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历代备受尊崇却又束之高阁的佛教大藏经,明末高僧智旭潜心阅读二十余年,并在分类、编排、解题方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编成独具特色的解题目录《阅藏知津》,在佛教界和目录学界瀛得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
吴圣波 《图书馆论坛》1995,(4):13-15,72
提要又称解题、叙录等,是对文献内容特点所作的说明,是揭示文献内容的一种基本方法。解题在我国渊源较早,它伴随着目录的产生而产生。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目录学家刘向等在整理图书和编制书目工作中,就开创了我国目录学上叙录体的提要先例,给所校每部书都写有叙录,“叙录之体,源于书叙,刘向所作书录,体制略如列传,与司马迁、杨雄自叙大抵相同。”[1]我国古代将目录是否具有解题及解题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部目录质量的标志之一,正如余嘉锡所言:“凡目录不著解题但记书名者,固薄其浑漫,视为无足重轻。”[2]书目提要已成为我…  相似文献   

3.
陈方 《图书馆论坛》1999,(2):88-89,87
本文评述了我国解题目录的各种体例,以及各种特点,昭示其对当今提要目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学军 《图书馆学刊》2007,29(5):123-125
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与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是我国著名的私家藏书目录,"同为目录之冠","著录家之首"。主要从著述数量、分类体系、编制体例、解题内容、特殊贡献来分析它们的异同及不足。  相似文献   

5.
现代解题书目可分为总录和举要两大类,目前已形成目录、辞典、专科史料学与文献学三大系列。书目解题,尤其是繁式解题凝结了专家学者甄别解读图书的深厚学术功力,对大学生的专业阅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典目录的体制,按其形式来划分,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部类之下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的书目:二是有类序而无解题的书目;三是只著录书名、撰者及卷帙而无类序和解题的书目。目录体制的三分法,在学术界没有什么争议。只是余嘉锡先生的《目录学发微》,论目录的体制,序为四种,其四为“版本序跋”。而不知这种体制是前一种“小序”派生的一种形式,抑或是与前三种并列的形式,余先生没有加以说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角度分析,中国古籍目录体系是一个条理性与混沌性相结合的矛盾统一体。其类目体系、类序和解题展示了我国古代特有的学术思想;同时,古籍目录具有明显的学科混沌特征,这源于中国古代学术的综合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小知识     
匠体 :专业书工所写的印刷字体。特点是字形方板 ,笔画横轻竖重。按其风格又分两种 :一是宋版中有些整齐方正的字形 ,虽然不同于楷体 ,但仍带有楷书风范 ,版本学家称之为宋匠体。其字形略似现代的仿宋体 ;另一种是明代中叶以后 ,专业书工别创的一种简易的匡廓字样 ,横细直粗 ,整齐划一。因刻写省工省力 ,一时颇为流行 ,称为宋体。其实并非真正的宋体 ,版本学家称之为明匠体 ,俗称明体或明朝字。其字形近似现代的老宋体解题目录 :目录的一种。对所收书籍每书下均撰有提要或解题的目录。古代解题目录有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 3种。叙录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天禄琳琅书目》作为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版本解题目录,深深影响着清代中叶以后公私藏书目录的走向.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的问世,方便了学界对它的研究和利用,然此本在文字、标点、断句上仍未尽善,今略加校正.  相似文献   

10.
田艳艳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6):161-162,168
晁公武是宋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他的《郡斋读书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以此,通过揭示《郡斋读书志》的目录分类体系、著录方法,说明了《郡斋读书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彰显了晁公武的目录学成就。  相似文献   

11.
"泛释无义"是郑樵在目录编制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给书籍作解题时,一定要准确地抓住该书的特点及内在规定性,而解题的有无,则必须视实际需要而定。郑樵把这一认识贯彻实施到自己的《通志·艺文略》中,因而其中著录的绝大部分书籍都没有解题。但《艺文略》的失误并不在无解题,而在其不实。  相似文献   

12.
传录体辩     
我国古代目录学者经过对前人的目录工作实践经验,学术思想的不断总结和继承,加之自己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发展,使中国古典目录学日臻完善,终于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目录学知识体系。在文献内容的揭示方面,古代目录学者创造了解题之法。我国古代目录学传统思想历来对书目之解题极为重视,将其作为评判书目编撰质量优劣、学术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对于古代解题,近现代的目录学专家和目录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已公认其共有三种体例,即: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对这三种体例的概念、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对叙录体和辑录体已有了较明确的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收录比较丰富,共著录书1496部,除去重见者为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南宋以前我国古代的各类著作,尤以收罗唐、宋(北宋和南宋初)时的书籍更为完备。可补《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之阙。更有不少书籍在今天已残阙,甚至亡佚,因而就显得有较大的史籍参考价值。《郡斋读书志》以其著录丰富,解题完备翔实,不但开私家目录优良传统之先,而且为后世目录学家所推崇仿效。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就是仿《读书志》而作,同时称该书“其所发明,有  相似文献   

14.
辑录体作为解题目录的一种方式,由马端临首次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中确立。文章从辑录体确立的背景出发,阐述了辑录体的确立及其目录学价值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目录”、“书目”二者的异同表现在哪里?首先,“目录”与“书目”有着不可分割的“近亲血缘”关系。将“目录”二字结合成一个文献的名词,至迟始于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的时候。《文选》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注》:引《七略》说:“《尚书》有青丝编目录。”可见在刘向之前已有一书的目录了。《汉书叙传》载,“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爱著目录,略序洪烈。”东汉的班固已把刘向“辄条篇目,撮其旨意”的文章叫做“目录”了。刘向首开叙录体裁记录图书(即“解题”),这是我国目录学史中的优良传统之一。“目录”一词往往还  相似文献   

16.
张炎 《晋图学刊》2010,(2):70-73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文献解题目录。是书于兵乱之时成于众手,难免出现疏漏、讹误之处。本文即是针对其中著录的五百余条词籍提要的订正。  相似文献   

17.
孙猛 《中国索引》2006,4(2):19-22
宋代晁公武的《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以下简称《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在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谢国桢文献学活动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专类及专题解题目录辑纂、丛书整理、专题史料汇辑、纂写解题、文献整理利用、善本及史料丛书整理出版以及地方文献整理等7个方面简要介绍谢国桢在文献学领域的主要成就,并通过介绍与其学术成就密切相关的两次访书活动,指出谢国桢取得上述成就的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是宋代流传至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提要式目录,现行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点校本.存在诸多讹误疏漏之处,现将本人所勘正诸条,撰成此文.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它总结了我国古代书目分类的方法和经验,建立了系统的图书分类体例。为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本文试从乾隆“圣谕”分析入手,对《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体例的特点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