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难以计数的汉译佛经中,《金刚经》可以说是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了,历代对《金刚经》的注释与讲解也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对《金刚经》中若干重要词语的解释和理解仍有不少分歧和不令人满意之处,以致于对《金刚经》全文的理解仍不能说清楚和透彻了。笔者拟对《金刚经》中若干分歧较大、解释模糊而又带关键性的词语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金刚经》从古至今的极度流行堪称一种奇妙的文化现象,对其不同译本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和分析是解读这种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译本源头、译本本身、译本流传等3个方面展开分析,揭示了《金刚经》罗什译本一枝独秀和其他译本备受冷落的历史背景和文本原因,说明只有理解各译本的基本特色,理清诸译本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加完整地把握《金刚经》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佛法东传,佛教与中国文化撞击和交融,伴随着印度佛教经籍的不断译介。阐释的进程。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员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领袖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禅宗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得悟,从此中国禅宗与《金刚经)结下不解之缘。(金刚经)与中国文化、中国佛…  相似文献   

4.
动态·资料     
山西临汾发现古版《金刚经》  山西省文物部门日前在对临汾市大云禅寺进行修缮时 ,发现一部《金刚经》古版经书。这部古版《金刚经》发现于大云禅寺塔顶琉璃刹中。经专家考证 ,经书是建塔时存放的 ,虽有残损 ,但字迹清晰可辨 ,经书刻印年代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这部《金刚经》的发现 ,为进一步研究大云禅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摘自 2 0 0 5年 1月 10日《中国文化报》24种新书评为“最美”   2 0 0 4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于2 0 0 5年 1月 5日在上海揭晓。在 2 0 0 4年出版的 1 0多万种出版物中 ,包括杨绛先生的新作《我们仨…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到北京等地的书市或书摊上走一走,主会发现近一、二年来出版了一大批与佛教有关的图书。这些图书有的宣传某种佛教功法,如《圆照法师与金刚心法》等;有的讲解佛经,是佛经的白话文本和通俗读本,如《金刚经今译》、《法华经今泽》、《金刚经说什么》和《圆觉经略说》等,还有的旨在劝人信佛,如《信愿念佛》、《成佛之路——藏传佛教大师生涯》和《怎样立地成化》等。出版这类图书的出版社五花八门,有的按其分工根本与出版佛教书籍沾不上边。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近日喜得珍宝——一部印行于13世纪金、元年间的民间木刻《金刚经》经册。为得到这册孤本,该馆耗资160万元。这部《金刚经》印在古朴的染黄纸上,总长度10.55米,高33.2厘米,框高24.5厘米,共20版,字体沉着端方,每字近2厘米见方。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营山太蓬山透明岩东西两壁上,发现摩崖佛教刻经3种5方。包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方,《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和《法华经》各1方,3方《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法华经》均为鸠摩罗什译本。这些佛教刻经的镌刻时间为唐宋时期,其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为唐代。  相似文献   

8.
日本杏雨书屋藏有6件唐代宫廷写经。通过考察这批资料,可知宫廷写经系批量装潢,每卷题记都是由书手先写上去,装潢完成之后,并无专人再进行检查;《金刚经》的抄写时间最早为咸亨三年(672年)五月十三日;《金刚经》校对者都是书手,而《法华经》校对者既有僧人,也有书手;太原寺寺主由慧立易为慧德,具体时间应在仪凤二年(677年)正月至五月之间;《法华经》卷第四中品题作"妙法莲华经持品第十三",而《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却作"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二者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前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中医药集大成著作《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琳琅满目的古籍珍品配合着各类非遗项目悉数亮相,生动地呈现了文献典籍和非遗保护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史全超 《全国新书目》2013,(7):29-33,F0004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又名《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史上一部极为著名、意义深远的纲要性经典。该经典文字简练,仅三十二品五千余字,然而内容广泛、义理丰富  相似文献   

11.
仝建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1):135-139
《翰墨全书》是元朝前期刘应李编纂的一部民间交际应用类书,分类辑录应酬交际类的词语典故、活套及诗词文章。该书1307年首次刊行;1324年,建安詹友谅进行改编后,书坊刊行;约元末明初,建阳书坊对改编本再次改编印行。元明两代流传的《翰墨全书》有大德本、泰定本、明初本三种版本系统,清代至少仍有两种刻本传世。  相似文献   

12.
阐释了羌族释比图经《刷勒日》的内容,并提出了该图经的研究方向,以及抢救与利用这些图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蒋永福最新编著的《图书馆学基础简明教程》进行了评述,其理论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开放性,其写作风格旨深而切、言约而尽。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4.
论古籍藏书章整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5):214-215
藏书章是馆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将古籍藏书章归类辑录,说明古籍藏书章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古籍的版刻时代、了解古籍的收藏和流传过程,并丰富我们的馆藏资料,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孙微 《图书馆杂志》2008,27(4):72-74
清初张笃行所著<杜律注例>一书,是现存清代最早的杜诗注本,刊刻于顺治十六年(1659).该本无疑受到元明以来诗格著作的很大影响,但已经将繁琐的诗格大大精简,留其精华,对杜诗做了颇为详尽的分析.著者特别注意杜诗联章组诗之间的关系,指出组诗在章法上的整体性,反对明代选家对组诗的任意割裂,具有独到的目光,确为杜诗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缪荃孙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藏书家,一生与书结缘。到了晚年受命创建江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与图书馆结缘。本文从其藏书实践与创建图书馆实践两个方面缅怀和研究了繆先生不朽功绩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党燕妮 《图书馆杂志》2005,24(2):64-68,44
佛经目录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佛学研究亦有重要意义。佛经目录于目录学方面最大的成就和影响,在于其十分严谨完备的分类体系,本文试对佛经目录分类体系的产生、发展到成熟确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之绩一生以诸生终老,事迹不显,虽著述等身,今仅见《评注才子古文》与《铁立文起》。其《铁立文起》一书综论文体,其中赋论占重要地位。赋体“非诗非文,体格大异”之论彰显赋体独立地位;首以大赋小赋分类,且新创以体类、题材、朝代三种方式对赋进行分类;《铁立文起》对赋论材料的搜集与编排对后世赋话的形成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崇文书局是清末五大官书局之一。本文对其设局始末、刻书内容、特点与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评与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图书分类法是在学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有一定的学术性,反映了学术发展的趋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术的发展。论述了中国古代学术分类与图书分类的关系,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分类思想,指出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学术价值还体现在类叙、提要的撰写。互著、别载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