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天津卫设于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今年是天津建卫600周年。天津城自建成后,在明代200多年间重修过两次,在清代从顺治到嘉庆不足150年,重修达12次。600年间天津城经历了风风雨雨,既有农民起义的进攻、朝代的更迭,也有帝国主义的入侵。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城,都统衙门为消除天津对外的防御能力,强令拆除天津的城墙。后建成东西南北四条马路。  相似文献   

2.
就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而言,天津无疑是一座缺失源远贯通和充分成长的古代文化堆积的城市晚生代。但是换个角度看天津600年,从永乐到民初,它又是中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仅用了524年,就完成了从一座军屯模式的卫所城堡“特别市”、“直辖市”的转化发展进程,可堪称城市化进程里的一个奇迹。天津城市化开始于设卫筑城。其时间已是15世纪初叶。由军事建制变成行政建制的天津州则到了18世纪。从社会文化历史角度看,天津城市加速度发展是同中华帝国晚期城市近代化共生的;从城市发生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天津卫城应该说也是在中华帝国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和运河近代性经济与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总之,天津是一座只有近代而没有古代的城市。是一座中华帝国晚期的近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3.
安氏父子指安图(名尚义,字易之)及其子安歧(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朝鲜族人。清康熙时侨居天津。以盐商起家,《县志》有传。雍正三年(1725)助捐重修天津城。天津城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当时是土城。到弘治年间刘福作按察副使时(1491—1492年),用砖包砌,“城为高甓而扁之,隅方而准平”。到清雍正年间,已有250年了,其间虽有过修建,也只是修补而已。这次经过  相似文献   

4.
就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而言,天津无疑是一座缺失源远贯通和充分成长的古代文化堆积的城市晚生代。但是换个角度看天津600年,从永乐到民初,它又是中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仅用了524年,就完成了从一座军屯模式的卫所城堡"特别市"、"直辖市"的转化发展进程,可堪称城市化进程里的一个奇迹。天津城市化开始于设卫筑城。其时间已是15世纪初叶。由军事建制变成行政建制的天津州则到了18世纪。从社会文化历史角度看,天津城市加速度发展是同中华帝国晚期城市近代化共生的;从城市发生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天津卫城应该说也是在中华帝国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和运河近代性经济与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总之,天津是一座只有近代而没有古代的城市。是一座中华帝国晚期的近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旧方志中记载了明代天津城“临河无池”即没有护城河,现存最早的天津城图中也未标示出护城河;而另一方面又有“筑城浚池”等关于护城河的论述,更多的史料包括古地图则显示明清天津城一直有护城河存在。之所以天津城有“临河无池”的说法,关键应在于其护城河规模较小、规格较低,不具有本该具有的较强的军事防御功能,而天津城主要以南运河和海河作为屏障,加之城墙、炮台等,构成了较强的防御体系。从“临河无池”来看,天津城与淮安城在军事地理形态方面较为相似,天津城的“赛淮安城”之说可能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6.
《天津教育》2014,(15):117-117
由国家汉办主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承办、天津市国际教育交流服务中心协办的“汉语桥——美国高中生夏令营”代表团于2014年7月19日至29日来津交流访问。来自美国7个州的82名师生首次走进津门,学习汉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走遍津城,感知美丽天津,深入学校,与天津学生畅谈少年梦与国家梦。  相似文献   

7.
天津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600年来,经历了卫、州、府、县、市的演进历程;天津开埠后,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很快成长为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在北方则首屈一指。源远流长的天津文化,是在海河与海洋的哺育下形成的,具有南北交融和东西荟萃的特征,并集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和先进性为一体。加快天津城市发展,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明清两代历史上,有不少著名人物为天津种植水稻而操劳。清朝康熙年间天津镇总兵兰理,就是其中的一个。兰理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利用他的军队,在天津城南附近地区试种水田,取得了一些成绩。康熙四十五年,他又请建海光寺,不久即离任南去。兰理走后,他所种植水田的大部分,都移归庙中管理,先后又试种水稻达七十余年。清代的天津人民,把  相似文献   

