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平面几何中,求证线段等式a·b=c·d±e·f一类命题,是比较繁难的问题之一。本刊84年第1期发表的《“a·b=c·d±e·f”型命题的一种证明方法》。介绍了这类命题的几何证法,本文谈谈这类命题的三角证法。这类几何命题,可用正弦定理证明,也可用余弦定理证明。设a、b、c、d、e、f都是已知图形中的线段,用正弦定理证明a·b=c·d±e·f,其方法是: 第一步,利用正弦定理,考察已知图形中有关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写出c·c±e·f/a·b的三角表达式; 第二步,根据已知条件,将这个三角表达式化简,证明它的值等于1。例1 在△ABC中(图1),已知∠A=2∠B, 求证BC~2=AC~2 AB·AC。证明设∠B=θ,则∠A=2θ,∠C=180°-3θ。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相似文献   

2.
一、应用正弦定理判定【例1】已知在△ABC中,sin2A+sin2B=sin2C,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由正弦定理sinA=2aR,sinB=2bR,sinC=2cR,代入sin2A+sin2B=sin2C中,得4aR22+4bR22=4cR22,∴a2+b2=c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二、应用余弦定理判定【例2】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且a·cosA=b·cosB.判定△ABC的形状.解:α·cosA=b·cosB,由余弦定理得α·b2+2cb2c-a2=b·a2+2ca2c-b2,化简整理得(a2-b2)(c2-a2-b2)=0,∵a≠b,∴a2+b2=c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三、应用根的判别式判定【例3】若a、b、c为△ABC的…  相似文献   

3.
解斜三角形     
☆基础篇诊断检测一、选择题1.在△ABC中,B=60°,b=76,a=14,则角A的值是()(A)75°.(B)45°.(C)135°或45°(D)30°2.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5∶7,则其最大角为()(A)π2.(B)2π3.(C)3π4.(D)5π6.3.在△ABC中,∠A、∠B、∠C的对边依次为a,b,c,若cosAcosB=ba,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1.若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2.在△ABC中,已知角A,B,C成等差数列,且边b=2,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R=.3.在△ABC中,S△=a2+b2-c243,则角C=.4.已知锐角三角…  相似文献   

4.
5.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教材细解1.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R为△ABC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asinA=sibnB=sincC=2R.(2)正弦定理的证明:①向量法:先选定与其中  相似文献   

5.
董蔚 《时代数学学习》2005,(4):27-32,50
[知识要点]1 在Rt△ABC 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那么(1)三边之间的关系: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 A=   ,cos A=   ,tan A=   ;(4) 面积S=     或S=12ch(h是斜边上的高) 2 解直角三角形的四种类型: (∠C=90°)(1) 已知两直角边a、b,则c=  ,tanB=  ,∠A=   (2) 已知一直角边和一锐角(a,∠B),则∠A=   , b=   ,c=     (3) 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c, a),则 b=   ,sin A=   ,∠B=      (4) 已知斜边和一锐角( c,∠A),则∠B=   , b…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要点1.斜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角之间的关系,过之间的关系,边角之间的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2.三角形面积公式.3.斜三角形的解法及其应用.二、解题指导例1(1)在△ABC中,,求的度数.(2)在△ABC中,C=2,求b及S△说明解三角形的关键是正确选用正、余弦定理.若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或已知三边,求其它的边和角时,一般选用来弦定理;若已知两角一边,应选用正弦定理;若已知两边一对角,应选用余弦定理,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例2(1)在△ABC中,已知,解这个三角形,(2)在△ABC中,已知。,求BC边上…  相似文献   

7.
<正>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在高中的学习中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只要可以正确使用正余弦公式,灵活转化角与角的关系,边与角的关系将公式熟练掌握,解这类问题就应该不会有特别大的失误。例题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 C+(1/2)c=b。(1)求A的大小。(2)若a=1,求△ABC的周长L的范围。解:(1)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由已知,先将原式acos C+(1/2)c=b利用正弦定  相似文献   

8.
解决中学代数和几何中的一些计算问题,常常遇到解斜三角形,而解斜三角形一般是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通过解斜三角形,我们还可以从数量上进一步了解三角形中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更深入地认识三角形。我们知道,如果△ABC的三边分别是a、b、c,那么“三定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180°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2)已知两边和任意一角。利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2)已知…  相似文献   

9.
<正>正、余弦定理是学习有关三角知识的继续和发展,它深入揭示了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将其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例析如下,望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该思想,从而灵活掌握相关技巧.一、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例1在△ABC中,a+c=2b,A-C=π/3,求sin B的值.思路本题由正弦定理出发,将边化为角,再结合三角恒等变换来解决.解∵a+c=2b,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都熟知,在△ABC中,A、B、C为三个内角,a,b,c为三边,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则有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正弦定理它是揭示三角形的边、角及外接圆半径之间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定理.灵活运用正弦定理解几何题,往往可以避免因添设辅助线所带来的困难,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能使证明思路清晰,解法简捷明快.  相似文献   

