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文英语     
连连看量词的使用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只能说"一只鸡"而不能说成"一头鸡",那你知道英文中的量词都是怎么搭配的吗?  相似文献   

2.
雅各布的鸡     
“鸡就是鸡,你们大家都知道鸡是什么样子,你们肯定知道的。那好,现在开始吧,请大家画一只鸡。”老师对同学们说。所有的孩子都拿出彩色蜡笔,着手画鸡了。“用黑笔或棕色的笔把鸡画成黑色或棕色的。但是你是怎么搞的?看看雅各布吧,他把蜡笔盒里的所有蜡笔都用上了,还向劳娜借了几支蜡笔。瞧他画的鸡:黄色的头、蓝色的翅膀、红色的尾巴……我说这一定是一只怪鸡,同学们你们说呢?”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老师接着说,“这是因为雅各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但是话又说回来,雅各布画的的确是鸡,不过嘛,是一只火鸡。等等,还有点像麻雀,或许是一只孔雀。…  相似文献   

3.
个体量词是物量词里的一个分类,也是物量词里数量最庞大的一类。个体名词几乎都能用“个”这一个体量词来限制。然而,个体量词是很丰富的,它们所表达的细腻色彩显然不是一个“个”字所能完全承当的,例如说“你们两个”显然不如说“你们两位”显得亲切和尊敬,说“来两个票”也不及“来两张票”更熨贴,等等,至于不同的个体名词更是需要不同的个体量词来限制  相似文献   

4.
会说汉语的人都会知道,现代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计算事物数量时,一般在数目字后边必须跟一个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如“一斤米”“一本书”“一张纸”,不能说成“一米”“一书”“一纸”。而且某种量词适用于某种事物通常是固定的,是约定俗成的,比如“马”用“匹”,“牛”用“头”,“桌子”用“张”,“旗”用“面”等等。如果有人说成“一匹桌子”“两面牛”“三头人”那一定会使人发笑的。“个”字的基本用途就是用作表示事物单位的。不过在现代汉语里作为量词的“个”和别的量词比较起来,是个用途极广的个体量词。它决不局限于只表示某一种事物的单位,  相似文献   

5.
量词的使用     
一夫 《良师》2004,(21)
量词,我们在平时说话或写话时,用得很多。如“一位同学”“两张桌子”“三条凳子”,其中“位”“张”“条”都是量词,量词一般和数词结合起来使用。量词的使用要恰当,不然会出笑话。计量较厚的块状物,只能用“块”;计量狭长的条状物,只能用“条”,如绳子是细长的,它可以用“条”作量词。这些量词是依照事物的形状,来表示计量单位。平常我们一般说“一口猪、一头牛,一峰骆驼”,为什么数猪用“口”、数牛用“头”、数骆驼用“峰”呢?有人说猪贪吃,口显得突出,所以便用“口”来计量猪;牛长角,头部显得突出,所以用“头”作计量单位;骆驼背上的驼…  相似文献   

6.
量词的主要功能是计量,如“一只鸡”、“一头猪”,“一匹马”等。量词运用得好,可以准确地计算和指称各种事物。但是,量词在语言运用中所起的作用,还远不限于此。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量词在表达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一、有助于同音、多义词的区别同音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  相似文献   

7.
鸡缘     
“喂!你知道吗?‘糊儿’的鸡没有了呢!”“真的!这位‘鸡大王’爱鸡如命,难道……我不信!”“不信”大家都这么说,如果你不信,那你去问问情况吧!”我怀着好奇心来到“鸡大王”的家门口进行采访。我看“鸡大王”那副高兴相,不敢相信这就是以前那个爱鸡如命的“糊儿”。“鸡大王”是隔壁张叔叔的小孩,叫张顺国。他生得虎头虎脑,年方八岁。虽已是小学三  相似文献   

8.
雅各的鸡     
“孩子们,你们知道鸡是什么样子码?”“好吧,大家来画一只鸡。请开始吧。”老师对学生说。所有的孩子都吮着蜡笔想了一会儿,然后开始画他们心中的鸡。他们几乎都用黑色或褐色的蜡笔为鸡着了颜色。哦不,你看看雅各,他不仅用完了自己的一整盒蜡笔,还向劳拉借了一些才画完了他的鸡。天呐,那是一只有着橙红色的头,蓝色的翅膀,红色大腿的鸡!连老师都说那是一只怪鸡。老师说雅各画出那样的鸡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孩子们对着雅各的鸡已经笑作一团。老实说吧,雅各的鸡倒是像一只火鸡,不,再看看又类似一只麻雀或者孔雀;它跟鹌鹑一般大  相似文献   

