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一堂口语交际课,我带着一个小提包,微笑着走进课堂,神秘地对学生说:“今天口语交际课,我们先来看一个表演。”顿时,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乐得眉开眼笑。“真新鲜,上语文课还表演。”我接着说:“今天表演的内容是‘看××接待客人。’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子,有七八位学生举手请求。我点了  相似文献   

2.
<正>我要为青少年推介一本书——《布鲁克林有棵树》。精读这本关乎成长、关乎教育、关乎生命的书的时候,我的内心一次次被触动。当我读到第二十六章那个"南瓜馅饼的故事"时,我流下了热泪。感恩节就要到了,10岁的弗兰西和她的3个同学上台表演节目。大家都准备了道具:干枯的玉米、火鸡爪子、一筐苹果、价值五分钱的小南瓜馅饼。表演结束后,干枯玉米和火鸡爪子被扔进了垃圾桶,苹果送给了老师,还剩下最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化繁为简,让"化归"思想自然而然地渗透1.尝试解答,引发争议。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师:题中需要注意哪些信息?(解读"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和"一旁")师: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请你试着将解答写在练  相似文献   

4.
今年三月,我作为苏州市中学生代表参加了江苏省八五年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比赛,获得了中学生组一等奖。取得这一成绩,我感到有自己从小的兴趣爱好与平时勤学多练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与老师们的教学、指导分不开的。我从小喜欢唱歌、跳舞、朗诵,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就经常让我上台演出。平时的爱好,加上大庭广众中经常的锻炼,使我逐步克服了羞涩、忸怩的毛病,积累了一些表演经验,为我日后提高普遍话口语能力打下了基础。但小学时的表演,大多是一般性的模仿,比较  相似文献   

5.
陆海英 《海外英语》2011,(15):104+111
该文针对目前初中英语课堂很多同学口语表达生硬的情况,开展了口语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入过程中提供"表演"的样板,在输出过程中搭建"表演"的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们在语境中大大提高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古香樟树     
"厅前植古樟树一棵,浓荫蔽日,生气勃勃,要数人才能合抱,已有三百多年树龄。人世几回伤往事,古树就是见证者。厅后古藤盘绕,古朴雅致,点缀其间,十分优美。"我的母亲是醉白池的一名导游,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把我拉到她的面前坐着,听她练导游词,于是我就做起了母亲的专属"小游客"。醉白池有一棵活了三百余年的古香樟树,第一次听到这段导游词时,年幼的我不禁为一棵树能活这么久感到无比吃惊。可偏偏有关古香樟树的描述就只有这么一小段,我就拉着母亲,想让她多给我讲一些有关这棵树的事情。听完妈妈的描述,我更想实地去看看了。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内容《Unit3 My friends》Story time二、教材分析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以活动来支撑课堂,把每一项教学目标看成本课时的主要任务,精心设计,巧妙铺垫,在教师示范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归纳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设计理念坚持融对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在表演中学、在表演中练,采用活动途径,倡导学生体验参与,让学生在一个个交际活动中达成习得语言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8.
计划放假去韩国,前几天淑惠打来电话:"我订好饭店,老师过来,我带你看首尔."李淑惠是我的韩国学生.我的同学在电影学院国际交流汉语班教书,班上有些学生希望开"小灶"练汉语口语,她介绍中国老师当家教,李淑惠成了我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之一,是现代社会与人交际不可或缺的一种言语能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口语交际话题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在实际教学时,低年级学生在创设的情景表演中,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表演待客时,"小主人"对"客人"说:"阿姨,请坐到沙发上";问路中,"指路人":"向前走5厘米就到了"(也  相似文献   

10.
树的哲理     
<正>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向一棵树倾诉着自己的烦恼。"怎样才能既按你说的做,又不会迷失自己?"孩子问。"你看我,"树说,"我在风中折腰,在雨里低垂,到现在我还是我自己,我仍旧是一棵树。"男人说:"我无法改变自己。""你看我,"树说,"我每个季节都在发生变化,由青葱变得枯黄,再回到青葱。到现在,我仍然是我自己,仍旧是一棵树。"  相似文献   

