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道藏》的来源,释名、历史流传版本,现馆藏版本及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道藏》是道教的经籍汇编起来的一部大型丛书,类似于佛教的《大藏经》。文章主要介绍了汇编《道藏》的分类方法一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及其产生的历史由来,分析了这种分类法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道教的大型丛书-《道藏》的源流,对《道藏》的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编目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指出了它的文献学价值和目录学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明代是中国古代道教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期。讨论了正、续《道藏》的编纂与大规模颁赐,明代道教藏书的状况及其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华道藏》的编纂是继明代《道藏》之后,近五百年来中国首次对道教经书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重修,为学界提供了一个阅读方便的权威版本。然因时间仓促,书出众手,在文字校勘、标点断句方面亦有个别可补充之处。今选取20例,略加考证,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中国编辑》很有创意,他们让我谈一谈“比生命更长的书”。对于一个爱书人而言,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只是涉猎面宽泛了一些。面对自己的书架,《辞源》、《辞海》、《说文》最让我依恋;淡绿色的中华版《二十四史》最让我敬重;低价购得的《道藏》最让我骄傲;宋刻版《算经十书》最让我喜爱;还有《柏拉图全集》、《胡适全集》、《傅雷全集》、《朱白清全集》、  相似文献   

7.
《元道藏》的编纂与刊刻是一件盛事,在《道藏》编纂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过程与全真道派密不可分。道观是《元道藏》的主要庋藏地。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对《道藏》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藏》内容包罗万象 ,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庞杂文化体系。图书馆应重视对《道藏》的开发利用 ,以方便人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墨子》的流传与墨家学说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汉代中期以后,墨学由“天下显学”沦为民间私学,《墨子》流传即趋于式微。从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看,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的先秦竹书本《墨子》71篇,是后世历代刊行的《墨子》的最古祖本,然已非完本。其后重要的《墨子》版本有:西汉卷书本、魏晋分章本、隋唐写本、宋刊本、明《道藏》本、明嘉靖本、清经训堂本和《墨子间诂》本。明代以前各重要版本绝大多数已亡佚不传;明《道藏》本及以下各重要版本多保存完好。集众家之长的孙诒让《墨子间诂》本则是《墨子》版本中最好的版本。  相似文献   

10.
正、续《道藏》分别刊于正统十年、万历三十五年,现在所见到的正统、嘉靖、万历三种年号混用的藏经,乃为正统后所重印,年号亦为当时之纪念.  相似文献   

11.
对《道藏》各古文献中有关论道的字句段落进行了收集,并对收集的文摘中的道的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以上诸经对“道”虽然在文字描写和表述上不同的,但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字来描述同一样东西,因而我们在理解“道”的含义时,不能断章取义,背离古人的原义,片面地、孤立地、部分地来看待和理解“道”的真义,而应从总体上、整体上来把握它。  相似文献   

12.
<道藏>内容包罗万象,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庞杂文化体系.图书馆应重视对<道藏>的开发利用,以方便人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最近翻阅有关国了监刻书的论著,发现对元国子监刻小字本《伤寒论》的两种不同说法。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版本编中说:“元代中央机关掌管刻书的有兴文署和艺文监。国子监刻书不多,《书林清话》卷四《元监署各路书院医院刻书》仅提到元裙三年(1088)刻小字本《伤寒论》十卷。”(齐鲁书社1991年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道藏>的来源,释名、历史流传版本,现馆藏版本及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潮,清代初期一个文学家兼编辑家、出版家.他从迁移扬州到晚年,对图书编刻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编刻了《虞初新志》、《昭代丛书》、《檀几丛书》等,总共编刻图书几十种.他把毕生的精力主要放在图书编刻事业,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编辑思想.本文以《昭代丛书》、《檀几丛书》、《虞初新志》等主要编纂著作为例,对张潮的编辑思想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龟龙馆贴》是明末清初河南著名书法家王铎的一部重要书法作品刻贴。本文从《明史》、《清史列传》等历史文献资料出发,考证了《龟龙馆贴》 所收录的作品、传刻情况及其文献、艺术价值,填补了学术界对王铎书法研究的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陕西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碛砂藏》的来历、刻书特点、文献价值及其艺术魅力,并介绍了康有为与《碛砂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杭州书志中,以《临安三志》最古,《乾道志》、《淳祜志》宋刻已佚,唯《成淳志》宋刻犹在,极其珍贵。然此书海源阁藏本自遭劫后却历经磨难,其间分分合合,扑朔迷离,疑窦丛生。本文谨就所搜材料及知见版本对海源阁藏本的散佚进行梳理考证,以拨开迷雾,溯明源流。  相似文献   

19.
孙微 《图书馆杂志》2007,26(3):74-76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与钱谦益《钱注杜诗》共为清代杜诗注本的奠基之作,对清代杜诗学影响深远。然其书的最初刊刻时间一直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辨析指出,以往学者以顾炎武《日知录》的初刻时间来判定《杜工部诗集辑注》的初刻时间是不可靠的,该本最早的刊刻时间应是康熙九年。  相似文献   

20.
有关道家和道教经典的诠释汇集成了《道藏》、《续道藏》等诠释文献体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对于其中的诠释文献进行原创性研究,认识其内容与意义,是我们理解和吸取传统思想精华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也是目前学术思想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拟在对《老子》诠释文献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文化价值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