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涛是唐朝中期的名女诗人。这首题为《井梧吟》的诗,据说是薛涛八、九岁时与她的父亲薛郧合作的。有一天,父女俩坐在院子里,父亲指着井旁挺拔的梧桐古树,随口吟出一联:“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要薛涛续成一首诗。于是薛涛应声回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就成了上面这首《井梧吟》诗。  相似文献   

2.
自己拿主意     
《现代语文》2005,(5):25-25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忽然他说:“我能摸得着咱家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就反问:“你说什么?”  相似文献   

3.
她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脸上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她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至父亲跟前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有飞扬的得意。然而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4.
迎兄     
迎兄是邻家女孩,上面有三个姐姐,她父母盼儿心切,生下她后发现还是个女孩,就给她起了个迎兄的名字。家乡方言管弟弟叫兄弟,迎兄便是招弟的意思。最终迎兄没迎来弟弟,倒是又迎来了一个妹妹。迎兄是我初中三年的同学,又与我同桌两年。她的名字常常成为我取笑她的理由,每每这时候,她都会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小碎米牙,报以浅浅的一丝微笑。迎兄是那种特别秀气特别文静的女孩子,功课也特别优秀。最喜欢的就是夏日,教室的窗户都打开了,宜人的夏风徐徐吹来,于是她的秀发常常有几丝拂向我的面颊,并且带过来一缕缕少女的体香,让人心跳,让人心醉。没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交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6.
周兆匡 《初中生》2006,(9):89-89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7.
秋月     
华凯 《湖南教育》2004,(16):44-44
山里的小学留不住人,张老师走了,李老师也走了,只剩下王老师一个人。王老师一个人教不了三个班,他就轮着教,每天教一个班,让两个班的学生回家。秋月是王老师班上最漂亮的学生。她回到家,问父亲:“阿爸,张老师和李老师为什么要走?”父亲说:“山里苦,他们怕娶不到老婆。”有一天,  相似文献   

8.
细斟薛涛十六岁到二十岁入乐籍期间所作的《十离诗》和其他咏物诗之创作背景与情感内容,前人有关薛涛“诗格卑下”“殊乏雅道”的评说是欠妥帖公允的,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她是一个命运多舛且悲戚的人物……一生下来,她就失去了父亲的爱抚.母亲的温馨,更无从知晓籍贯何在。当初.身为营缮郎的秦业从“养生堂”里把她抱回了家.从此。她便成了秦业的养女。其养父一生毫无建树.却调养出了她这样一个“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的女儿。秉借自己的美貌,又加上秦业“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红楼梦》第八回)。  相似文献   

10.
改词儿     
改词儿薛涛孩子要参力。)L童节文艺汇演,会上来个独唱,选来选去决定唱那方“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但又拿不定主意,只好问父亲。父亲在读《股市行情》,读得满人真,所以没听见孩子叫他。孩子只好大声喊了一回,这回父亲听见了,同孩子什么事.这么麻烦。孩子说...  相似文献   

11.
提起薛涛这个名字,喜欢唐诗的人都熟悉。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被并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她又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为“蜀中四大才女”。其实,她在少年儿童时期,就被人们称之为才女了。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盛兴浣花溪春游,两代诗文对其正期的变换有记述,却未提及变换原因,本文第一部分作了试探性解释。第二部分借薛涛名篇《玩竹》辨证“元薛姻缘”、“郑薛夫妻”说不实,并从而认定薛涛矢志忠贞旧情人品高尚。《花蕊宫词》作者属谁,因有北宋论者混同前蜀、后蜀花蕊夫人为一人,虽经两宋及明代论者的辨证,《全唐诗》、《全五代诗》仍将《宫词》归属后蜀作品,本文第三部分就《宫词》内证认定其作者应是前蜀人。  相似文献   