9.
把握教育规律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天津城建学院院长□姚怀德我们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高等院校。十八年的建校历程是不平坦的,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最大的失误就是在建院过程中对教学的投入不足,没有把教学基本建设放在中心地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  相似文献   

10.
城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市建委教育处姚怀德,王建廷,曾宪巧(一)天津城建职业技术培训发展的战略目标1、重点发展“两头”教育。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其成为职业技术培训的龙头,培养大量的高级人才,使其与天津市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1.
火烧望海楼     
天津城东北的三岔河口,是早年比较繁华的地方,法国殖民者依仗着《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条款,于同治八年(公元一八六九年),在那里设立望海楼教堂,也叫“河楼”(今狮子林桥附近),作为传教据点,法国领事署也设在那里。这座青灰砖石建筑的高楼和穿青色道袍的传教士的冷冰冰的面孔,使天津人民感到厌恶和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建城60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近代发展过程中,天津不仅在工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教育方面亦得风气之先,成为发展新式教育的中心城市。因而有“百年中华看天津”的说法。在庆祝天津设卫建城60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和总结近代天津教育的发展,对我们今天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天津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600年来,经历了卫、州、府、县、市的演进历程;天津开埠后,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很快成长为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在北方则首屈一指。源远流长的天津文化,是在海河与海洋的哺育下形成的,具有南北交融和东西荟萃的特征,并集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和先进性为一体。加快天津城市发展,发掘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天津城乡关系史的研究中,天津城市变迁对周边区域农作物商品化发展影响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文章以城乡经济关系为观察视角,通过对天津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蔬菜商品交易以及对周边区域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的初步考察,揭示了大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对周边区域市场发展的促进及对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民解放军英模汇报团莅临津门,在津城引起强烈反响,尤其在天津第二师范学校的师生中产生了更为强烈的震动.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八日那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天津二师沸腾了,师生们奔走相告,一个特大喜讯传来了——英模汇报团今晚要来二师.擦玻璃,扫校园,学生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主动、自觉,扎彩旗、买鲜花,真比  相似文献   

16.
明朝的天津巡抚及其辖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并不复杂,至今为止学术界的通行看法是:明永乐二年至四年陆续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合三卫为一卫;雍正三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属河间府,寻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又升天津府.以上天津政区的沿革清晰可辨,学术界并无多少歧见.但是至今为止,尚无人对明朝设置的天津巡抚及其辖区进行过专门研究,更无人对天津巡抚的设置在天津古代政区沿革史中的重要地位作出说明.本文拟拾遗补缺,对这一问题做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一个城市的文化,对其社会、经济和人口等因素会产生持久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其经济发展会发生持久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天津城市文化的脉络入手,分析它与天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建立学习型城市的必要性和与之相对应的战略和措施。 一、天津创办学习型城市的文化氛围分析 天津城市文化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政治性倾向。天津城市从最初的漕运码头到军事卫所,再到商业都会和开埠城市,既受地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八大名楼黄鹤楼:人称“天下第一楼”,始建于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岳阳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北宋岳阳郡守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应邀撰《岳阳楼记》。岳阳楼多次兴废,清光绪六年(公...  相似文献   

19.
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军马玉昆部在天津保卫战中的表现,史学界历来是否定的,一是认为马玉昆惧外而压内,“在背后屠杀义和团”,二是认为他在战斗中不战而逃,不仅“无功可言,而且对于天津城的过早失陷,马玉昆部应负很大责任”。揆诸史实,我认为,马玉昆在天津是遵旨与“义和团义勇”“联络一气”,共同抗敌的,在抵抗外国侵略中,马玉昆部也基本尽到了地方军  相似文献   

20.
作为奥运会的协办城市,天津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日渐美丽的津城吸引了众多世界级艺术家的目光,曾经为多届奥运会创作宣传画、被28个国家命名为奥运画家的国际著名画家查尔斯·比利奇,将他绘制的大型油画《恢弘大天津》带到了天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