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是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感受。望作兴叹、望文生畏的学生多矣,缺乏真情、无病呻吟者不少,唯充满灵性者凤毛麟角。究其原因,还是我们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郭延霞 《科教文汇》2009,(1):129-129
刘国正作文教学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从培养学生的写作态度到学生作文写什么以及怎么写,都有独到的见解。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究其作文教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丽梅 《金秋科苑》2010,(8):346-346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也是难度较大、最具探索性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模式禁锢了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更是"畏作文如虎",激不起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写好一篇较好的作文无疑是一件头痛的事情,原因是不知写什么,如何写,开头如何开。虽然我们不能期盼小学生能写出什么不朽的惊人名著,但是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写作中却起着基础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表现。可以说,学生作文水平的好与差,是对语文教学的检验。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作文教学,而作文教学更要注重指导与讲评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稳步提高。新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这一点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是知道的,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重视不  相似文献   

6.
李亚玲 《科教文汇》2011,(17):94-95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要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就是要消除孩子们"害怕写作文的心理",要从培养孩子快乐作文入手。在不断的尝试中我总结了作文教学中的"四不"原则:作文前不指导,作文时不打草稿,春游、秋游不写作文,作文批改不操刀动斧舍得打分。让舍弃成就一份快乐。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生学作文就像儿童学走路、学说话。我们都知道:孩子学走路要让他自由自在的走,不需要什么"规定"、"标准";孩子学说话要让他自由自在的说,也不需要什么"规定"、"标准",大人只需要在孩子走不稳时扶一把,说不对时指导一下即可。小学生学作文,也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只需要适当点拨。可是,小学生作文教学长期被严格的规定框死,被固定的套路捆老,被统一的标准束缚。这些"规定"、"套路"、"标准"捆住了小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的程度上取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的高低则主要来自学习的兴趣。而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电工基础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重视"绪论"课教学。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模拟课件。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相似文献   

9.
曹小表 《科学中国人》2014,(8S):166-16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怕作文,甚至把作文视为是一项"苦事"。要写出好作文,学生首先要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可是很多学生对着作文题目脑中一片空白,因此做好小学生作文的直到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李艳秋 《金秋科苑》2010,(6):270-270
真情实感相比较,新《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问题是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之作,我们所能看到的寥若晨星。 学生们这样那样的"缺失",追究起来,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是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过多地强化了价值判断上的"一统",第二,是教师对作文的"冷情批阅"导致了学生作文的"记忆创伤"。第三,集中体现娱乐功能的大众文化以其不挡之势侵袭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1.
马小林 《科教文汇》2008,(20):94-9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因此,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上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彻底摒弃作文教学“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做法,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给学生作文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还学生作文的真实与本色。针对以上要求,我在作文教学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抓。  相似文献   

12.
卢方 《科教文汇》2009,(11):113-113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说,是语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文教学的现状是重"写"而轻"说",教师把大量的精力都倾注在学生的书面作业上,而忽视了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因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说话能力差,使教学走进了乏味低效的死胡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情境,多层次、全方位地鼓励学生说,训练学生说,强化学生说。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因此,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上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彻底摒弃作文教学中"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做法,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给学生作文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还学生作文的真实与本色。针对以上要求,我在作文教学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抓。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写作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感情真实"。新时代作文要敢于"用惊奇、赞叹",让学生多角度立意,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多彩的童心世界。只有这样,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活力,有灵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读、写两个方面,而写又是主要矛盾。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后,“写”就体现在作文上。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固然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教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下功夫,不但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指导学生搜集文章,变为自己的“作文集”喜爱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学生写作文的起始,让学生在作文园地里精心采撷,把自己喜…  相似文献   

16.
1。盲目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等,整体目标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往往是教师“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既或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大家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了解。  相似文献   

17.
王丽芳 《科教文汇》2012,(23):102-102,106
当前,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畏惧作文。为此,笔者认为,教师通过写"下水文"的做法,指导如何写好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教师如何写"下水文"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的重点是什么,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应该重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多样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应注意学生思维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张丽红 《科教文汇》2010,(23):101-102
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举步维艰,学生写得痛苦,写得乏味,老师改得头疼。生活在这个日益发达、五彩缤纷的时代,学生怎会"无米下炊"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作文命题陈旧,学生灵性尽失;作文要求太拘谨,让学生放不开手脚;作前的指导痕迹太多,导致了千人一面;作文评改挑剔,不能以赞赏为主。  相似文献   

20.
陈明 《科学中国人》2014,(8S):168-168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常常是教师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情愿写、不会写,要么是七拼八凑来的美文,要么是干干巴巴的"枯枝"。如何让师生轻松、快乐地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三步走足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