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月球是人类第一个抵达的外星球,在20世纪,人类已经成功登上月球5次了。未来,人类第一个殖民的外星球仍将是月球,而这个殖民月球的梦想将有可能在21世纪实现。在2015年第66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宏伟的计划,为人类打造一个永久性的"月球村",作为国际太空站退役之后的"继承者"。那么,我们如何将月球村建立起来,到了那里又该如何生存呢?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05,(8):14-17
阿波罗探月计划结束30多年后,美国总统布什在2004年初提出了“太空探索远景计划”——20188年,人类将再次登上月球,并建立月球基地:从2020年开始着手为人类登上火星做准备。今年8月,美国宇航局将正式公布一份以此为基础的太空探索计划,详细描绘出人类重上月球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09,(17):F0002-F0002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梦想。从1969年到1972年,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阿波罗”登月计划只是一个起点,许多宏伟设想还有待实现。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1,(11):64-65
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若是在不久的将来重返月球或是登上火星,飞往月球或者火星的宇航技术或许并不是太大的问题,科学家们认为目前人类要在其他行星或者月球上建立基地的关键问题是电力补给。  相似文献   

5.
尽管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但仍有众多的月球之谜有待科学家深入研究,其中最大的谜题就是月球到底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月球形成了不规则的三轴椭球体形状?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提出要重返月球和到火星探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注意通过呼吸在新的星球上将要吸入的东西。在迈向新世纪的步伐中,太空探险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重返月球、登上火星成为21世纪开发太空的最强音,这次行动将不再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对抗行动,而是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心声。到月球和火星建立人类的殖民地已成为载人航天今后的奋斗目标。美国已经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移民月球的计划,它们设想在月球就地取材,用月球土壤中丰富的铅和铁作为建材,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设立制氧工厂,最终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月球基地。俄罗斯也制定了开…  相似文献   

7.
50年前,科学家们曾经预测,当时鲜为人知的遗传学研究迟早会乌鸡变凤凰,发展成为科研方面硕果累累的领域之一,他们猜对了,克隆动物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他们也曾预言,即使再经过几代人,也不会有人能登上月球.但是到今天,距离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踏出"人类的一小步"已经30多年了.科学家对宇航科学的预测实在太保守了.  相似文献   

8.
好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都想把人类再次送上月球,都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那么,在新一轮的探月征程中,到底是哪个国家能率先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呢?现在好像谁也说不准。但是,科学家和艺术家们已经为未来的月球探索勾勒出美丽的画卷。  相似文献   

9.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踏上月球的宁静海,成为首次登上月球的人类.此后不久,前苏联由于联盟7K—L1飞船故障,彻底放弃了登月计划.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们正在雄心勃勃地设想在月球上建立通往宇宙深处的中转基地,甚至建造人类长期居住的月球城市。然而我们都知道,月球上并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大气层,没有氧气可供人类呼吸。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宇航员不得不穿着笨拙的宇航服,背着硕大的生命维系系统在月球表面跳来跳去。如果能在月球上找到氧气,那么建立月球基地和月球城市的计划就显得可行的多。现在,哈勃天文望远镜让科学家们看到了希望,通过哈勃天文望远镜,科学家们发现在月球的好几个地方都有钛铁矿存在的迹象。钛铁矿在地球上也比较常见,它由钛和氧化铁组成,其中的氧比较容易被分离出…  相似文献   

11.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梦想。从1969年到1972年,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相似文献   

12.
自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载着宇航员首次登上人类梦寐以球的月球以来,太空学家们逐步揭示了月宫的神秘面纱,意欲将它建成可供人类生存的"第八洲".目前,以日、美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逐步解决未来在月球上生活将会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的载人太空探险也将冲出地球轨道,到其他星球上去扎营驻寨。人类已经实现了登陆月球的梦想,下一步将登上火星。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60年代人类上天入海,同时向太空深海发出挑战.到了70年代,宇航员已经成功登上月球,而人类对大洋的深处的了解还远远落后于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15.
林泉 《百科知识》2007,(2S):19-19
凭着现在的科技水平,人们登上月球并非难事,然而要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就很难了,其中难点之一是月球上没有氧气,因此科学家们不断寻找在月球上制造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开发月球计划让人们充满希望,氧气、燃料都可以就地取材,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元素,利用人类的科学技术,很容易提取氧,甚至连水都可以到月球南极的冰层寻找,若月球能够解决人类的供水问题,那么人类搬到月球居住,将指日可待了。就在人类谈论着如何移居月球时,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给人类浇了一场冷雨。通过射电望远镜,科学家们得到了最高分辨率的月球南极图像。在那月球南极附近的阴影里,有一种不寻常的雷达信号,这种信号与水或冰有关。以前的科学家曾认为,月球南极存在厚厚的冰层,可是现在,最高分辨率的月球南极雷达图像表明,在那阳光直射的区…  相似文献   

17.
凭着现在的科技水平,人们登上月球并非难事,然而要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就很难了,其中难点之一是月球上没有氧气,因此科学家们不断寻找在月球上制造氧的方案。最初的设想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月球表土提取氧的方法研究。他们利用  相似文献   

18.
飞出地球去,飞到月球上,这是人类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只能在“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予以寄托。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奔月”之梦已不再难圆。 1969年7月16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升空,在21日首次登上月球,在人类征服月球的征途上迈出了第一步。28年来,世界上先后有40多名宇航员和科学家登上月球勘探和考察,披在月球上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了,于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外太空,人类已经到达了月球,并且在计划着登上火星,但是当科学探索转移到我们脚下的地球内部时,我们仅仅是"抓挠"了地球的"皮肤"而已。科拉半岛的钻孔在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有一个深达1.2万米的钻孔——科拉超深钻孔。它曾经是世界上最深的洞穴,也曾经是俄罗斯科学家们最引以为傲的科研成果,而现在,它被厚重的焊接金属板封盖起来,只剩下一个锈迹斑斑的科研站废弃在地下。它是一个几乎被忘却的"冷战项目"的遗迹,这个"冷战项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一炮打响有绝活2003年9月27日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慧一号”,这也是21世纪人类发射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2005年9月,该月球探测器已在月球北极上发现了一个可以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地方。这里“终年阳光普照,温度适宜”,有望成为一个理想的宜居处所。科学家称,如果在月球上最大的天然坑(内找到地球上存在的岩石,就可以用来在月球上建造建筑物。欧洲航天局科学家们计划在“智慧一号”寿命末期,即2006年9月初用它以2千米/秒的速度去撞击月球表面,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信息。印度不甘示弱要航月印度原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