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友情苹果     
有两个朋友十分要好,彼此不分你我。一天他们走进了沙漠,干渴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上帝为了考验他们的友情,就对他们说:"前面的树上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吃了大的就能平安走出沙漠。"两人听了,都让对方吃那个大的,坚持自己要吃小的。争执到最后,谁也没说服谁,两人都迷迷糊糊睡着了。  相似文献   

2.
第三者螃蟹     
正故事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了,很怀念那段青春往事。他是我的大学同学,同级不同班。说是同学,不如说是"同吃",我们之间的"同吃之谊"远远大于同学之谊、同窗之谊。我再吃螃蟹,一定找你大一时,我们在大连金石滩实习,实习基地依山傍海,海风习习,真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好风好景养眼的同时,并没有好饭好菜养着我们食欲旺盛的胃。食堂的菜是惨不忍睹。那个年代,柏杨的"酱缸文化"很是流行,于是我们也就把食堂师傅称为"酱缸大师傅",反正他们对任何菜都以酱待之,不管是白菜、土豆还是茄子、豆腐,统统是一酱了之。  相似文献   

3.
陈慧凌  何捷 《素质教育博览》2007,(1):I0002-I0003
今天午餐又有肉吃啦!学校的大师傅煮的肉最香了,我一想到就忍不住吞口水。  相似文献   

4.
潮汕牛肉丸     
正身为一个广东人,第一回认识北方童鞋的时候,扯开聊天话题的往往来自他们对我的兴趣,他们总会问起我两件事,一是关于"你能不能教我粤语啊",第二件事则是满怀好奇像对待不同物种似地死死追问:"你们是不是什么都吃啊?"更有甚者:"我听说你们那有一整条街都是吃老鼠的耶,是不是真的昂?""无所不吃"几乎成了广东人的名片,姐顿时心碎了一地,心里默默说一句:"吃在广东,吃的是精致鲜甜有木有。"而一提到姐来自大潮汕地区,有童鞋忙不迭地说到:"啊我知道我知道,听说潮汕最出名的牛肉  相似文献   

5.
Food美式食物     
"你吃什么就成为什么样子。"营养专家经常使用这句话来倡导更好的饮食习惯,入嘴的东西确实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我们所吃的反映出我们自己——不论就人或文化而言。你想了解另一种文化吗?那么你应该去认识他们的食物。认识美国食物可以让我们得知美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清正廉明,对贿赂之害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的品行和做法依然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 公孙仪是战国时期鲁穆公的宰相.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于是,想求他办事的人纷纷送鱼上门,却都被他一口回绝了.他的弟子很是不解:"您素来酷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鱼呢?"公孙仪说:"吃几条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假如我收了别人送来的鱼,就要迁就于他,就会腐败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  相似文献   

7.
考验     
听到一个故事,很感动。说有两个人十分要好,彼此不分你我。一日,他们走进沙漠,干渴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上帝为了考验他们的友情。就对他们说:前面的树上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吃了大的就能平安走出沙漠。两人听了,都让对方吃那个大的,坚持自己要吃小的。争执到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两人都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周末,梦梦一个人在家很无聊。于是梦梦打开电视机,突然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山区的人们吃东西都很节省,一锅米饭只配一碗青菜,日子过得很苦。梦梦很想帮帮他们。梦梦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让世界变成食物呢?那样的话,什么都能吃,山区的人们就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了。想着,梦梦便呼地吹了一口气,全世界的东西都能吃了。"哇!沙发都变成果冻了。"说着梦梦咬了一口,"嗯,甜!还是菠萝味儿的。"梦梦吃着吃着,他想去看看山区的人们了。  相似文献   

9.
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蓄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 三位老者问道:"男主人在家吗?" 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 老者们答道:"那我们不能进去。" 傍晚时分,妻子在丈夫到家后向他讲述了所发生的事。丈夫说:"快去告诉他们我在家, 请他们进来。"  相似文献   

10.
炒蚕豆     
如果告诉现在的孩子们炒蚕豆是数着吃的,恐怕他们不会相信。小食品如此丰富,开心果、松子、纸皮核桃哪一样都比炒蚕豆档次高,而且想吃就吃。可我小时侯,即使是普通的炒蚕豆,也远不是想吃就有的。记得有一年春节,大人们都在"抓革命,促生产"、"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的  相似文献   

