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学生为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2.
周巨安  徐年春 《职业技术》2006,(10):182-182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的教学落实有赖于教师良好职业道德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两课”的必然要求,是教师的基本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亮点。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两课”教师的道德形象,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人师表,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师德。1993年《教师法》颁布后上升为法律规范,即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傅维利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师范司《面向21世纪中、高等师范学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参加本子课题研究的人员还有李雪菘、段长虹。教育效率与质量是一个与教师的质量及教师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的质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不仅需要改善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青年从教,还要一如既往重视他们从教职业道德的培养。当然,这意味着既要重视在职教师的“为人师表”,更要重视教师预备队──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把师范生职业道德教…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干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崇拜。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其重要内核之一便是敬业精神。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做人之本。没有敬业精神,就谈不上,也保证不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由于社会处在转型期,受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教师受利益驱动和诱惑,敬业精神大打折扣,实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6.
阎新梅 《广西教育》2006,(1A):12-12
《教师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首先要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可见“为人师表”是当好教师的前提,也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古训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维护师道尊严,作为教师,从根本上说,就是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8.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一条。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为人师表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什么是为人师表?为什么倡导为人师表?如何实现为人师表?这就是本文要重点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也谈成人院校教师的为人师表王敏慧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苏联老一辈领导、教育家加里宁更是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他指出:“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人师表“五必须”东南大学周正言“万古师表”是中国历代对孔夫子的尊号;“为人师表”,则是中国人历来对教师的尊称,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教师要在各个方面做学生的榜样和表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道德失范的问题正...  相似文献   

11.
“为人师表”的合理范畴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应该有具体的时空范畴和行为范畴,而不应当把它泛化到教师的所有行为和一切时空环境。这既是对作为教师的人的尊重,也是教师专业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教师的全部道德品质在自己职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 由于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特殊使命,因此,对师德的要求比对其他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更严。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劳动习惯,待人接物等等,都会给他们以影响,甚至教师的板书、服饰、发型、言谈举止,他们都爱模仿。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上、言行上产生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他们一辈子。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显而易见,教师如不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不能以身作则,就难以为人师,培育合格人才。多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师德建设有了可喜的收获。,教师职业道德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变革过程中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变化,其中消极的因素或多或少影响着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着某种问题;以至有少数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一切向钱看,在社会上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还必须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崇尚师德,为人师表的重要性。从承担的社会责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不应离开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人师表.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做“有形的榜样”。师节无小事,节节皆楷模。其次,教师是“无形的影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原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教育战线开展“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联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它从热爱祖国、献身教育,探索规律、教书育人,勤奋学习、又红又专,热爱学生、诲人不倦,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原则要求。自觉地履行这些要求,对于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山东省地矿技工学校针对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系统推动“师德建设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从1993年以来,他们先后制订了《教师岗位守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办法》等规章制度,以及《学校“九五”精神文明建没规划》和《文明单位创建计划》,系统地提出了教师必须履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所有教师素质的根本,作为电大教师的师德有与众不同的内涵:热爱电大事业具有丰献精神;热爱教学工作治学严谨;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们应是敬业奉献治学严谨的模范,以身作则的师长,“人类灵魂工程师”中最优秀的一族.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能力的培养者,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还是职业道德的倡导者、实践者。因此,教师既要当“经师”又要做“人师”,要有为人师表的崇高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8.
邢娇娇 《成才之路》2012,(12):98-I0015
师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它不仅表现为“为人师表”等优秀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且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热爱学生、躬行实践等日常小事体现出来,闪现出迷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师者,人之模范也。”所谓模范,不仅指为师者应当具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思想、良好的个性,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注意举止文明,做到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一、举止文明、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言行提出的特殊要求教育事业不仅是培养人才的事业,也是塑造学生人格、建设精神文明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一代,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不体罚学生,不排斥后进生,不接受学生家长宴请和馈赠礼品礼金……”近日,枣阳市实验中学发出了“争当师德标兵”的倡议,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家长社会热烈欢迎。 为加强师德建设,抵制不正风气对教师队伍的侵蚀,该校一方面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教育、引导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