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钓登陆     
吴芜 《垂钓》2004,(2):8-10
作古的廖心阳先生预见了“台钓”在大陆落地生根,却没有看到它的技术翅膀成长得那么矫健;健在的萧春平看到了“东峻”学员称雄中国钓坛的盛况,却不能用“台钓”的合理内核继续引领中国钓鱼的潮流。曾经煽起大陆钓手无限热情的“台钓”是如何粉墨登场的?它又将怎样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2.
程宁 《中国钓鱼》2003,(6):44-45
一、引子首先要说明的是:“手竿竞技钓”同“台钓”、“传统钓”一样,是一种钓鱼方法,它同竞技钓比赛是不同的两回事。竞技钓比赛是按照中国钓鱼协会制订的规则举办的钓鱼比赛,参赛者只要不违背规则,用传统钓、台钓、竞技钓等各种钓法比赛都不受限制;手竿竞技钓则是目前最适合钓鲫比赛的方法。当然,它不光能用于比赛,也可以在休闲钓中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3.
朱剑飞 《钓鱼》2014,(4):14-15
“台钓”是流行的钓法,经过钓鱼高手的不断改良,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钓友的主要方法了,但是到了冬季,“台钓”便似乎一下子一蹶不振了,很多时候是看着传统钓上鱼,看着长竿短线发威,望湖兴叹,这也让冬季成为学习“台钓”的一个瓶颈。但是对于酷爱“台钓”的我来说,冬季又怎能放弃“台钓”呢,难道冬天“台钓”真的钓不到鱼吗?  相似文献   

4.
“台钓”,在不少人看来,是一种高消费,似乎不大适合国情。这不奇怪,因为我们的老师们——台湾省钓手就是携带着全套高档装具快速地钓鱼的,置办齐这一整套的“台钓”装具,对于我们广大钓鱼爱好者来说,确实是难以承受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一般人就学不好“台钓”了呢?  相似文献   

5.
台钓是近几年广大垂钓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先进性是无可争议的。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台湾钓手称之为“悬锤底钓术”)是台湾钓鱼界的精英们在和日本等国进行的漫长的钓鱼争霸赛中不断改进完善的结果。 台钓的一切手段都是围绕在相同水体时间内钓上更多的鱼这一宗旨而制定的,所以它的每招每式  相似文献   

6.
田雨先生的《“台钓”:竞技与休闲》(见《中国钓鱼》1996第4~10期),将台钓分成了竞技与休闲两个方面,并从这两个不同角度对台湾钓法的应用作了讲解和分析,读了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上下一片学习“台钓”的风潮中,我以个人的学钓心得,结合国情,觉得大陆不但不应盲目全面地推广“台钓”方法,倒是应从舆论导向上反对推广“台钓”。何出此言?请听我说。 “台钓”者,台湾省钓鱼同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手竿悬坠底钓(浮钓)法”、“手竿池塘竞技钓鲫法”,或其它什么叫法。大家较为公认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诱鱼快,上鱼多,不失为池塘竞技比赛的首选钓法。但是这种钓法也有公认的缺点:装备昂贵,操作复杂,适应性差,尤其是不利于自然水域的生态保护。简言之,“台钓”应属休  相似文献   

8.
彦渔夫 《中国钓鱼》2000,(11):14-14
对“台钓”的认识首先是从90年代初的《中国钓鱼》中获得的,但囿于传统钓已根深蒂固,竟使我对“台钓”学而不用,直至近年几次参加省里赛事.被钓鲫项目“逼得紧了”,才学用结合起来。因为边疆地区水库密布,我学“台钓”伊始,就在水库下竿,近两年来也有了些许零星的体会,感到“台钓”在水库中确实有不一般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希连 《钓鱼》2004,(18):18-18
近几年来,“台钓”(悬坠钓)在我国很盛行,很多年轻人都鸟枪换炮,不惜投资武装自己。在垂钓中,尤其扬竿上鱼的一瞬间,真是心旷神怡。有人说,“台钓“是年轻人的“专利“,它需要钓者身体壮、视力好、反应灵敏,而老年人各方面都不适应。我认为“台钓”可以在年轻人中风行,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高尚的休闲享受。今年我60多岁了,不久前却迷上了“台钓”。平时,常和一些老同志外出钓鱼,  相似文献   

