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地区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薛达元  郭泺 《资源科学》2009,31(6):919-925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已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知识产权等论坛的重要热点议题。《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正在谈判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中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非常丰富。但由于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外来文化渗透,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正面临丧失威胁。本文根据中国实际,阐述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与范畴;介绍了国际上有关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生物剽窃”的案例背景;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论坛在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制度方面的谈判进展。并针对中国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的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2.
保育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综合,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濒危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由于自然与人为等原因,植物种质的消失日趋严重.因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刻不容缓,而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云南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从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视角出发,探讨提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支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发达国家一方面不合理地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知识进行牟利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强势保护他们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的现代科技文化,保护传统知识近年来就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论的焦点。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与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中医中药等传统知识,如何回应国际上最新的趋势,保护、利用和发展我国的传统知识,近年来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现代人类社会对地球各种生命形式的巨大影响下,生物多样性不再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相互分割的自然单元,人类的文化价值观、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不可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现代工业文明和经济发展。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加快消亡的威胁。在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诸多因素中,文化是一个关键因素。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互动共存关系表明,传统文化的消失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过程,文化多样性不仅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见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环保人士中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无一不与生物多样性有着紧密的联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后,世界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以往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转入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通常是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组成。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之…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重点问题、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下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4)
生物多样性是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国海洋渔业;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的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问题,并探索性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热点。《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提供了一个惠益分享的蓝图,基于对此蓝图的理解与分析,本文提出了更具体的惠益分享路线图,尤其探讨了遗传资源或相关传统知识提供者的所有权理论问题,以及"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等约定的核心内容。通过加深对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提供者之间的整体性和互动性的理解,指出惠益分享的目标在于对此整体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从而为我国惠益分享制度设置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知识(TraditionalKnowledge,TK)之于现代科技的“源泉”价值和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我们丰富的传统知识资源。传统知识通常具有集体性,某一区域的人们可能都掌握,或知晓该传统知识存在。一些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的名义对传统知识进行“剽窃”,简单改造之后,获得专利制度的保护,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如何利用法律途径保存和保护传统知识,成为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按照空间尺度可以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砚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对维持全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两个世纪以来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极大地破坏了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世界范围的生物多样性正在急剧下降.奉文综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便为保护和利用全球生物多样性提供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2.
云南横断山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横断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多样性最为复杂的区域,它具有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双重特征,并面临生物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艰巨任务。在民族地区要开发民族文化力,建立既能固守民族传统文化,又能适宜现代化的民族发展模式。横断山区的多样性要采取保护性的开发和开性的保护,建立自然和民族文化保护区,保证横断山区多样性永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横断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多样性最为复杂的区域,它个有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双重特征,并面临生物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艰茂任务。在民族地区要开发民族文化力,建立既能因守民族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化的民族发展模式。横断山区的多样性要采取保护性的荆发和开发性的保护,建立自然和文化保护区,民山区多样性 水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素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中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标本能够提供物种、空间和时间3个维度的重要信息,有巨大潜力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利用,可有效支撑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物种认知、生物多样性编目、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物种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未来对标本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致力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保藏,加强深层次信息的获取和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生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素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中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标本能够提供物种、空间和时间3个维度的重要信息,有巨大潜力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利用,可有效支撑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物种认知、生物多样性编目、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物种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未来对标本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致力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保藏,加强深层次信息的获取和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1986—2014年的127篇天然林保护工程文献为研究对象,以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为分析手段,尝试从定性判断到定量分析、从图表统计到信息可视化,对国际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发展脉络、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进行深入挖掘,是对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域文献研究的新尝试。研究结果显示,国际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研究基础相对集中,可分为四大聚类,分别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实践、生态工程经验总结和未来工作重点、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从聚类研究脉络看,中国天然林保护实践在国际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领域最为突出,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工程经验总结这类研究近期基本处于沉寂状态;美国、中国、加拿大是国际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其中美国的研究实力最强,其次是中国;国际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热点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近期研究热点指向高频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汇"、"遥感"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7.
锡金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系统最近已经被推荐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的候选地。在这一地区,集中体现了被称为Demazong(稻米之谷)或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的神圣景观。这个神圣的、多样性的文化景观中,当地少数民族社区利用传统的生态知识对极为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进行适应和管理。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系统,包括位于高山地区农牧复合系统Dokpas,位于温带地区的传统的农林复合系统(如桤木-草本混交农业系统),以及海拔较低的暖温带到亚热带农业气候区的梯田/谷地稻作系统。将富含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土地利用系统与景观进行边缘化是一件十分荒谬的事情。但值得说明的是,尽管这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却长期存在着贫穷、进入市场困难、经济和生态较为脆弱等问题。 锡金喜马拉雅地区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适应性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多样化的农作物品种,以及适应明显垂直分异农业生态区的多用途的植物物种。在那里生活着的不同的土著社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态知识,以适应、监测和响应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传统农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评估了从亚热带到高原农业生态区的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管理途径,分析了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适应性与知识基础以及传统体制在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系统通过GIAHS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水平上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可的作用。我们认为,为减轻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和应对可能的新挑战,应当采用参与式的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监测,并制定科学的政策。锡金喜马拉雅地区的传统农业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将有助于促进这一传统农业系统的保护,促进边际社区的环境健康和生计的可持续性,确保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园林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科协论坛》2007,(6):29-31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的一种主要类型,其空间结构和发展动态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城市园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园林健康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成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其中,如何准确界定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表达,以及如何恰当利用土著法和土著机构管理与保护当地文化遗产,都是亟待解决的难点。同时,借鉴他国经验,敦促本地政府采取支持传统知识与文化遗产的政策,实施以巩固本地公共领域为目的的创造性举措,以文化促发展,保持独有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是地上生物的载体和介质,又是地下生物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地上生物和地下生物的联系纽带;另一方面土壤通过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因此,保护土壤资源,合理耕作与管理土壤,防止土壤退化是全球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战略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