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的第七章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最后有个“说一说: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一长度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说说你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有的书上对弹性势能是这样理解的:弹簧未发生形变时,没有弹力,弹性势能为零,这与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可以自行选定不一样,弹簧发生形变时的弹性势能恒为正值.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对于重力势能,由于零势能点的选取不同,重力势能既有正也有负;而对于弹性势能,从其表达式Ep=1/2kx^2来看,似乎不管弹簧是伸长或压缩,弹簧势能永远大于零.但这只是惯用的表达式,即我们把弹簧处于原长时所处的自然端为零势能点时,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第7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为0,弹簧被拉长或压缩后,就具有了弹性势能.”这段话想告诉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弹簧弹性势能的零势能点只能在弹簧原长处.弹簧原长时,它弹性势能是否一定为07弹性势能是否只能取原长处为零势能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弹簧类的问题一直是同学们较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将弹簧的弹性势能与能量、动量结合起来的题目,这种类型的题目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将整个物理过程分析透彻后,再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去解答.对于弹簧及关联物这一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同学们只需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原理:如果不存在摩擦及其他方式导致的能量耗散,也就是说系统中只有动能与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之间的转化,则系统总的机械能守恒;如果系统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此外,一般情况下题中所涉及的弹簧都为轻质弹簧(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在计算动量与能量时,可以忽略掉弹簧自身的动量和能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势能零点的选取的讨论,给出了几种坚直弹簧振子势能的表示方法.通过例子指出了弹簧振子势能零点选取的巧妙可使问题简化.  相似文献   

7.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与弹簧组成的连接体,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由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会具有相应的弹性势能,而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未引入弹性势能的量度公式,在不超出考试大纲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运用"设而不求"的策略,将弹簧的弹性势能或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作为中间参量,巧妙地分析推理,从而获得问题的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8.
弹簧的弹性势能ED与劲度系数k及形变量x有关,表达式为Ep=2/1kx^2.但中学阶段并厶不学习这个表达式,在具体问题中一般不用它直接计算弹性势能的大小,而是用能量守恒定律间接求得.在涉及弹性势能的题目中,通常给出不同状态下弹簧的形变量相同的条件,这样就可以根据弹簧形变量相同时的弹性势能相同的特点,通过代换进行运算.  相似文献   

9.
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相类似,弹性势能也具有相对性,一般选弹簧处于自由长度时为弹性势能的零点.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惟一决定,与其它力做功无关.由于弹簧、橡皮条的弹力是变力,当它们变形时,若发生形变的初始状态不同,即使形变量相等,弹簧弹性势能的改变量也是不同的.这些内容出现在相关的考题上,我们容易出现错误.一、对弹性势能概念的理解例1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0.
在F-x图上讨论弹簧振子的势能,图像清晰,简明直观.应用它可简捷地求解有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下面这个题常出现在高中物理内容的出版物和试卷上,笔者觉得是个好题目.特此向大家推荐. 例题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将重物从与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释放,让它自由摆下,轨迹最低点为B点.已知OA=L1,OB=L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不计空气阻力,重物到达最低点B时弹簧弹性势能为Ep,试证明:  相似文献   

12.
一,推导“EP=1/2kx^2”的四种方法 弹簧弹性势能的公式是:EP=1/2kx^2,这在大学物理中是用微积分进行推导。现行高中物理,对弹性势能仅作定性介绍,并未给出弹簧弹性势能的公式。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总会好奇地问:有没有定理计算弹簧弹性势能的公式?如果有,该如何推导?学生所问的问题虽然超纲,但好奇心是人类求知的原动力,培养和满足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涉及弹簧的动量和能量问题的特点 1.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遵守胡克定律F=kx. 2.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物体克服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且弹力做功的数值与弹性势能变化的数值相等. 3.对弹簧及关联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若没有摩擦或其他方式的能量耗散,则系统中只是动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14.
曾兴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2,(7):36-36,38,40,49,F003
例1 光滑的水平面上,用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kg的4、B两物块都以6m/s的速度向右运动,弹簧处于自由伸展状态,质量为4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1所示,B与C碰撞后粘在一起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当弹簧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时,物体A的速度是多少?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相似文献   

15.
弹性势能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求属A类,即:“要求学生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弹性势能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在高考要求中属Ⅰ类,即:“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但高考中多次出现弹簧问题,碰到这类问题,用不用弹性势能公式?学生弄不清楚,导致失分严重。本文通过对有关弹簧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希望能抛砖引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现行教学大纲不要求掌握弹簧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有关弹性势能的问题,有以下两种命题思路:  相似文献   

17.
1动能定理对弹簧模型的佯不适用性现象 1.1弹簧的佯不适用性现象 取人教版(2006)《物理》必修2教材"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一节中图7.5-3(本文图1)所示为研究情景: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处于原长,  相似文献   

18.
弹簧处于恒静态,是指它的长度一直不变即形变量不变,由胡克定律知,其弹力不变,属恒力问题.弹性势能保持不变,不和其它形式的能发生转化.当其它外力不变时.这类问题常属于典型的平衡或匀变速运动的物理模型.但要注意弹簧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双解,即弹簧可能是拉伸也可能是压缩.  相似文献   

19.
当弹簧发生形变时,其弹力f跟形变量x成正比,即f=kx,则弹力对形变量的平均值为f=kx/2,所以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_p=f·x=kx~2/2。由于弹簧弹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减少,做负功时弹性势能增加,因此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即有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正>1.弹性势能的改变仅与弹力做功有关,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增加多少。2.弹性势能是相对的,其大小在选定了零势能点后才能确定,对弹簧,零势能点一般选在弹簧自然长度处。3.若选弹簧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0,那么,从自然长度起拉伸弹簧,拉力做的功就等于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也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这个增加量也正是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_p,即E_p=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