11.
引例(2011年全国卷Ⅱ理科第17题)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C=90°,a+c=槡2b,求C的值.分析一从a+c=槡2b突破,利用正弦定理把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即sinA+sinC=槡2sinB①,然后再结合A-C=90°,  相似文献   

12.
定理设△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则b~2=a~2+ac的充要条件是∠B=2∠A. 这是一道脍炙人口的名题,通常被人们视为平几中一题多解的典范,而往往忽视了它的潜在功能.本文就其应用介绍如下: 一、解三角形例1 若△ABC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最大角∠B是最小角∠A的两倍,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第10届IMO试题) 解:设AB=X,则AC=I十1,M=I—l,由定理得 (。+1)2一k-])’+k-1),化简整理得X’-SX一0, ∴\X=0(舍去)或X一5.故 AB=5.M=4,AC=6. 例2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角A、B、C的大小成等比数列且b~2-a~2=ac,则  相似文献   

13.
勾股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国外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它主要揭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度量关系,其主要内容是:在△ABC中,若∠C=90°,则a2+b2=c2;反之,若a2+b2=c2,则∠C=90°.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 ,在△ ABC中 ,A,B,C为三个内角 ,a,b,c为对应三边 ,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 ,则有正弦定理  asin A=bsin B=csin C=2 R.正弦定理是揭示三角形的边、角及外接圆半径之间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定理 .灵活运用正弦定理解几何题 ,往往可以避免因添设辅助线所带来的困难 ,而且在许多情况下 ,能使证明思路自然 ,解法简捷明快 .使用正弦定理 ,应注意它的变形 :(1) ab=sin Asin B,bc=sin Bsin C,ca=sin Csin A.这表明 ,通过正弦定理 ,可实现边长之比与角的正弦之比的相互转化 ,从而将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用三角知识来解决 ,或者是将…  相似文献   

15.
朱保仓 《高中生》2012,(18):20-21
易错点一:不能适时地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边与角的有效互换而出错例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2-c2=2b,且sinAcosC=3cosAsinC,求b.难度系数0.60错解不少学生反映该题不知从何入手.学生对已知条件a2-c2=2b的左侧是二次、右侧是一次,总感觉用余弦定理不好处理,而对已知条件sinAcosC=  相似文献   

16.
在三角形中刻画边角关系最重要的定理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但在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三角形中角的正切问题.为此我们向读者介绍下面的一个正切公式:定理设非直角△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为a、b、c,S为其面积,则有:tanA=b2+4c2S-a2;tanB=a2+4cS2-b2;tanC=a2+4bS2-c2.证明由余弦定理cosA=b2+2cb2c-a2及面积公式S=12bcsinA得:tanA=csionsAA=b22+bccsi2n-Aa2=b2+4c2S-a2.同理可证其它两式.这个公式刻画了三角形(非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正切值与其面积、三边的关系.在解有关三角形正切问题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2005年天津卷理17题)在△ABC中,∠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设a、b、c满足条件b2+c2-bc=a2和bc=21+3,求∠A和tanB.解由余弦定理得:cosA=b2+2cb2c-a2=bc2bc=21.故∠A=3π.由正切公式得:tanB=a2+4cS2-b2=4×21bcsin3πa2+c2-b2=2c23-bcbc=2c3-bb=2.bc3-1=3...  相似文献   

17.
刘显伟 《新高考》2011,(11):41-43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我们解三角形的两个有力工具.但在利用这两个定理解题时,若审题不清或考虑不周,就会出现一些错误.一、不熟三角变换例1在△ABC中,若tanAtanB=a2b2,试判断△ABC的形状.错解尝试将边转化为角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提出题已知△ABC中,3(1/2)tanA·tanB-tanA-tanB=3(1/2).(1)求∠C的大小;(2)设角A,B,C的对边依次为a,b,c,若c=2且△ABC是锐角三角形,求a2+b2的取值范围.解(1)C=π/3(略).(2)学生解1:由余弦定理得a2+b2-ab=4.  相似文献   

19.
文(1)给出了如下命题1. 命题1 已知a、b、c分别为△ABC中∠A、∠B、∠C的对边,G是△ABC的重心,a·GA+b·GB+c·GC=0,则△ABC为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20.
文[1]提出并证明了三角重心的一个向量性质. 命题,已知a、b、c、分别为△ABC中解A、B、C的对边,G为△ABC重心,且a·GA+b·GB+c·GC=0,则△ABC为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