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学年开始的第一节课,我向学生讲述如何学习社会课,告诉他们课前浏览课文,带着问题进课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聊天、观看新闻、上网等方式关注社会,有目的的了解社会知识,课上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同时把自己知道的与他人共享。为了把学习要求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行动,我谈到了诚信。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一个人成就学业、事业的根基,诚信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要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就要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让学生认识诚信、学会诚信,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做一个会生活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有一颗纯真美好的心灵,做一个有爱心、有尊严的人;使他们看清前方的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父亲傻不傻     
父亲真傻!六年前,我第一次给学生讲《中彩那天》。文章讲述了"父亲"诚信地将中彩得来的奔驰车还给库伯的感人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当我上完课满意地离开教室时,却隐隐约约听到一个声音:"如果是我,就留下奔驰车,‘父亲’真傻!"我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4.
陈詠虹 《文教资料》2009,(16):116-117
当前市场经济交往活跃,物质财富日渐丰富的同时,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互不信任、尔诈我虞、假冒伪劣、违约失信、欺下瞒上等现象也引起人们的深思。全面加强诚信教育是一项现实的重要任务,是整个道德体系确立的基石。怎样进行诚信教育,让诚信成为人的习惯和信念,自觉地履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讲诚信。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卡片等。教学…  相似文献   

6.
一阳 《红领巾》2009,(4):18-18
一个人自小就患上脑性麻痹症,被夺走了肢体平衡感和发声讲话的能力。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了。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诚",什么是"信"?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诚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别人信任。在社会生活中,我待人以诚,他则报我以信;同样,我对人讲信用,他人以诚待我。所以,"诚信"两字,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基石。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大力倡导"校园诚信",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诚信的氛围中,教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一元钱的故事有一天,我班龚嘉敏同学在学校小店门口捡到了一元钱,在无人认领的情况下交给了我,  相似文献   

8.
诚信作为一种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和交往、维护每个人正当利益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近乎鱼之于水,人之于空气,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本文先从分析当前社会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从多个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诚信建设的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9.
如今中国人家庭的物质财富随之提高,在物质生活提高的时候,很多家庭,也是大部分家庭共同提倡的,那就是提高精神追求,而教育首当其冲.于是,当今的学生,尤其是处于初中这一个重要过度阶段的学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诚",什么是"信"?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诚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别人信任。在社会生活中,我待人以诚,他则报我以信;同样,我对人讲信用,他人以诚待我。所以,"诚信"两字,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基石。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大力倡导"校园诚信",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诚信的氛围中,教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趋向、道德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作为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互相联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观念正在被一些人逐渐淡忘。从某种程度上说,21世纪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面对这一情况,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固然重要,然而诚信品质更是当代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为此,加强校园诚信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是完善学生诚信人格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生代考现象看中国的诚信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经济全球化的黄金规则,诚信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大学生代考的原因是缺乏诚信观念,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诚信制度的挑战,探讨了中国诚信制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不诚信的欺诈行为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受到很大的伤害,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培养有诚信的学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事情。每一个老师要主动以身作则,肩负起培养有诚信的接班人这个重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也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诚信缺失,一些学生对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当务之急是重塑诚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的风气。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语文这个载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提高对诚信的认识,养成诚信的理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相似文献   

15.
时下,“诚信”一词,人们议论得越来越多。诚信,作为道德的重要范畴,就是要求人们在一切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恪守信用。“诚”,即诚实无欺、诚实无妄、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信”,即真实不伪,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其道德要求就是言为心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讲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诚信同样是立国之本。然而,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的一些企业和单位,受错位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诚信乃做人之本。这个道理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在理论上比较易懂。而要使学生的知与行统一起来,还需要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感受不诚信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唤起学生对诚信的需求和渴望。为此,在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我精心组织了以下活动,努力营造诚信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注重和强化高校中的诚信教育,是未来社会公德普遍提高的需要,更是落实“以德治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本文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提出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求知、求真的快乐,创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建立信用档案,严格落实惩罚机制,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注重诚信教育六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通过对“诚信”的理解、日常行为生活的表现及听名人故事,演小品,演AB剧等形式开展的中队主题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感悟诚信,走进诚信,体验诚信,弘扬中华民族的诚信文化,教育学生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活动准备:1.学生阅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粹》。2.准备:(1)诚信大考场的考题、考官帽的制作;(2)名人故事;(3)小品《拍卖会》;(4)小辣椒小队的汇报;(5)校园AB剧《如此诚信》;(6)书法作品:诚信宣言。活动过程: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乙: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诚信的民族。甲:在5000年的历…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诚信是支撑社会道德的支点,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影响到每个家庭甚至学生的学校生活,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进而使一部分学生对"诚信"做人、做事的原则产生怀疑。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是每位教师刻不容缓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信用体系规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在通过教育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形成讲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在诚信观念培养、诚信氛围的营造、构建诚信评价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尽快与社会征信系统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