13.
徐丽君 《现代语文》2006,(12):10-11
中国历史上的女诗人本就屈指可数,载于史籍的则更少,但《全唐诗》却花了足足93字记载了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女诗人薛涛的生平:“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流落蜀中,遂入八乐籍,辩慧工诗,有林下风致。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出入幕府,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女冠服,好制松花小笺,时号薜涛笺,有洪度诗集一卷。”事实上薛涛在中晚唐诗坛占有很高的地位,晚唐张为《诗人主客图》将薜涛与方干、贾岛等同列。今天看来,历代对涛诗的研究字虽说不少,但多从其生平及诗的内容角度切入。其实,薛涛诗为时人及后人看重,我认为首先还是诗的形式问题,尤其是押韵的工整严格。  相似文献   

14.
“这世上就数土地最有价值,你要记住,只有土地值得人为她努力,为她奋斗——为她献身!”美国电影《乱世佳人》中女主角斯佳丽父亲的一句台词,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土地,生我养我的土地,自古至今都以高贵、神圣的形象出现在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东北黑土地,看端木蕻良的眼中,土地又寄托着怎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那节课她正在给同学们讲《地震中的父与子》,一个美国父亲在所有的人都绝望了不肯施以援手的情况下,用双手从地震的废墟里,救出埋了38个小时的儿子和他的14个同学。当她念到“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这一段时,房子就剧烈地摇晃起来,大地疯了一样地颤抖,抖得人魂飞魄散,“快,蹲下!  相似文献   

16.
心存敬畏     
有位朋友告诉我,“文革”开始时,她的父亲恰好是血气方刚而又积极要求进步的年纪,于是便和当时的热血青年一样,投身到了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游行时主动喊口号,开会时率先发言。有一天,当她父亲准备出门时,她那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突然说道:“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事儿,我不清楚;现在你都在外面干了些什么,我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邱兴玉 《师道》2006,(8):56-57
印象之中,给父亲写信最多的时候,是上大学的四年。那时,几乎一个礼拜就要写一封。记忆中的星期日实际上就是“写信日”。去年,带妻子女儿回家看望父亲。回来后,妻子慧萍告诉我,她在老家翻看了我上大学时写给父亲的许多信。她挖苦我说:“你还真能写,不是三四页,就是七八页。每封信上都不提‘钱’字,可每封信实际上就两个字:‘要钱’!”我无言以对。因为她的话不能说不对。她的一番奚落,更让我无地自容。我的父母,一共生养了我们六个儿女。父母在我身上操心最多,花费也最多。印象之中,父亲是非常开朗乐观的。记得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捎着我去…  相似文献   

18.
我的老师     
魏巍 《中学教育》2006,(9):25-25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之友》2003,(1):61-61
著名导演陈凯歌首次执导的一分钟公益广告片《橘子》还没有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陈凯歌的名人效应,更因为它传达的主题被认为是在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两位著名导演,两部公益广告,两种教育价值观此片情节简单。西北农村女孩告别乡亲去城里读书,临走前,父亲送她一个橘子,握着饱含亲情的橘子,女孩对父亲的背影依依依不舍。这时画面打出字幕:“一个橘子有多重?”几年后,女孩报考美院,在考场门口遇到了一位卖橘子的老人,在她走进考场前,—场大雨从天而降,女孩赶去用一把伞为老人和两筐橘子挡住风雨,…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对照记》对照的是形象(照片)与个人身世的真实,因此她用文字来解释心得。《对照记》本身有很强的“后设性”,对《对照记》的解读,则是“后设”的“后设”。从《对照记》中所列的相当可观的张爱玲祖父祖母一代人的照片中,可以解读出她的怀古幽思,她所怀念的就是她祖父母这一代的人物和生活方式,这自觉或不自觉地展露了她的历史怀旧意识。《对照记》中没有张爱玲与父亲或母亲的合影,也没有她父母亲的合影,这些照片的缺失使《对照记》创设了一股幼时的失落感或被遗弃的情境,呈现出“褪了色”的苍凉。张爱玲自己的照片在全书中有30多幅,她的姿态在“镜花水月”式的美学意境中制造了一种神秘感。张爱玲“传奇”不仅是她的文字,也是她的形象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