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孟凤玲 《文教资料》2008,(28):218-220
本文试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分析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的成长主题,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在出走过程中与他人交往,以及对大自然感悟的理解,展示了一个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的文本细读。从作品中存在的隐喻含义入手,大致理清了文本可能存在的解读途径,并指出作者对主人公命名的寓意,以及对西方小说惯用“俄狄浦斯情结”手法的成功运用,均象征着作者对人类成长经历的一种回顾,引发了当代人对自身成长过程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村上春树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大师,两人都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村上春树坦言受到卡夫卡的启发,在《海边的卡夫卡》这部小说中,村上春树对卡夫卡本人、暴力和孤独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村上春树与卡夫卡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出版于2003年,以两条线索交替行进,叙述了主人公——少年田村卡夫卡和老人中田在不幸的境遇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人生的意义。小说的字里行间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深刻而细腻地揭示了人性之内涵。  相似文献   

5.
针对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一书,从艺术层面上分析村上小说独特的魔幻主义手法,分析了魔幻背后的现实内涵;以小说的现实性为切入点,分析了主人公在现实世界的各种遭遇,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叹息,放弃又从新拾起生命,并分析了其中隐喻的隐喻对人物命运的影响;揭示村上在作品中的魔幻与现实之间,展现作者想要勇敢面对现实,真爱生命的内心诉求。  相似文献   

6.
作为日本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以俄狄浦斯神话为原型,生动地讲述了十五岁少年寻求成长的过程。从神话原型的角度来分析小说,体悟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创作意图,更能发掘出其中隐含的意义,展现作者对自由、孤独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海边的卡夫卡》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是写一个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但是对同一个故事分别由两个视角进行叙述。用这种新颖的叙述视角讲述故事,不仅表现了作者村上春树高超的叙事技巧,而且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翀 《文教资料》2007,(34):174-175
本文试着从比较文学的视野来解读村上春树的新作《海边的卡夫卡》。背负命运诅咒的少年远走他乡,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本文试着从三个角度:《海边的卡夫卡》与作家卡夫卡、"俄狄浦斯情结"及村上的"世界边缘"主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着手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9.
村上春树是蜚名海外的日本作家之一。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说服力的超现实幻境让他的作品闻名遐迩。然而,他最出名的小说还是《海边的卡夫卡》,该作品围绕两个人物展开:为了逃避可怕的父亲强加的恋母情结而离家出走的15岁少年田村卡夫卡以及可以和猫交流的老年“呆子”中田聪。两个人各自展开了自己的旅途,他们从无交集,但他们的命运最终却纠缠在一起。在《海边的卡夫卡》中,  相似文献   

10.
2019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理査德·鲍尔斯的小说《奥菲奥》形式恢弘、话语独特、结构精巧、意义深远。作家通过在叙事情节结构方面对"奥菲奥"神话原型的巧妙运用,让主人公——当代"奥菲奥"——在遭遇卡夫卡式的危难后不断"回头",重新思考自我追寻之历程以及"后9·11"时代个人与社会的生存之路,并对社会变迁、科技发展、人性变异发出了自己的灵魂拷问。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28):14-15
本文以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为例,从语言风格所包含的语音要素、词汇要素出发,对内地的林少华和台湾的赖明珠的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试图寻求平衡二者的翻译策略,为日本文学作品的中文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追风筝的人》这本成长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历程。成长的引路人是成长小说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本文从成长小说角度,对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之路的引路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内涵丰富,审视其中作家关于人物设置的隐喻,死亡意象的书写,以及对待人物记忆的处理方式,可以发现整部小说具有一定的寓言色彩。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作品的复杂层次,挖掘文本世界的奇妙魅力。  相似文献   

14.
安东尼·多尔在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将主人公置身于二战背景下,以维尔纳和玛丽洛尔的成长经历展现战争对人的影响。结合小说内容,对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进行思考,通过分析维尔纳在战争中人性挣扎发展的过程和玛丽洛尔独立人格的发展过程来揭示小说战争和人性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俄狄浦斯因杀父娶母的神谕而被命运抛弃的悲剧,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卡夫卡同样因杀父娶母的诅咒而与命运抗争。自《海边的卡夫卡》问世,两部作品的母题相似性一直广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细读发现,两部作品中除母题嬗变外,还包括俄狄浦斯与卡夫卡的性格、与周边人物的关系、结局、作者或时代的干预几方面不同,并试图通过对这几方面的探讨来分析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深层的不同,以对两部作品进行全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6.
村上春树的新作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刚刚放上日本各大小书店的柜台,就被读者们抢购一空。该书发行仅一个半月,出版商新潮社就不得不五度开机增印。小说在日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58万册,成为各大书店连续几周小说王国里的“国王”。  相似文献   

17.
村上春树是日本文坛为数不多的百万畅销书作家之一。由于不愿与创作纯日本文学作品的日本文坛接近,其小说结构、写作手法以及文体、语言风格明显带有西方文学以及美国当代文学的色彩,经常受到日本主流评论界的抨击,被认为是"非日本"。通过对村上春树的《奇鸟形状录》、《地下》、《约定的场所》、《海边的卡夫卡》及《天黑以后》等作品的梳理,证明村上作为日本的一分子,即使身在异国、师从欧美文学,仍然心系国家与民族,他有他的日本关心。  相似文献   

1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与<海边的卡夫卡>男主人公形象进行对照分析,这两部题材类似的小说在不同时代都能引发阅读热潮不是偶然现象,通过男主人公形象的对照分析,我们能看出它是特定阶段的青少年在人生旅途中所面临的独特的的生存困境在文学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近日,《纽约时报》评选出2005年度十佳图书。《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著这本优雅而睿智的小说讲了两个故事。《关于美》扎迪·史密斯著这是一本兼顾文化和政治学的小说。《预科生》柯蒂斯·西滕费尔德著这本用词平和但极其深刻的小说讲的是一个拿奖学金的女孩到东部去上一所著名的预科学校的故事。《星期六》伊恩·麦克尤恩著这本犀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英国神经外科医生直面残酷暴力的一天。  相似文献   

20.
韦柳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72-74,78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阐述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外在和内在成长历程,分析成长与自身救赎的关系,认为主人公是在成长中学会了救赎、在救赎中实现了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