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庄子曾经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养猴子的老人,拿着栗子去喂猴子们,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可以吗?”猴子们非常生气;聪明的老人就改口说:“那么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怎么样?”猴子们全都高兴地跳起来。  相似文献   

2.
一感知“矛”“盾”,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看了一个动画片,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生:《矛和盾》。生:不对,是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师:很好!故事中提到了两种兵器,知道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3.
1.引导学生观察.捕捉数学信息,激发问题意识。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数学。我们来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你就说。生:我看到树上有5个桃子,树下两只小猴各说了一句话。师:小猴在说什么?生:第一只小猴说:“我采了4个桃子。”第二只小猴说:“我采了7个桃子。”师:同学们不仅看到有树,有桃子,有猴子,而且发现了重要的数据信息。为了区分,我们把第一只猴子叫做弟弟,可以吗?弟弟采了几个桃子?  相似文献   

4.
<正>“我读的故事是《朝三暮四》。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很喜欢猴子。老人宁可减少自己和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他决定限定猴子的食物数量。但是,他又怕猴子不同意,就说:‘以后,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实吃,晚上四颗,可以吗?’猴子们一听都十分恼怒地站了起来。老人想了想,又说:‘那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总可以了吧?’猴子们一听,高兴得在地上打起滚儿来。”蛋蛋磕磕巴巴地读完,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5.
(适用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总结出作文审题、选材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故事,想听吗?(师讲故事《野渡无人舟自横》)宋朝皇帝宋徽宗赵估擅长绘画,在京都设立画院招考绘画人才。有一年,画院考试的题目是一句古诗:“野渡无人舟自横。”许多考生觉得题目太容易,不一会儿就画完了。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三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热身:我来画,你来猜。(教师用简笔画画鸟,每次只画一笔,学生抢答画的是什么动物?直到答对为止)师:这只小鸟有个特别的名字——拖拉鸟。活动一:故事导入,感知拖拉1.听“拖拉鸟”的绘本故事。(结合教材第10~12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播放动画视频)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吗?(板书:不着急、等明天)师: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的鸟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片段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生:记得. 师:谁能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不要骄傲,要谦虚. 生: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8.
【问题呈现】“12、13减几”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猴偷桃子”的故事:有一次,小猴子看见一个装着桃子的篮子,篮子里有11个桃子,结果小猴子嘴馋偷吃了6个,请问篮子里面还剩下几个桃子?(生答)小猴子觉得桃子特别好吃,就回家把家里的11个小伙伴一起叫上,下山去了。刚下山,它们就看见一棵大桃树,小猴子就全部跑到树上摘桃子去了。树上该有多少只猴子呢?(生答)不一会儿,就有4只小猴子吃饱了从树上下来了,请问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生答)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教材标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图)师:小朋友们去过这个地方吗?师:看一看,这里有你喜欢的游戏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听到“数学家“这三个字,你会想到什么?生:数学家是天生就非常聪明吗?生:数学家有着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数学家?师: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近数学家”,讨论与数学家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说说数学家的一些故事,并开展“中外数学家知多少”的知识抢答赛,评选出我们班的“数学阅读之星”。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1页。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内容吗? 生:知道,面积。 师:那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 生:在我做题时,爸爸跟我说过面积。 生:我家买房的时候,提到过面积。  相似文献   

12.
【活动设计】一、故事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一个“猴子掰玉米棒子”的故事。一天,猴妈妈让小猴掰100个玉米棒子回家。小猴干劲十足,掰了一个又一个,一会儿功夫,就掰了97个玉米棒子。想一想,小猴再掰几个玉米棒子,就可以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了?在学生回答了以上问题后,教师紧接着指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二、合作探究教师出示例题:113+59、276+98。师:计算“113+59”、“276+98”,你认为怎样算,既简便又能迅速得到计算结果?请同学们先…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生背略)《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相似文献   

14.
张海红 《江苏教育》2007,(20):38-40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量的计量”复习课二、教学过程(一)日记引入师:最近,学校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你们喜欢这项活动吗?生:喜欢。师:确实,我发现全校的同学、老师都热情地参与了这项活动。有个同学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日记,想看吗?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实”起来。所谓“活”是指灵活、生动,所谓“实”是指扎实、实效。现依据一位教师执教的“我们身边的垃圾”口语交际案例进行评析。片段一:1.师展示图片:鸭先生门前美丽的小路。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里吗?为什么?(指名说一说)2.师展示图片:鸭先生门前满是垃圾的小路。(板书:垃圾)师:同学们,这样的小路你们还喜欢吗?为什么?(指名说一说)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一: 师:你们会使用计算器了吗?现在我们用计算器玩个猜“幸运数字”的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17.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达依尔的故事。 (师叙述故事,并出示达依尔的要求,如图) 师:在国王看来达依尔的要求并不高,你觉得达依尔的要求高吗?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喜欢玩拼图吗?(喜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玩拼图开始。(拿出一小块拼图放在拼图里)这块拼图合适吗?生,:太小了。师:怎么看出来的?生2:拼图与拼图之间有空隙。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课标”教材教学第二册P27。一,创设情景 感受新知 1.师:(出示一个风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相似文献   

20.
犤教学片断犦角的意义与组成部分师:我们知道射线有一个端点,现在老师从一点引出了一条射线。(多媒体演示从一点引出一条射线)这条线有多长呢?还可以画得更长一些吗?为什么?生:还可以画得更长些,因为射线是无限的。师:从这一点出发只能引出这一条射线吗?生:不是的,还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师多媒体演示从一点引出无数条射线)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以上的现象吗?生:从一点出发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师:现在,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能组成什么图形?生:组成的图形像对号。生:组成了一个角。师:是吗?每个同学都画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