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推进中职招生制度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我国各地的中职教育在招生程序和招生纪律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和规范,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深入探索和创新义务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有机衔接机制,进一步推进东、中、西部地区的协作招生,加大力度推进和实践非应届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的保障机制等,已成为今后中职招生改革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2.
陈胜祥 《职教论坛》2012,(34):59-65
文章基于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分析框架,依据相关经验资料,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招生制度不同时期的改革内容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作了初步探索。研究显示:早期(1988-2002年)中职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退出、市场跟进"的市场取向改革过程,最终使市场在中职生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很快出现市场失灵。接下来近十年(2002年至今)的改革,实质是政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而不断干预招生市场的过程,但由于政府干预措施与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目标相抵触,从而导致政府失灵。为此,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政府尊重与引导市场理性,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促进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短期和长期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3.
雷春国 《教师》2011,(5):18-19
近些年来,由于高中和高校扩招、初中毕业生萎缩、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等原因,全国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呈滑坡趋势,有的已跌入低谷。生源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笔者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因此中职教育招生制度亟须改革。  相似文献   

4.
招生工作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830万人,在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又传出一个新信息:到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将超过普通高中教育. 一方面是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是初中毕业生人数急剧下降.这一不争的事实,成为推进中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源于对招生制度需求的认识和对招生制度改革动因的思考,具体来说,就是在对加快发展高职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基础上,对高职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生源问题进行审视,由此寻求高职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已达四年,现有招生制度存在招生规模偏小、招生领域和招生范围偏窄、招考方式不利于选拔实践性人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现有教育博士招生工作亟需制度变迁,要扩大招生规模,拓宽服务面向;改革招考形式,逐步推行申请—考核制;扩大试点学校范围。  相似文献   

7.
成人高教与其他教育招生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成人高教招生制度,使之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已迫在眉睫。通过对成人高教招生制度与高自考等其他教育招生制度的比较,发掘其他教育形式中可供成人高教改革招生制度借鉴的特色,借鉴国外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的优点,探索成人高教招生制度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招生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成效十分显著,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特点的出现,我国现有高考招生制度的体制性弊端凸显出来,尤其是考试法制不健全,分省制定招生来源计划、分省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造成教育机会不均衡等矛盾日益突出,深化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建立创新型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作为方向,以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公平公正"的原则作为价值取向,同时顺应当今国际上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并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促进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朝着民主化、科学化、专业化、均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和教学模式改革,既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举措,也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经验。课题组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招生制度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提出了基本制度和经验做法,并指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侃 《文教资料》2011,(29):172-174
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目的是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自主办学和素质教育。我国建立并实施自主招生制度增强了高考招生的选择性与适应性,但也存在公平与效率和立法规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分析自主招生制度对普通高考的影响的背景下.讨论保障高考招生制度公平合理,能够全面推广到普通高校.而普通高校如何采取措施减少自主招生制度的影响也是高校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正高考招生制度属于教育制度的范畴,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目标。高考招生制度还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改革这一制度,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意识。每年两会期间,民生话题都是各方瞩目的焦点。教育,不管是在国家领导人心中还是在百姓心中,一直都被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月5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陕西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我省今年高考改革的几项重点工作,其中包括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学生录取比例以及深化高考“阳光工程”。考试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改革关系到千万学子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部署,省委、省政府对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区域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有关环节的调查显示,有关报名条件、考试科目、录取标准等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进。建议:建立独立的培养体系与招生制度,放宽报考条件、改革考试内容,利用推荐、保送、择优降分、本科应届毕业生保送不直读、同等学力申请等形式,多渠道选拔优秀人才,弥补现行招生制度的不足。同时国家应建立“中职硕士”奖学金,并在考试时间、专业设置等方面考虑中职学校教师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模式主要有统考统招模式、单考单招模式、自主招生模式、贯通制招生模式、免试升学等。重庆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开展了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试验:高职分类考试招生,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式招生,学校考试+企业面试制度。根据重庆市的试点经验,建议我国高职招生制度改革试行分类考试招生、贯通式招生、行业企业参与招生。  相似文献   

18.
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公正选拔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高考招生制度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教育全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国未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实现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逐步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高职招生制度作为高校招生制度的重要方面,是公正选拔人才和拓宽人才成长途径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高职招生制度上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不断推进和深化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总体上,"知识+技能"为主的选拔方式将是未来高职招生考试改革的基本趋势。同时,高职招生考试形式和内容、录取方式、招生对象等方面将更趋于灵活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在实施改革制度的过程中要尝试多元化模式,改革录取制度;借鉴国外经验,尝试全面改革,最终保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高考制度改革。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改革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助力。本文分析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展望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途径,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