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唐寅的经历中,旅游是很重要的生活内容。唐寅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因科场舞弊案被累下狱,为了排解科场冤狱带来的痛苦,他内隐其志,外显其身,改变传统隐士自闭于山林或者田园孤芳自赏的老套路,游于四方,旗帜鲜明地追求物质感官享受。他这种适志生存、自适尘世的生活方式最终铸就了唐寅作为市井文人和艺术家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2.
在唐寅的经历中,旅游的经历是很重要的生活内容。参照他的游历,可以更为明晰地洞察他前半生和后半生精神风貌的不同与变化,以及给他的创作带来的影响。为了排解科场冤狱带来的痛苦,他于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至次年进行了一次远途山水旅游。他在这次山水旅游中注入休闲性这一现代元素,使得他自己濒于幻灭的精神生命能够籍此得以复活。  相似文献   

3.
在唐寅的经历中,旅游的经历是很重要的生活内容。参照他的游历,可以更为明晰地洞察他前半生和后半生精神风貌的不同与变化,以及给他的创作带来的影响。为了排解科场冤狱带来的痛苦,他于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至次年进行了一次远途山水旅游。他在这次山水旅游中注入休闲性这一现代元素,使得他自己濒于幻灭的精神生命能够籍此得以复活。  相似文献   

4.
谈谈唐伯虎和他的劝世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寅是明朝一位能诗善画的才子,风流跌宕仅仅是他的外表,真实的他以正直的态度为人处世。唐寅的“劝世诗”亦是一个封建社会落魄才子饱经人世坎坷后发出的痛苦的呻吟,“权人重德”“宣扬知足常乐”“诲人以忍”“哀叹人生短暂”,一些诗作说理精辟透彻,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寅作品的艺术思想主要是在院体画与文人画的兼容中寻求突破,但因院体风规的造型要求及世俗审美观念与文人画审美观念的矛盾,使其难以真正凸显其山水的艺术价值。花鸟作为唐寅绘画追求的另一模式,以自娱的方式沿续文人画之平淡、简逸的追求,由此形成了他的山水与花鸟审美取向的些许错位。以唐寅的山水与花鸟作品为比较对象,对其作出深入的剖析,可以揭示其自身审美价值取向——山水与花鸟风格偏差的矛盾及其解决。以唐寅的绘画状态作为一个视例,通过唐寅的现象可以反映出明代文人画家的某种共同的艺术状态。  相似文献   

6.
从唐寅与佛教的关系及唐寅诗作的佛教思想入手 ,剖析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佛教的“人生即苦”与“诸行无常”观念对唐寅心态的影响 ;二、禅宗的修行方式与教义促使唐寅建立了“及时享乐”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佛教的仁义顺从与唐寅个性中谨小慎微的层面相契合 ;四、唐寅并非接受了佛教的全部思想 ,而是有所取舍与变异。  相似文献   

7.
佛教与唐寅诗歌思想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唐寅与佛教的关系及唐寅诗作的佛教思想人手,剖析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佛教的“人生即苦”与“诸行无常”观念对唐寅心态的影响;二、禅宗的修行方式与敷义促使唐寅建立了“及时享乐”的人生价值取向;三、佛教的仁义顺从与唐寅个性中谨小慎微的层面相契合;四、唐寅并非接受了佛救的全部思想,而是有所取舍与变异。  相似文献   

8.
南宋史浩喜爱家乡山水,留下了较多的宁波山水旅游诗词,研究这些诗词,可以发现,他不仅徜徉游观其间,得到人生的快慰,而且在其所作的审美观照中,描绘、抉发、创造了家乡的美景,是宁波山水旅游文学史上有贡献的人物之一,给宁波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唐寅的豫章之行是他人生经历中的一大政治事件,关于此行,学界尚未作深入研究。文章对此作了详细考辨,力图展现唐寅去宁王府的原委、在宁王府的所作所为以及离开宁王府的经过;分析唐寅去宁王府前后的心态,并探讨此行对唐寅所产生的影响。宁王发动叛乱后,唐寅因此行陷入名节之痛,从而彻底放弃了立言之想。  相似文献   

10.
唐寅由于人生遭际而形成的处世哲学、人生态度、诗歌风格,在他所创作的题画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其题画诗所表现出璀璨美、意趣关、新奇美和悲剧美等多重审美意蕴,体现了唐寅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