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正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纷争混乱,中原大地终于迎来的和平统一,中国大地上的人民终于可以修生养息,隋、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进而发展至高峰的时期,隋、唐、宋、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档案收集、保管工作,特别是唐、宋时期将文书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列入封建法典中,在档案的保管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用法律形式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完全,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就隋唐宋时期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档案史是中国档案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曹魏作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它的档案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已有所发展,并为后代所因袭。因此研究曹魏的档案保管制度,是我们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档案制度的前提,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刘秋彤 《兰台世界》2013,(13):133-134
<正>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调整并创立了一整套的封建国家机构及相应的制度体系,由此也以严密的法律形式将文书档案制度固定下来。从秦朝开始,历汉代、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与宋朝,再到元、明、清,中国历代的档案律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最初的创立发展期,逐步发展至成熟与完善,我国档案法律的变迁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缩影。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变革时期,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内强素质,提升档案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外展形  相似文献   

5.
以往人们对中国档案史的研究多集中在周、宋、明、清等朝代,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谱牒档案曾引起人们的重视外,其他领域则较少有人关注。魏晋南北朝档案史是中国档案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曹魏作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它的档案制度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已有所发展,并为后代所因袭。因此,研究曹魏的档案保管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封建社会的户籍档案检查工作是中国档案事业史的一大研究课题,对当前户籍工作的开展有参考价值。本文对户籍(民籍)档案检查的第一个高峰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的户籍档案检查工作的原因、史实进行描述分析,认为其特征突出、意义深远,占据了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以纸张为载体、以手写和印刷技术为记录手段的传统纸质档案、具有使用简单、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稳定性较强、便于阅读和传递等优点,因而自两晋南北朝时期进入“纸质档案”时代起一直占据着我国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主导地位。然而,传统纸质档案的加工离不开纸张,而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掉,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8.
依据居延汉代简牍以及其他古文献记载,针对两汉时期文书档案种类和文书处理进行剖析,指出文书档案呈现出文种繁多和文书处理程序初具规范,对后世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的皇族档案,主要是宗室名籍和根据名籍编撰而成的帝王诸侯世谱、年谱。至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皇族档案的形式和编撰制度出现了新进展:在魏晋南北朝,皇族档案呈现出“谱牒化”和“士族化”倾向;至唐代,皇族谱牒编撰又展现出“制度化”和“多样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据今35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我国当代公认的最早档案,唐朝贞观二十年的《晋书》、《五代史志》等书籍的修撰放在了现代其实就是文书档案的集成.可见,档案是需要长期保存的,做好文书档案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时期形成的档案由于材质不同,对档案的保护要求也不同.文书档案如果保管不当,会缩短寿命,这就需要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要针对文书档案的不同载体,采取先进的、不同的科学技术方法来管理与保护,以延长文书档案的寿命.  相似文献   

11.
以往人们对中国档案史的研究多集中在周、宋、明、清等朝代,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谱牒档案曾引起人们的重视外,其他领域则较少有人关注。魏晋南北朝档案史是中国档案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曹魏作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它的档案制度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已有所发展,并为后代所因袭。因此,研究曹魏的档案保管制度,是我们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档案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的历史变革时期,档案载体也将由传统的“白纸黑字”转变成“电子数字”。档案信息化将成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而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因此,也是目前档案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新的时代背景下,档案工作的变革与发展面临着新局面和新选择.以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为切入点,提出档案工作在管理、法规和信息化三个方向变革的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发展的三条路径,即顶层设计谋全局,法治保障明监督,平台建设促转型.  相似文献   

14.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的历史变革时期,档案载体也将由传统的“白纸黑字”转变成“电子数字”。档案信息化将成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而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因此,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目前档案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如何发展档案中介服务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在我国各地纷纷建立,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服务周到,以崭新的形象,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发展十分迅速。可以预见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在未来的档案事业发展中将引领发展潮流。然而当前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尚出于发展时期,仍不成熟,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果处理不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档案,意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我国是一个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历史记录之一的档案,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的发展历史也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档案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前进的证据,中国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档案的发展史,下面,笔者对有史以来直至先秦时期的档案发展做出简述。一、原始社会时期的档案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字的产生是档案形成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兴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谱牒是以家族发展为背景、记录氏族世系发展的图册,起源于夏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存的谱牒著作,连同已亡佚的计算在内,共有50余部,近1300卷。  相似文献   

18.
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量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时期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国档案界对每一个鉴定工作时期形势、任务的现实思考,也反映出各个时期对鉴定标准的掌握尺度.因而,对它们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够看出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档案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开放取代了封闭,档案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人们对档案事业与档案工作的认识与理解日益深化,“社会公共档案”的大档案理念逐渐取代了“党政文书档案”的狭隘理念。因此,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建设,不应仅局限于党政文书档案的范围,而应是对全社会档案进行的全方位的征集与保管,  相似文献   

20.
在档案发展史上,档案载体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即纸张的出现和新型档案载体的出现,档案载体的变革,对档案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不同的档案载体对档案保护技术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