10.
“台钓”是目前钓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议论台钓,目的在于了解这种钓鱼方法的全部内涵,学会它的关键技术,评估它的实用价值。在议论时,既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要越说越玄。  相似文献   

11.
说到“台钓”在实际垂钓活动中的应用,毫无疑问,首先想到的就是池钓鲫鱼。 “池塘钓鲫因为是比赛项目,因而要求就是一个字——快。这一点,正是台钓的特长。”著名钓手段全成说。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快”这个字的要求呢?“这得练!勤练、苦练,就像以前的手艺人一样,不下苦功就没有真功夫。”段全成接着说:“大家都知道,台钓的钓具组合非常灵敏,这给快速钓鱼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但把这先天的好条件变成真正的成果,就完全靠勤学苦练了。比如  相似文献   

12.
台钓,经《中国钓鱼》杂志介绍,至今已6年多了。但在各个钓场的垂钓者中,看到使用这一方法的人仍然不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除曾经开展台钓比赛的城市外,一般钓者大都未曾看到正规台钓的整个操作过程,因而对这一钓法并不十分理解。 由于对台钓工具组装一知半解,在运用中并未展示这一钓法高  相似文献   

13.
“台钓”是竞技钓鱼中不断发展完善,具有独特优势的钓鱼术。认真学习研究“台钓”,对发展、提高、创新钓技是极其有益的。 “台钓”中,双钩在水里落底,上下钩以及动态钩三种基本状态。下面分别谈谈具体使用情况。 一、双钩落底法 水中万物非浮即沉。当某种物质的质量在水中与其所受到的浮力相等时,这种物质可悬浮于水中某一深度。杂食性鱼类的主要食物大多沉在水底,也就是  相似文献   

14.
崔亦凡 《垂钓》2005,5(2):12-12
李维新,1954年生,广东省广州市人,一级垂钓大师,从少年时就开始钓鱼。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真正专注钓鱼技法的学习与研究。1989年进入东峻学习班学习“台钓技法”,师从台湾著名钓鱼高手廖心阳、萧春平,是内地第一批东峻钓鱼学习班“台钓技法”的“黄埔毕业生”。经过系统学习和认真的钻研,钓鱼技术突飞猛进,开始在国内钓坛崭露头角。李维新大师擅长搓饵底钓,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7,(5)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1月23日,《中国钓鱼》杂志编辑部里气氛热烈,在京的部分台钓高手聚集在这里,坐而论道,细数台钓的优劣。 多次全国邀请赛冠军、曾6次代表北京参加全国锦标赛的著名钓手王建中首先发言,他追忆了初学台钓的时光。他说:“那时是跟着台湾老师学,当时的叫法是‘悬锤底钓’,后来不知为什么大家都叫起‘台钓’  相似文献   

17.
温和 《钓鱼》2007,(3S):12-13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8.
管察 《垂钓》2002,2(7):25-27
在老鬼钓鱼学校学过的人都说:钟舜尧教练主讲的《悬坠与动态仿真》很有意思。这位曾获得过1998年蚌埠第二届“海狮杯”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个人冠军的钓手从鱼吃什么开始讲起,结合野生鱼类抢食落水昆虫和养殖鱼类定时争饵的特点,以动态饵为目标,将传统逗引术与悬坠长子线的摆幅效果进行比较,得出悬坠钓法的核心技术是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19.
聂超群 《钓鱼》2013,(11):20-21
台钓又称悬坠钓。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过去在野塘钓鱼,习惯用单钩卧底钓的传统钓法。自从参加赣州市台钓俱乐部的活动后学会了台钓,于是我在休闲野钓中巧用台钓,多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3.浮漂使用的变化 浮漂使用上的变化,是指各种不同的对法与钓法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所产生出的不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台钓的精华。根据鱼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饵料,在充分考虑鱼情及所用饵料性能特点的基础上,配合以相应钓法,方可达到台钓的较高境界。 我们前面提到过对漂有对敏和对钝的不同,即是对得高一点或低一点。调整水线后钓鱼时,也有“钓敏”和“钓钝”之分。以对4目为例,钓鱼时漂尾露2目算正常,少于2目即为钓敏,漂尾露得越少便钓得越敏;多于2目时则为“钓钝”,露得越多,钓得越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