11.
看!两棵树正在森林中对话。"伐木工人就要来了。"一棵树说道。另一棵树说:"以前这里有很多树,到处充满生机。如今,树木被砍伐,一切荡然无存。"不久,两棵树被无情地砍下。现在,树木用来造纸,制作家具、生活用品等等,自然灾害也越来越严重。如果问我什么是环保?或许就是少砍一棵树、节约一张纸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2.
马上就要到"英语风采大赛"的决赛时间了,虽然时间很紧,但经过几天精心的准备:练口语,练表情,背稿子……就连做梦,也是26个英文字母在打转转。走路时,嘴里不停地念着英语单词、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很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用诱导法使学生初步养成习惯;用鉴别法培养学生判断性地听别人说话的能力;用描述法让学生把课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用复述法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让学生在辩中练口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才能很好地完成小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郭一帆  马艳萍 《小学生》2008,(Z1):60-60
刚上完操,就要上体育课了,不一会老师宣布:"我们要练交谊舞了!""啊?"全体同学大喊着:"不练不练,打死我们也不练!"老师火了叫道:"必须练!"有的同学低下了头,有的同学说:"我宁死也不屈,看你怎么办。"老师下来说:"谁要不练,就让那个人和他的舞伴儿上来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跳一遍!"同学们沉默了。  相似文献   

15.
树的哲理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向一棵树倾诉自己的烦恼。"怎样才能既按你说的做,又不会迷失自己?"孩子问。"你看我,"树说,"我在风中折腰,在雨中低垂,到现在我还是我自己,我仍旧是一棵树。"男人说":我无法改变自己。""你看我,"树说,"每一年,我都会由青葱变得枯黄,再回到青葱,从发芽到开花再到叶落。到现在,我仍然是我自己,仍旧是一棵树。  相似文献   

16.
树的哲理     
锄禾 《高中生》2013,(25):1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向一棵树倾诉自己的烦恼。"怎样才能既按你说的做,又不会迷失自己?"孩子问。"你看我,"树说",我在风中折腰,在雨里低垂,到现在我还是我自己,我仍旧是一棵树。"男人说":我无法改变自己。""你看我,"树说",我每个季节都在发生变化,由青葱变得枯黄,再回到青葱。到现在,我仍然是我自己,仍旧是一棵树。"女人说":我的爱已耗尽,为了爱,我完全放弃了自我。""你看我,"树说",我的树枝上有知更鸟,树干中有猫头鹰,苔藓和瓢虫生长在我的树皮中。它们也许能带走我所拥有的,但带不走我自己。"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学习成绩差,感到很自卑。一天,父亲指着房前一棵结满果实的树问我:"这棵树有用吗?""当然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提供果实。"我说。"所以,对于一棵树来说,所谓有用,就是因为它对别人有用。"父亲说。接着,父亲又指着一棵不能结果的树问我同样的问题。"当然就没用了,因为它不能给我们提供果实。"我说。"这棵树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果实,但它长大后,可以做家具,做房屋的栋梁,即使做不成家具和栋梁,它还可以做柴火,为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18.
在做“影响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选择的因素”研究访谈中,小雨说:“我喜欢表演游戏。”我问:“那你为什么不选表演游戏呢?”他说:“我不敢选,以前玩‘逃家小兔’,就是能干的小朋友才能玩,我不能干,所以我不敢选。”我愕然,没想到自己的错误做法过了半年的时间仍然对孩子产生影响。上学期,因阅读活动而产生的“逃家小兔”表演游戏,我班有二十多个孩子想参加,面对这么多热情高涨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我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解决的办法。有孩子提议分成几个小组共同表演。这个建议事后想想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满足所有想参加游戏孩子的愿望,又…  相似文献   

19.
为师的重任     
我回乡探亲,曾见邻家大院有人在集体练功,问他们练的什么功,他们不肯明说.知情人告诉我:"他们练的是‘法轮功'".我十分惊诧:国家不是禁止修炼"法轮功"吗?知情者不以为然:"人家在家里练,招谁惹谁了?"看来,要彻底清除"法轮功"的余毒,必须狠抓教育,打一场反邪教的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型。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农村,仅靠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要达到目标,可谓"难于上青天"。因此,我认为:口语交际应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每一堂语文课都应为学生口语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