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图书究竟应该如何定价,这是书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图书定价与书业企业盈利的关系,探讨了图书定价的多种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图书定价失范的表现 在我国出版业不断取得繁荣的同时,图书定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失范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图书价格迅速增长,图书折扣越打越低.下面以1988年至1999年我国图书出版的相关指标来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胡明 《编辑之友》1995,(3):64-64
图书成本和定价的估算公式胡明[济南]目前,图书出版的商业性越来越强,印刷成本、图书定价,这些传统上属于编务人员考虑的问题,日益渗入到编辑的思维空间。但目前专业的图书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复杂,不便于编辑在工作中随时估算。现将其写成数学公式的形式,以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图书的现有定价模式及弊端目前,出版行业普遍采用的图书定价方法,是成本导向定价法。在图书定价的基本方法中,无论是印张定价法、成本定价法和利润率定价法,还是其他的差异定价法、心理定价法和动态定价法等,都是  相似文献   

5.
图书定价的内在机理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皓 《现代出版》2004,(1):36-38
图书定价是出版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在看似寻常、司空见惯的表象背后,定价问题大有值得认真考量的必要。本的目的在于通过剖析图书定价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比较各种定价方法的利弊得失,在此基础上提供几种实用的定价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市场因素之一.图书作为商品,是以交换的方式到达读者手中的,图书定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读者对图书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到图书的市场发行量,影响着出版社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计划价格理论,重思1956年图书印张定价制度,揭示这一图书定价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形成机制,阐明其科学性、合理性,以期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准确地解读历史.  相似文献   

8.
图书定价方法比较 我国比较流行的图书定价的方法主要是按印张定价、按成本定价.其中,按印张定价是我国大部分出版社长期以来沿袭的传统定价方法,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尤其便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管理.目前,除中小学课本要受物价部门批准外,出版社对一般图书普遍采用按成本定价法,此方法以图书的单位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收益来确定图书定价.  相似文献   

9.
根据经济学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价格增加必然导致需求量的减少,高价商品不一定能获得高额利润。商品价格的确定必须考虑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也就是需求弹性的影响。当前,社会中存在着图书定价过高、图书定价不合理的争论,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0.
图书的价格是图书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影响图书市场需求和读者购买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与图书销售、出版利润以及市场竞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出版社应当以自己的总体战略目标为基准,充分考虑具体产品的营销策略,确定恰当的定价目标,结合成本,费用和目标利润等因素,运用科学的定价方法和灵活的定价策略,为每一种图书制定出最合理的价格。  相似文献   

11.
张青 《出版参考》2009,(14):41-41,34
图书定价方法比较 我国比较流行的图书定价的方法主要是按印张定价、按成本定价。其中,按印张定价是我国大部分出版社长期以来沿袭的传统定价方法,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尤其便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管理。目前,除中小学课本要受物价部门批准外,出版社对一般图书普遍采用按成本定价法,此方法以图书的单位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收益来确定图书定价。其公式为:单位图书商品价格=单位图书商品成本(1+利润率)。此外,出版社流行的另一种定价方法是目标收益定价法,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图书商品价格:(总成本+目标收益额)/预期销量。目标收益定价法要求我们对于发行量有精确的估计,这有赖于编辑的实际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2.
陈昕 《出版科学》2011,19(1):14-21
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图书商品的属性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价格形成的内在机制,指出图书商品具有低价格弹性、高收入弹性和正外部性等经济属性;在分析图书市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定价模型对图书定价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图书市场存在一定的垄断性,三级价格歧视和跨期价格递减是图书市场的基本定价机制,图书市场容易出现生产过剩;还论述了欧美国家的图书定价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图书的定价问题与出版社的经营活动休戚相关。一般图书的定价以前一直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自1993年下半年起,国家物价局、新闻出版署关于改革书刊价格管理的通知下发后,开始由各出版社根据书籍的实际成本、发行折扣、管理费用、印数多少等因素,自行定价,但主管部门仍实行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4.
徐来 《出版广角》2016,(12):24-26
本文依据中国版本图书馆有关数据库,统计分析2005—2015年我国纸质图书定价水平及变化趋势,得出"单册新书定价呈逐年上涨态势""精装书平均定价超过平装书5倍""不同类型新书平均定价存在差异""新书价格指数略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购书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跌势明显"等结论,并提出"图书定价立法,试行统一定价""遵循需求价格弹性规律,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根据不同社群需求,谋划图书消费增量"等思路,以期推进图书定价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依据出版社获取图书利润来源的不同,从整体上讲,可以把图书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图书是,不管其定价怎样,出版社从该图书中获得的利润是固定的,即相当于书号资源费,对于这类图书,出版社一般尽量少做,因为利润率不高;另一类图书是,不同的定价,会带来不一样的销售业绩,进而对出版社产生不同的利润效果,这类图书是出版社利润增长的动力源泉。因此,对不同的图书实施不同的定价策略,对出版社的利润增长以至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显得极为重要。出版社传统的定价模式是按照生产—发行的流程,根据图书的制作成本,包括作者的稿酬(字数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3月5日专版对英国、瑞典废除百余年的图书定价制度后引发图书零售业的稳步繁荣、销售渠道的成长进行了讨论,读后很受启发。笔者多年来对我国图书的价格问题跟踪观察,读了以上报道,遂将对图书价格问题的看法草成此文,并公诸同好,以就教上方家。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图书定价制度。尽管多  相似文献   

17.
图书价格关乎出版产业链的运转和利益协调。日本关于图书定价的转售价格维持制度规定出版社制定图书价格,经销商和书店需采取统一价格进行售卖,有效避免了日本图书价格的恶性竞争。该制度存续的运行逻辑包括图书作为商品的独特性、图书流通构造的经济性以及图书传承与保护文化的文化性等。我国图书价格立法应明确图书在文化层面的特殊属性,保障图书流通链条中多方主体的利益,坚持可持续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京东网上商城以4折低价倾销少儿图书,还扬言仍有10%的利润。这是一种极其恶意的误导,让社会和广大读者误以为现时图书定价过高,出版社是暴利企业。实际上我国目前图书定价并不高。我国目前虽然实行了自由定价体系,但中国图书定价仍然是合理的,是偏低的。大陆的图书定价只是港台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简要分析大众类、教育类和专业类图书市场各自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特点及其定价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众类与专业类图书的定价进行实证探讨,并对比国外这两类图书的定价,提出我国的图书定价存在明显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国图书统一定价制度源于其一直倡导的"文化例外"理论,认为图书不是普通商品,不能完全遵循市场自由定价机制.该制度由1981年8月10日颁布的"朗格法"确立.该法律自实施至今在稳定书价、繁荣图书市场、振兴图书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市场逐渐兴起,法国依然坚持图书统一定价制度,并于2011年颁布"电子书统一定价法",将图书统一定价制度延伸至电子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