9.
雅各的鸡     
“孩子们,你们知道鸡是什么样子码?”“好吧,大家来画一只鸡。请开始吧。”老师对学生说。所有的孩子都吮着蜡笔想了一会儿,然后开始画他们心中的鸡。他们几乎都用黑色或褐色的蜡笔为鸡着了颜色。哦不,你看看雅各,他不仅用完了自己的一整盒蜡笔,还向劳拉借了一些才画完了他的鸡。天呐,那是一只有着橙红色的头,蓝色的翅膀,红色大腿的鸡!连老师都说那是一只怪鸡。老师说雅各画出那样的鸡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孩子们对着雅各的鸡已经笑作一团。老实说吧,雅各的鸡倒是像一只火鸡,不,再看看又类似一只麻雀或者孔雀;它跟鹌鹑一般大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期中,语法学家们都把数词和量词当作別类词的一个小类或者附类:把数词当作形容词的一个小类或者附类,把量词当作名词的附类;数词和量词在汉语词类体系中是沒有取得独立的地位的。近十多年来,大家着眼于语法特点,渐渐发现数词和形容词并不相同,量词和名词也并不相同。比如:数词能带量词,形容词不能(“三朵桃花”成话,“红朵桃花”不成话);单音的形容词能单独用为谓语,单音的数词不能(“桃花红”成话,“桃花三”不成话)。量词一般能重迭,名词一般不能重迭(“个个、句句、本本”能说,“花花、书书、猫猫、狗狗”不能说);名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量词总是伴随数词或指示代词出现,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由于渐  相似文献   

11.
一个傻子决定开养鸡场,于是买了100只小鸡。一个月后他来到卖小鸡的地方又买了100只,因为之前的那些鸡都死了。过了一个月他又买了100,卖鸡人问他:“你之前买的那些小鸡怎么啦?”“它们都死了,但是我知道我错在哪儿了,”傻子说,“我把它们种得太深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都”与量化短语配合的问题。研究发现,“都”的使用除了受总括的数量条件限制外,与量化词搭配时还与量词的相对幅度有关。少数量量词如“少数”,一般不能与“都”搭配,有“量词的相对幅度效应”。具体量量词和非量化短语,如“光杆名词”不受此限制。“都”的语义特征仍是总括关联成分指涉对象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程海林 《学语文》2004,(1):41-41
说到思维方式,人们一般都知道有正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收敛思维等,这些思维从轨迹上看,都是直线型的,很少有人关注到还有循环思维。其实,循环思维所反映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循环情况是相当普遍的。孩子游戏伸手猜输赢,说“石头(锤子)”、“剪刀”、“布”,石头可以砸剪刀,剪刀能剪布,而布又可将石头包裹起来。大人们行酒令,说“虫”、“棒”、“虎”、“鸡”,元素多了一个,一物克一物的情况是相同的。虫蛀棒,棒打虎,虎吃鸡,鸡吃虫。小时候听过一个《县官画虎》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个粗通丹青的县令有回忽发…  相似文献   

14.
量词省略     
老师正在讲解“量词的用法”。老师问:“量词有时是不能省略的,哪位同学能举例说说?”小明站起来说:“比如,‘他给我一把刀’,如果省略掉量词‘把’,那我的身体就要有洞了。”  相似文献   

15.
黄老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口语练习,她上的课要求明确、讲得生动、注意练习。一只玩具鸡在桌上嘣嘣嘣嘣,一边跳着,一边吃米,黄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小吱(Zi)。”黄老师说:“这是小鸡,你们听我是怎么说鸡的,ji、ji、ji。”小朋友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听着,“你们跟着老师说,ji、ji、ji。”课堂上发出了小朋友的练习声。“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叽叽叽……”黄老师又拿出了头饰说:“现在我做鸡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鸡,妈妈要听小鸡说‘小鸡小鸡叫叽叽’,看哪只小鸡说得最好听。”她  相似文献   

16.
通常情况下,量词和中心词的搭配是固定的。如“一枝花”不能说成“一根花”,“一匹马”不能说成“一只马”。但是,在文学语言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量词的“张冠李戴”现象,这些现象看起来不合情理,但往往能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如:  相似文献   

17.
量词省略     
<正>老师正在讲解“量词的用法”。老师问:“量词有时是不能省略的,哪位同学能举例说说?”小明站起来说:“比如,‘他给我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有丰富的量词,“条”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量词。汉语量词“条”指称人时有所不同,比如可以指称男性,如“一条好汉”,却不能指称女性,不能说“一条女子”,这既和“条”对名词的选择有关,同时也和我们对量词“条”本身的语义认知相关。对此原因进行探讨,可以发掘汉语名词和量词的组合机制,对深化汉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4岁的文文总爱自己“造词”:别人都说“一片云”,他偏说“一飘云”,别人都说“一条裤子”,他却说“一双裤子”……文文的表现属于“造词”现象,是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常见问题。“造词”:词汇贫乏的表现有人认为“造词”现象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实际上,这是幼儿词汇贫乏、词义掌握不够确切的表现。虽然3岁~6岁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加,对词义的理解也逐渐确切和深化,但是,他们所掌握的词汇有时还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根据已有经验来“造词”的现象。由于没有掌握“片”这个量词,所以在描述云时便用了云的动作“飘”来代替量词“片”…  相似文献   

20.
“两”与“二”“两”字是基数词,几乎可以加在任何量词的前面,如“两年”、“两张”、“两片”、“两丈”、“两封”等,只有一处例外,即在旧的重量单位“两”的前面不可使用,不能说“两两”,而只能说“二两”。“二”字大多也用作基数词。做基数词时,主要的用法有:一是只可以用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量词前,如“二尺”、“二丈”、“二斗”、“二钱”等(这些地方当然也可以用“两”);但不可以用在一般的量词之前,如不能说“二篇”、“二个”、“二句”、“二桶”、“二副”、“二匹”等;一般也不能用于新度量衡单位量词之前,如不能说“二毫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