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用手机上微博的网民数为2.3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2710万,增长13.4%。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9.5%,相比2012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微博、微信等一系列自媒体应用百花齐放,丰富了自媒体的形式。在大学里,无论校园、教室还是食堂、宿舍,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在使用自媒体,他们无疑是自媒体的核心用户。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在校园的普及,自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自媒体主要以微博、博客和论坛为主,相比传统媒体更加自由开放,因此对政府信息公开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自媒体功能、自媒体影响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析。一、政府信息公开中自媒体的功能(一)发布功能。以新浪微博为例,当用户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之后,便可通过WAP页面或手机客户端的方式进行信息发布。特别是在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  相似文献   

3.
顾力 《传媒》2012,(10):54-55
正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手机微博延续了201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2年6月底,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了5.3%~43.8%,成为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手机微博用户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微博自身的即时性和自媒体优势,用户体验较好,流失率较低;另一方面,手机微博功能的不断完善,也提升了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了微博的使用粘性。  相似文献   

4.
周力  周旖 《出版广角》2013,(6):38-40
对出版单位而言,充分利用微博这个新的营销平台,开展图书营销,提升营销业绩,不仅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拓展图书的现代营销渠道,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的意义。微博综合了博客、即时通讯、手机的传播优势,是最能代表自媒体发展的典型表现形式,它秉承着自由、开放、平等和共享的网络精神,与以往的传统媒介形式相比,前所未有地赋予了每一个拥有微博的主体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渠道、平台,微博的信息传播特征凸显了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随着微博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不断提升的影响力,决定了微博作为一种新型自媒体所具有的营销价值。图书出版业也发现  相似文献   

5.
当前,读者的阅读趋势更重视及时性、互动性和个性化,微博以随时随地性、深度互动性和病毒式传播等显著的特性而高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已达到2.74亿,网民使用率为50.9%,手机微博成为手机网民中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可以看出,媒体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新浪和腾讯微博也已经成长为主流媒体。在微博的强势冲击下,传统媒体也纷纷开通自身的官方微博,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但是基本上没有制定适合自身的微博战略,导致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6.
正借助手机的移动性与网络的自媒体性双重结合,微博已经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并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个体的生活圈子,微博文化已经成为媒体文化的最新产物。"微博控"的出现足以说明微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些人对微博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对微博极度狂热,沉浸于微博平台所塑造的虚拟空间里,并且行为方式受到微博言论的强烈影响。鉴于此,可将微博文化定义为:多元而分散的社会主体在微博技术平台上所从  相似文献   

7.
媒体发展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有效变革,目前自媒体的发展已呈势不可挡之势,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自媒体传播形式,已被大众所接受,本文通过对自媒体的概念、新型自媒体的传播特点、新型自媒体传播的优势的概括,并以微博为例,具体阐述新型自媒体的传播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微博以其自身的方便快捷、多媒体性、互动性强、自媒体性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了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求。本文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例,分析普通网友、公众人物以及主流媒体通过新浪微博在该事件报道中体现出的优点和不足,就"微博式微"背景下突发事件报道中微博这一传播媒介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正面传播作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邓璇 《青年记者》2012,(8):65-66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在发展中,随着数字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异军突起,在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中划分着自己的份额.在新媒体中,更是有一股强势力量——手机媒体,正在逐步开辟属于自己的“第五媒体”时代.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无线终端,WAP网络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的形式较多,早期以短信、彩信、手机报为主.2009年国内3G正式上市以后,手机业务变得更加丰富,手机电视、手机微博、WAP网站等都成了手机媒体的媒介形式.  相似文献   

10.
浅谈微博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培亮 《新闻世界》2010,(6):167-168
2009年,中国3G正式商用,手机上网费用一降再降,催生了大批的手机网民。新浪微博的公测,使得这一源于手机短信形式的微博流行开来。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阅读微博信息,更新自己的微博内容,成为手机媒体的又一应用形式。本文以微博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web2.0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下国内的媒体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随着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平台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微博平台将每一个个体变成自媒体,个体言论有可能通过转发被无限放大,因此,自媒体的发展造就了丰富的网络舆情和社会媒体。  相似文献   

12.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近两年较为流行,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媒体机构,纷纷参与到了微博的使用之中。这无疑要得益于手机等终端平台的普及和创新发展,然而其自身的优势及其使用者也为它的流行奠定了基础。人们的沟通方式、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到生活方式,都被微博潜移默化地渗透、改变,传统媒体也因此受到了一定打击。  相似文献   

14.
许宸 《视听界》2013,(6):112-114
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网上论坛、微博、微信、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改变了既有的媒介生态。手机等无线终端与网络的结合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渠道,它们以个性化服务、低门槛介入、双向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中节节胜利。由此而引发的“全民记者社会”、“自媒体时代”将当前中国带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媒介化社会。在此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观众被急剧分流。  相似文献   

15.
李长月 《传媒》2015,(1):51-52
谣言自古有之,而现代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则使谣言增添了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捷径.如何对其甄别和消解,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谣言,微博谣言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微博谣言的特征 第一,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也是微博谣言有别于传统谣言的主要传播特征.微博是一种高效的自媒体媒介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和手机发布微博信息,这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能力.尤其是一个“大V”微博主,通常会拥有成百上千的受众“粉丝”,其发布的微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和连续转发,百而千,千而万,进而产生类似核裂变的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16.
秦一乔 《今传媒》2012,(3):95-96
随着博客、微博、个人主页等网络媒体日益深入生活,个人获取、发布信息更加便捷,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媒体"。大众传播在自媒体时代有了新的面貌,曾经适用于传统媒体的"拟态环境"理论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思考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发展情况,试图揣摩"拟态环境"的现状,把握自媒体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网民规模的扩大以及移动手机媒介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等自媒体逐渐成为公众进行意见表达的公共话语空间以及网络舆情的爆发地,自媒体时代媒介功能的变迁、受众网络舆情的诉求,给地方政府部门带来了压力,也为网络舆情的应对带来了机遇。通过对商丘市政府部门对"治污关店"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理措施进行了个案分析,提出了地方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兴起了一批以微博、微信、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它们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与此同时,传统媒体还面临着各兄弟媒体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武汉晚报》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报网融合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微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了独特的、积极的角色,其社会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这一方面与包括微博在内的社会『生媒体其天然所具有的公民自媒体的特性有关,同时,也因为微博这类社会性媒体的出现和兴起,正好伴随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政治、社会、经济转型进程。  相似文献   

20.
蒋欣 《视听》2016,(7):162-163
微博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影响力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迅速膨胀。它借助互联网传播迅速、普及率高等优势,成为公民获取信息、参与政治的有效途径。同时延续了互联网无门槛、虚拟性、商业性等特点,微博舆论监督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虚假信息和微博舆论暴力,也具有把关人缺失所造成的公信力堪忧等缺点。本文主要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微博舆论监督的发展过程,揭示其基本特征,探究微博舆论监督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