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成才之路》2012,(11):1-1
正中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历来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关系到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然而,责任感教育一直是中学教育的困境。一、中学生对责任问题的追问方式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中学生和中学教师是从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责任的(这里的关系指两种事物的关联)。也就是说他们的发问方式是,学生问"我为……而(学习、孝敬父母、尊师重教、回报  相似文献   

2.
高坪,偏隅于湘东的嵩山之中,这里民风淳朴,世世代代,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改革之风虽在神洲大地猛吹了二十多年,他们的观念虽然也在逐渐改变,但他们更为重视的,却是传统的意念。他们往往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评价新生的事物。 并乡后的高评,有小学三十多所、中学三所。乡村里的机关不多,散布在乡村里的学校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村民们大都知道读书的必要,但他们往往根据他们对学校评价的好坏来决定他们对学校的支持程度,而他们评价的标准,就是看学校每年的升学率和所入学校的等级。以高坪中学为例,1998年…  相似文献   

3.
怎样办好农村中学?这是教育革命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大井中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这个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农村中学也要开门办学,为农村三大革命斗争服务.是开门办学,还是关门办学,这是当前教育战线坚持革命还是走回头路的一场尖锐斗争.大井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他们在教育革命的实践中,以《五·七指示》为指针,坚持走开门办学的道路.他们认识到,农村中学办在农村,不等于向农村开了门;农村学生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也决不能认为教学就可以脱离农村三大革命运动.“天然开门”是没有的,必须坚持斗争,“自觉开门”.他们批判了农村中学“学工没条件,学农没必要”的错误看法,从面向农村,立足本地,结合教学,支援农业的指导思想出发,建立校内外学工、学农基地,实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参加工作以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她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耕耘三十余载,将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她就是思南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兰显芳。春日里的思南中学生机盎然,书声琅琅。新学期开学以来,兰显芳每天都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到教室进行随堂听课,通过深入课堂全面了解学生新学期上课状态及教师备课、授课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成人的意识里,学与玩是截然分开的。玩就是玩,学就是学,不能边学边玩。可是就儿童的身心发展而言,在他们的意识里,学习绝对不是这么严肃的事情,他们更喜欢在玩中学、在做中学,轻松的气氛才会让孩子快乐地学习。鉴于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使孩子感觉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是快乐和幸福的。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朱献珍 《早期教育》2000,(10):14-15
一说起火焰山,再看到这幅画,许多小朋友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对,它就是《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师傅唐僧去西天取经,路过这儿,八百里火焰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悟空和牛魔王、铁扇公主展开斗争,终于打败了他们,拿到了芭蕉扇,扇灭了大火,他们才得以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7.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因为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每个人都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8.
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探究式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的环境问题已经受到国际国内不同领域的高度关注。环保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为此,中学地理教学理应肩负起这个具有时代责任感的环境教育工作。使中学地理课程在环境教育中承担主渠道作用。同时,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不仅注重增加环境教育环节,还特别要求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本文旨在以地理课程为载体。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手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以树立他们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理解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复杂性和批判性问题的技能,以新的环境伦理和价值观来改变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9.
营造责任环境培育责任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笔者曾对学者、企业领导、模范人物做过调查,他们并未把中学的学科知识放在前面,而是把责任感列于显赫位置。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难以委以重任。有责任感的人今天可能平凡,但明天决不平凡。为此我们学校把责任感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并把这项工作作为  相似文献   

10.
一、对责任感的理解在《汉语大词典》中,“责任”的含义是:一是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二为分内应做的事;三是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简言之,任职、分内事、因过失而受罚是责任的三层基本含义。因此,责任感(责任心)就是个体对完成分内事的自觉和负责态度及产生的情感体验。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积极去履行自己的任务,并且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在没有完成任务时会产生一种自责感。俗话说:“教育须从娃娃抓起。”责任感的培养也必须从小开始,特别是小学阶段,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开始形成时期,而他们的…  相似文献   

11.
在龙华烈士陵园里,几位学生模样的讲解员正在为外国参观者讲解。他们流利的英语、大方的举止,使这些金发碧眼的老外频频点头。老外们一打听,他们都是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学生。一年多来.世外中学的学生一直担任龙华烈士陵园的义务英语讲解员。这就是世外中学改革英语教学,强化英语交际功能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也是该校“P&P”教育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努力实践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中学里,有一批骄傲学子一边在各自的岗位辛勤执教,一边刻苦地攻读着大学的课程。他们,就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函授生。  相似文献   

13.
一、蔡春富同学的一封信莆田县委: 我是平海中学高二学生,共青团员。去冬以来,通过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和报刊的有关文章,深深体会到批林批孔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伟大革命,是反修防修的头等大事。孔老二要复礼,林彪要复辟,他们是妄图开历史倒车的一丘之貉。孔老二死去两千多年,林彪反党集团彻底垮台了,但他们的流毒还远远没有肃清。从我家庭发生的几件事来看,就是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同父亲曾作了多次激烈的斗争。我父亲在这两年来,高价购买粮食十八担,酿酒高价出售,牟取暴利,这样既浪费了粮食,又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我对父亲说:“毛主席教导我们:‘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你这样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可是,他就是不服。他说:“难道你最进步吗?人家  相似文献   

14.
李婵 《家教世界》2012,(8):98-99
中学时期是中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教育,比起其它阶段的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这个时期,正确而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他们学习如何做人,懂得如何做人,就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  相似文献   

15.
<正>爸爸在德国首都柏林市经营一家小公司,今年暑假里,他将我和妈妈都接到了柏林定居,而我也顺利地进入了当地的一所中学读书。虽然功课有差异,但所幸德国学校的功课进度非常慢,他们所学的知识,很多我在初中里就已经掌握了。对于德国同学们来说,我简直就是个"天才",所以他们都用一种崇拜的心情和我打  相似文献   

16.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步形成和成熟阶段,在新形势下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培养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学校的学科教学、家庭教育、社区服务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历史知识的教与学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利用地方人文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以地方特有的人文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历史美是社会美的一种。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历史美呢?我们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它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为追求这种美好和谐生活,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是斗争的主人,也是历史美的核心,是历史美的特点的集中体现。翻开人类的历史,几乎每篇、每章都生动地记录着人在各个领域中的斗争,都闪耀着斗争中人的美。而历史课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要歌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用他们的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情操、高尚的品德来美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的发  相似文献   

19.
法国国民教育部长阿莱格尔年初宣布了2000年教育工作的优先目标,包括校园里的反暴力斗争和准备中学毕业会考(BAC)改革。阿莱格尔宣布从2000年2月的第一周起就推出反对学校暴力斗争第二阶段的要点,并在年内进行中学会考改革。反暴力斗争的第一阶段是在1998年启动的。  相似文献   

20.
儒家学派自孔子创始以来,历尽坎坷,而传之不衰。他们的思想作为剥削阶级的思想武器,在我国统治了两千余年。造成这种情形,原因是很多的,其中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这就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他们能对其伦理道德观念作理性化、美感化的创造,为维护和扩大其思想领地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探讨儒家从事的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活动,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儒家思想受人长期崇奉,和他们搞思想信仰的历史经验,是会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