11.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吃"字. "吃"字是一个"口"字加一个"乞"字.每一个人都有一张嘴,除了用来说话,就是吃了.从字的构造来看,就连没能力得到食物的人,也要用乞讨的方式把肚子填饱.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吃饭;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人们也都要吃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也都要吃饭.人一天不吃饭就饿得慌.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被吃与吃人是《狂人日记》揭露礼教制度弊害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揭示了"礼教吃人"的普遍性和残酷性。除此之外,它也是鲁迅先生将"礼教吃人"这一概念体验化、形象化的手段,使文化意义上的吃人化为具体可感的故事。"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这一设问显示出鲁迅先生对于启蒙前景的疑虑。但这种疑虑并非是对启蒙本身的否定,而是鲁迅先生对启蒙超出同人的深远认识:吃人的礼教制度不是靠一次急促的新文化运动就能完全颠覆,需要长期的韧性战斗。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学生虽然从来没有回过我的信,却始终对我未能忘情。我一直喜欢吃好吃的面包,清大门口有好几家面包店,我每家都去过,哪一家有哪一种好吃的面包,我都知道。最近几个月来,有一家不知名的人送面包给我。送的人是一位年轻人,我住的公寓管理员问他是谁,他不肯说,他说他的老板是李老师的忠实读者,听说李老师喜欢吃面包,所以就送来了。这些面包果真高级,我到全台湾各个面包店去找,都没有找到这种面包。有一天我回家,看到那一位年轻人正要离开,我偷偷地尾随其后,居然找到了那家面包店。进了门,迎面就是扑鼻而来的法国面包的香味。大师傅注意到了…  相似文献   

14.
赵刚同学被河北大学录取了!这个消息传来,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吃了一惊。这个同学初中三年以来一直是班上不起眼的"中等生"。短短的两年多,他怎么就赢了高考呢?而且还是学校的理科第一名!其中真的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那天,宝宝和涵涵一起在楼下玩,我们大人都待在旁边。孩子们玩他们的,我们大人唠着家常。院子里有一个水池,里面养了一些观赏鱼。"爸爸,是不是鱼吃的食物人不能吃?"宝宝突然跑过来问我。"对。鱼吃蚯蚓,人要是吃了多脏啊!"我回答道。"爸爸,人吃的食物鱼都可以吃,是吧?"涵涵也跑过来问他爸爸。"是的。你把你吃剩的面包投到鱼  相似文献   

16.
家里来了 3个人,是访问我的. 事后,孩子告诉我:"我不认识他们." 我说:"我也不认识,但今天见过了,就由不认识变成认识了." 她表示同意,还说出了一番道理:"人一开始谁也不认识,只认识自己." 又是一句至理名言.这表明,小家伙的确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个体意识. 她接着说:"我在幼儿园里认识了许多小朋友,你都不认识吧?...  相似文献   

17.
杨均  万兆芳 《教育艺术》2008,(1):39-39,42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早上煮了一锅稀饭,能吃一整天,从来都是自己洗衣做饭,而且还承担了家里相当部分的农活.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这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日记.  相似文献   

18.
台湾诗人席慕蓉年幼时曾师从国画大师傅心畲(she)。每当傅老师问到有关诗词方面的问题时,同学们就推出席慕蓉作答,因为班上只她一人对诗词感兴趣,傅老师因此对她另眼相看。一天,傅老师特地为席慕蓉当堂写了一个"璞"字赠她。"交接仪式"上,一个男同学突然冲了上去,一把就将那"璞"抢跑了——即使是少年学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一个"吃"字。一个人要生存,保证生命的延续,就得吃饭,因此"吃饭"就成了每个人都得面对的无法逃避的话题。汉语文化中尤其如此,不仅有"吃饭"这个基本的概括性的词,还有许多的各种各样的例如"吃白饭""吃大锅饭"等的"吃……饭"的说法。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研究"吃"所衍生的词义,通过其原型义项、引申义项对"吃……饭"这一特定的形式以及构成的习语进行分析,揭示"吃……饭"这一形式的语义映现的方式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如果和一旦     
如果和一旦是朋友。每周他们会碰一次面,一起吃午餐。他们都有许多梦想,他们的谈话总是聚焦在他们将要完成的事情上。周末到了,他们像往常一样相约,一起吃午餐,一旦察觉到如果的心情不大好,就问如果:"如果,你怎么了,似乎不快乐?"如果看了看一旦,回答道:"我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