月举行的全体会议(会议开了数天)的时候,已经预感他再也回不来了。考虑到我当时还年轻,他请求我为他身后平反而斗争……‘你发誓,一定要做到!’我发了誓。违背这个诺言,就是违背我的良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己人到中年,心灵田园中那块命名为艺术的树林每天更加让你沉醉忘返。抚摸过纹理细腻、枝叶怪诞的萨尔瓦多·达利绘画的“超现实”之树,沉迷过米兰·昆德拉小说的“梦幻抒情”之树,流连过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原始表现”之树,我带着被五光十色的现代、当代艺术交叉振奋后的晕眩头脑,回到那棵刻着“沃尔夫冈·莫扎特”英名的高贵精致的白桦树下,将殷切的脸贴在它洁白无暇的树干上,再度倾听二百多年前这位首席作曲天才呼吸般自然流淌出的音乐,浮燥的情绪被润泽,潮湿的心被烘干,整个身心即刻被装点成一艘鼓满风帆的航船,豪迈地…  相似文献   

20.
一位匈牙利的瓷器画家安妮科·冯、德赛和她的丈夫尼古劳斯·冯·德赛在慕尼黑开设了一所别致的工场。他们修复贵重的瓷器,例如图中他们正在修复十九世纪的一个中国花瓶。把易碎的残片重新拼凑在一起是一件颇费时日的工作。散失的部分需要重新制作并画上与原件一模一样的花纹与图案。修复的花费也相当昂贵,每小时约需四十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