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龙纹是龙文化的具体化。在中国古代,龙纹不断发展,从图腾崇拜到神灵崇拜再到帝王御用,龙纹逐渐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随着专制统治的不断深化,龙纹成为帝王专用的趋势愈发明显。从金代开始朝廷颁布诏令限制民间对龙纹的使用,这一做法为元、明、清三代所继承,而且法网愈来愈趋向严密。在律令严苛的同时,僭用龙纹的逾制现象却并未停止,这反映出龙纹禁令的不适宜。近代以后民主取代君主,龙纹的限制令已告终结,大众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莉、吴若祯、黄方撰文《浅析早期龙纹的流变及“龙文化圈”的初步形成》指出,我国早期龙纹的演变可以分为i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龙纹是龙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之一,龙文化最直接的展示,在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活动中承栽着吉祥寓意。在元宵节、农历二月二、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龙纹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生活中龙纹被大量运用在服装、建筑中;另外,还有寄托人们通过努力获取成功的鱼龙纹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美术的角度来看中国历代铜镜的纹饰,从史前的齐家文化谈起,重点叙述铜镜发现最多的春秋战国时期、汉六朝、隋唐时代的铜镜纹饰。从历代铜镜纹样风格的变化中,找出相互间潜在的演变关系,以及当时文化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展现了铜镜纹饰风格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龙在我国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关于龙的起源有爬虫起源说、龙卷风起源说和自然崇拜起源说等几种说法。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龙已经有了一个较成熟的认识,认为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对龙崇拜是很普遍的。人们把龙纹饰铸造在铜镜之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76):174-176
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商周文化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繁荣,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青铜时代,龙纹成为青铜装饰艺术的一大主题,反映出了当时的宗教信仰。甚至龙纹青铜器与政治统治有了联系。另外,龙纹的形态演变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审美意识转变。  相似文献   

7.
交龙纹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龙的躯干相互交缠的纹饰。历经红山双龙首玉璜——甲骨文"虹"——青铜器交龙纹——汉画像石伏羲女娲像——二龙戏珠五个发展阶段。交龙纹包含着生殖信仰和避邪祈福两种涵义,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天地的使者和王权的象征,也是民间喜爱的瑞兽。作为龙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龙纹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吉祥纹饰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作为饰面照容的生活用品的“金代铜镜”,以其丰富多彩的纹饰、造型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独特的纹饰传达出金代所特有的民族生活习俗,虽在汉化的洪流中,但仍保留其原有风貌。在这风貌下我们既可以通过龙纹、鱼纹等找到女真人的文化胎记,又可领会汉族文化对其产生深远而宏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7,(1):11-16
铜镜不仅是人们的照容器物,更是人类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其背面的纹饰、镜铭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镜又与其它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更为庞大且完整的镜文化体系。镜的价值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多的是镜与其它领域文化间的关系,如地域民俗、中国文学经典等方面,从中体现了镜文化发展、延伸并走向博大精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龙马考     
中国古代的龙马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龙马”的说法。随着时代和社会思潮的变化,龙马的意义所指也在不断变化,从俊逸的凡马,到神异瑞兽,最后由《西游记》集采宗教与传统之众长,确定为龙神贬谪之马。白龙马是中国龙马观念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2.
三星他拉碧玉龙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是红山文化的显著标志。追要溯源,前红山文化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和巨型摆塑龙、陶塑龙片表明查海遗址是玉龙的源头。红山先民雕磨的碧玉龙独具一种升腾、高昂的气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考察关于龙的物及字记载,我们看到,悠悠数千年,经过绵长的时间积累和多民族的融合发展,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龙图腾化。龙图腾的人演化为龙的学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龙不仅在甲骨、金、纹饰、习尚中,也在占候卜卦和流传久远的美丽神话中。依据龙图腾创造出的艺术,不仅在学领域屈出不穷,在百业之中也几乎无所 不在,实为天下之大观矣。  相似文献   

14.
考察关于龙的物及字记载,我们看到,悠悠数千年,经过绵长的时间积累和多民族的融合发展,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龙图腾化。龙图腾的人演化为龙的学展示了多方面的研究,龙不仅在甲骨、金、纹饰、习尚中,也在占候卜卦和流传久远的美丽神话中,依据龙图腾创造出的艺术,不仅在学领域层出不穷。在百业之中也几乎无所不在,实为天下水大观矣。  相似文献   

15.
中华龙是史前期一个农耕物侯标志,其生物原型是个体特大的南蛇;古人的龙图腾源于对规律性冬眠后出土蛇类的崇拜,人们据此确定农时。辰溪的"辰"字在古记时十二生肖中表象为龙,境内出土过距今7 800年的龙形图案,且龙舟竞渡等龙崇拜文化源远流长,多学科证据表明辰溪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相似文献   

16.
图腾是民族的象征。几千年来,龙图腾一直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旗帜,具有极强的凝聚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龙图腾的内涵赋予了新解。本文试从图腾的定义和渊源入手,对中华民族的龙图腾进行阐述,对龙文化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龙文化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文化体现的兼容综合、造福众生、开拓进取、与天和谐的主体精神,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章介绍了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龙的文化意蕴,分析了龙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和标志的龙,在粤东客家地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龙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风水龙俗。通过对粤东民间社会龙俗的考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越地祈雨中的"龙圣"崇信析论--兼论中国龙的原型及源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越地农村遗存有以"龙圣"祈龙求雨的崇信,其中的"龙圣"与学人一般的想像大为不同,往往只是一些普通的水生物,甚至还可以是昆虫.由这一事实而参之以上古文献,可知,在中国先民的心中,有统一的龙的理念,却并没有统一的龙的图像.这种无一定之形、无一定之性的龙,其实正是中国龙的原型所在.龙难以在我国古代找出一个相应的具体物种,但却又是我们先民早就感知,久久无法抹去的一种信仰对象.那么,它最初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一个与风雨有关而又足以使蒙昧先人心灵震摄的力量,那便是交加着暴雨与闪电的"longlong"雷声.今天我们所见的龙形,其实不过是后人依意托物而附会出的一种动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云南苗族龙舟竞渡是苗族文化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苗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云南苗族龙舟赛的发源及运动形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云南苗族赛龙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