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杨庆霞 《乒乓世界》2004,(7):i009-i009
我爱听杨影解说乒乓球,一是因为她是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出身,有很深厚的专业造诣;二是她对当前活跃在国际乒坛上的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乒乓球优秀选手打球的特点十分了解,解说起来有着她独有的优势:三是她头脑清楚,反应敏捷,口才又好,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有敏锐的观  相似文献   

2.
1989年,我国前乒乓球世界冠军焦志敏嫁给了韩国乒乓球运动员安宰亨。十几年过去了,除了偶尔与丈夫联袂出现在世界乒乓球大赛的评论席上,她的生活已游离于乒乓圈之外,她曾在韩国拍电视剧,在哈尔滨经营酒店和纸制品厂,现在这些生意已经很稳定,她又做起了电讯生意,把韩国先进的手机服务如短信、铃声下载等项目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3.
夏娃 《乒乓世界》2004,(1):38-38
2003年11月30日,中国乒协名人乒乓球联谊会在京成立,60多名热爱乒乓球运动的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成为首批会员,并参加了当天下午举行的首次比赛。由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担任会长,杨树安、刘凤岩、万伯翱、姚振绪、蔡振华担任副会长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乔红是最为幸运的一个冠军。在她整个运动生涯中,总是福星高照。尽管在人生旅途中,难免有磕磕碰碰,但乔红凭着她天生的乐观,总是从容迈过。她称自己是乒乓球的"傻子",但"傻人傻福",多特蒙德成就了乔红的辉煌。乔红也很容易满足,正是这种  相似文献   

5.
乒坛名将邓亚萍可谓本世纪一位伟大的乒乓球天才,究竟在她的乒乓球生涯中共夺过多少世界级、洲级和全国冠军,别说我说不准,就连她的恩师主教练张燮林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呢!  相似文献   

6.
一年     
王曼 《乒乓世界》2013,(12):154-154
一年前,王曼开始接触乒乓球。从去年乒超联赛开始,王曼逐渐和北京队打或一片。经过全运会的洗礼。王曼感觉自己不仅深深喜欢上了乒乓球项目,也在一名合格乒乓球记者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王曼说,在报道乒乓球过程中体会到的感动,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带给她的。  相似文献   

7.
福州姑娘林菱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乒乓球氛围的家庭中,在她出生前,父母就为她规划了人生的发展轨迹,让她注定与乒乓球结下不解之缘。林菱的姨妈和舅舅都是打乒乓球的,而她七岁的时候,叔公成了她的启蒙教练。林菱说,其实刚开始练球时自己并不属于那种看到球就特别兴奋的小孩,如果没有家庭的引导和熏  相似文献   

8.
她曾站在中国乒乓球这座金宇塔的塔尖上,七次世界冠军见证了她作为国球手的辉煌.博雅塔下、未名湖畔,她成了北京大学法学院课堂上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而这次人生的重大转折对于她犹如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现在.身为一家乒乓球俱乐部的总经理,她正努力探索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并甘愿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一块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提到管建华,熟悉乒乓球历史的球迷会依稀记得1987年世乒赛那场“让球风波”。正如那段岁月一样,管建华的乒乓人生充满着曲折。为了生活,她曾试图放弃,也选择过离开。辗转过后,乒乓球依然是她生活的重心。如今,女儿管梦圆也成为一名乒乓球选手,延续着她的运动生涯。  相似文献   

