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自秦汉以降,深受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在由"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向农耕放牧相结合的农牧定居生活转变的过程中,充分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选官选举等制度建设上接收汉族职官选任与考核的相关内容,同时结合北方各民族政权建设的具体特点和历史与社会的习俗传承,对中国古代科举文化在北方各地的推广与施行均作出了程度不等的贡献,这对于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汉化进程与各民族的融合无疑起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这一进程从魏晋时期便已开始,尤其经历了辽、金、元、清四个少数民族政治统治时期,使中国科举文化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与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由此对北方诸民族社会民俗文化与民俗心理的流变,在社会文化层面给予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游牧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游牧生产生活是建立在与自然环境之间共生共处的关系基础之上的,是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再生产模式。而游牧民族在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有许多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智慧,对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启示。而这些可供现代人类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在游牧民族的语言中也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体现在反映游牧文化的词汇数量大、使用频率高、语义内涵极为独特,常用的畜牧业词语中牲畜名称极其繁杂和丰富,对各种文化事项的命名中常冠以各种生物的名称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秋冬行刑”最早起源于周代,到汉代正式制度化,魏晋至隋唐时期,增设“禁杀日”,最后在明清时期,衍生出“朝审”“秋审”等会审制度。它因“天道天罚”而萌芽,借“农耕文化”而发展,遇“游牧文化”而中断,至现代法治而寿终正寝。其历史轨迹:由周而兴,于秦而亡;顺汉而复兴,至元而中断;接于明,终于清。在秦朝、元朝发生中断,而后迅速被接续起来,历史进程表现得迂回曲折,这说明尽管中国古代法制发展随“游牧民族”入侵而偶有断裂,但都会围绕着“农业社会”这一本质经济形式而做“回归”。“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博弈,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封闭式发展的内在历史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受传统观念和历史资料的局限,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赞美农耕民族与农耕文化,甚至把游牧文明作为农耕文明的对立面加以看待,从而导致总体上对游牧民族与游牧文化的研究重视不够,评价较低的局面。王绍东教授的专著《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力图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站在民族平等、文明各有所长的角度研究问题,对战国秦汉时期游牧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游牧文化的人文精神、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  相似文献   

5.
李娟是跋涉在游牧文明中的汉族作家,她用充满灵性的文字书写新疆牧区阿勒泰山区的点滴物事,记录了在中国境内即将消逝的游牧民族在一年四季到处迁徙的生存图景。其作品既是哈萨克民族特色的笔墨见证,也体现了作家作为游牧文明之外的个体的文化身份特征。她的笔触自然,幽默,充满了一种生存的自足感和对生活的感恩。  相似文献   

6.
游牧文化的经济形态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条件而做出的适应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是依据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之上的生态文化选择。与采集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和工商文化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不同,游牧文化的产生基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草原生态系统,游牧民族深谙其游牧文化独特的"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肉体来自青草"的生活方式。游牧文化因其在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整体性,而彰显其厚重的生态文明意蕴和深层的生态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类学家托马斯·巴菲尔德在《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一书中,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将历史主体性给了游牧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游牧民族"内部、外部边界战略"模式,游牧民族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从外部边界战略转向内部边界战略,再复归外部边界战略,形成一个战略周期。不管游牧民族选择实施内部还是外部边界战略,都有其自身和中原王朝两方面的原因,为我们重新认识北部边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工艺文化,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诞生,创造了游牧式的文化内涵,成为草原文化的核心所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工艺文化为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区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征,诸民族先后继承与创新,对现今草原民族的工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工艺文化的内涵都失去了原有的性质,甚至处于消失和濒危的状态,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来抢救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案人本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秦秋初年立国。纵观秦人发展历程,游牧传统在其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之所以如此,除了游牧民族自身固有的特征外,更重要的是,秦人能在其游牧民族文化基础上,对先进的但已腐朽的周文化以及更加先进的但弊端甚多的关东文化进行深刻改造和吸收,创造出更高的文化层次,从而在历史的舞台上显示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游牧业不仅是一种经济形式,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对7-8世纪中亚和东欧草原游牧民族社会发展历史的综合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游牧民族社会发展具有共同规律:从没有土地和定居点的全游牧,到有相对固定营地和道路的半游牧,再到农耕与定居并行发展的半游牧,于是,具有统一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统一的政权机构和正规军队以及统一文化的草原国家出现了。我们认为那些更早或更晚的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一般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发展过程,并具有类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元前200年左右匈奴冒顿单于首次统一大漠游牧区、公元前100年左右汉武帝首次统一农耕区到1820年"中国"疆域最终底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若干个汗朝,它们或与中原王朝遥遥相对,或进入中原立国,或一统天下,既开创了古代中国长达一千数百年南北朝格局,亦肇始统一大漠与泛农耕地带或一统整个中国陆疆的伟业。"大漠游牧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孝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认为是道德修养的基点,无论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古代,中原的孝文化就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以各种形式传播到周边少数民族,并被涵化成为其文化的有机部分,在本民族中产生着一种"文化力"的作用。《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赛特阿育〉研究》一书在这个方面视角独特,向学界展示了以董永传说为载体的孝文化,以及在历史上彝区的传播情形。  相似文献   

13.
乳奶及乳制品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汉代以后逐渐传入中原,其间经历了一个由北而南、自上而下、由贵族而大众的过程。至宋代,由于长时期的民族融合及饮食文化交流,使乳奶及乳制品深入千家万户,无论贵贱贫富都可食用。宋代各种动物乳奶除用作饮料外,更多的是用于各种食品的制作,各种乳制品都受到宋人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14.
自有明确献记载以来,东胡、林胡、楼烦、匈奴等游牧民族活动于包括内蒙古在内的我国北方地区,燕、赵、秦等国通过战争迫使游牧民族北迁或将其打败,中原诸国进入今内蒙古,筑长城,置郡,对内蒙古部分地区实行管辖。战国时期,古代不同明不同民族在内蒙古碰撞外汇,历史上的内蒙古地区一直是游牧明和农业明交互影响、彼此吸收、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5.
地处河湟一带的化隆,处于隋帝国的边缘,即中原政权与非汉民族政权的争夺对峙地带。《刘君墓志》是反映隋朝对青海化隆经营的一方墓志资料。本文对墓志涉及的刘政家世、仕途经历、归葬等文化现象进行考察,从个案的角度反映了隋朝中央政府对河湟地区治理的情况,以及中原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带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陕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处于封闭状态,与外界交流很少,所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方言.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方言蕴含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在陕北方言中,有许多词语都与丧葬有关,这些词语反映出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陕北丧葬文化.庄严的丧葬礼仪程序表现出了陕北人浓厚的孝亲思想,也体现了陕北人死者永生与灵魂不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7.
吉林话属于北方方言区。吉林方言有许多熟语,这些现成的语言单位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流传,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习俗,以及中原文化的融入。尤其是其中的惯用语更为重要,内涵深刻,转义丰富,值得关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