10.
惠芬是谁?——中国香港乒乓球女队教练李惠芬是也。 名字像是邻家大嫂,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乒乓球圈子里.她可是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上世纪80年代的乒乓球迷.少有不认识她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今世界乒乓球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改用40毫米大球后,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如徐寅生讲到的:“少儿训练应更新观念,提出新的要求,增加新的内容。”作为从事少儿乒乓球业余训练的教练员,解读新规则,适应新形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显然新形势下仅仅提高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各项基本技术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乒乓球界,国栋、国梁兄弟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巾帼不让须眉"在乒乓球世界也同样适用。曾经,有一对乒乓姐妹也为大中华的乒乓球事业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为河北籍球员树立了楷模,并目她俩还在续写着更为精彩的篇章……1981年,前南斯拉去诺维萨德,第36届世乒赛女团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阵韩国队。为中国队打头阵的是来自河北保定年仅20岁的小将齐宝香。她击败了几天后闯入女单四强的黑马李寿子,为中国队如愿捧回考比伦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从此确立了她在中国乒乓球队一线主力的地位。23年后,2004年的卡塔尔第47届世乒赛上,女团决赛在中国队和中国香港队之间进行,双方的出场阵容是:张怡宁、王楠、郭跃对帖雅娜、柳絮飞、张瑞。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齐宝香不禁开怀——场上双方六个主力队员,一半是她的弟子。张怡宁、郭跃和张瑞在国家二队时都曾师从于她,按她的话说,"现在女一队很多队员,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大部分我都带过。"齐宝香用不足10年的时间,让自己站到了世界比赛的最高领奖台;用23年的时间,让自己培养的三名队员同时出现在争夺最高荣誉的赛场,编织着同样的梦想。回忆着30多年自己与乒乓球的故事,齐宝香不禁感慨:"我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相似文献   

13.
鲁思达 《乒乓世界》2010,(11):102-103
新时期国际乒联对竞赛规则的改革及其对乒乓球运动项目发展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国际乒联关于乒乓球规则、规程、赛制、甚至包括器材方面的改革持续不断。2000年10月1日国际乒联规定:乒乓球直径由原来的38mm改为40mm,从此乒乓球运动进入了大球时代;  相似文献   

14.
认识石海梅的人知道,她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她的信念和梦想,全都凝聚在小小的乒乓球上。  相似文献   

15.
球缘     
梁丽仪 《乒乓世界》2004,(7):i005-i005
圆圆的脑袋,似乎有点让人看不起的感觉;小小的体积,与足球、篮球相比,有如“小巫见大巫”。这就是乒乓球,或许大多数钟爱足球甚于她,但我还是选择了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乒乓球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分析了丁宁在两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半决赛中的比赛,在三段统计法的基础上,从具体的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相持技术以及线路、落点上着手,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得分和失分较多的技术及其原因,为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夏娃 《乒乓世界》2003,(3):44-44
不满11岁的周迪奋,右臂先天残疾,山东鲁能乒乓球学校女三队B班学员。9岁那年,当地残联的一位同志建议周迪奋学打乒乓球,父母便把她从老家江苏武进市湖塘桥沙塘岸放鸭滩送到常州,2002年周迪奋转入山东鲁能乒乓球学校,一边打球一边读书。  相似文献   

18.
李仁苏 《乒乓世界》2003,(10):40-41
上世纪末,我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出版了她的自传体著作《笑对人生》,书中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她为祖国的荣誉、为乒乓球运动奋发拼搏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刘柳  汤媛媛 《新体育》2006,(3):17-19
“福原爱,乒乓球天才少女,作为广告明星、电视节目嘉宾和唱片歌手也很活跃,更是日本乒乓球运动的未来与希望。”在日本,福原爱的名字被收录到辞典里,并做出上述解释。随着她加盟中国的乒超联赛,小爱又在中国掀起一阵旋风。在福原爱与中国的情缘当中,教练是最重要的纽带。福原爱从开始打乒乓球起,先后师从四位中国教练。现在指导她的教练叫汤媛媛,一个只比福原爱大6岁的女孩。亦师亦友亦姐妹,这样来形容汤媛媛与福原爱的关系,无疑是最恰当的。缘分让我们重逢1999年的一个夏日,辽宁省体院的乒乓球训练馆。教练将一个11岁的日本小女孩领到一个1…  相似文献   

20.
宋斐 《乒乓世界》2006,(10):60-61
1993年,19岁的王晨在七运会上带领北京女队闯入女团决赛。尽管北京队最终输了,但人高马大,朝气蓬勃的王晨从此揭开了自己在国内、国际乒坛辉煌六年的序幕。作为一个职业乒乓球运动员,王晨是敬业的,在国家队的几年里,甚至可以说她有点球痴。以至于参加 CCTV 杯乒乓球擂台赛时,当主持人蔡猛问她:"王晨,你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