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西藏科技》2009,(12):79-79
2009年,阿里地区改则县成立了牧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牧民增收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牧民增收工作力度,拓宽牧民增收渠道,确保了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在西藏出尽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分析了西藏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依存关系,进一步阐明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作用。面对目前西藏生态环境与农牧民增收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赵磊 《科教文汇》2014,(5):219-220
本文从农民增收的相关概念入手,研究了国内外各种农民增收理论,对照大庆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现状,增收存在的问题。然后借由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增收的经验,提出了大庆市农民增收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对策措施。文章强调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负担起经济发展的责任,履行促进农业发展的职能,构建农民增收机制是政府履行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赵磊 《科教文汇》2014,(15):219-220
本文从农民增收的相关概念入手,研究了国内外各种农民增收理论,对照大庆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现状,增收存在的问题。然后借由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增收的经验,提出了大庆市农民增收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对策措施。文章强调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负担起经济发展的责任,履行促进农业发展的职能,构建农民增收机制是政府履行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渔业技术进步对渔民持续增收有何影响尚存争议。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面板模型分别对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展开检验。结果显示:①沿海地区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均对渔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内陆地区仅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显著,捕捞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②当地方人均GDP低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渔民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地方人均GDP高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对渔民增收的积极效应开始显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大。③当城乡市场分割较为严重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城乡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现。④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的发挥以一定的城镇化率为门槛,当城镇化率高于0.460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著。本文为如何贯彻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更好地促进渔民增收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渔业技术进步对渔民持续增收有何影响尚存争议。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面板模型分别对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展开检验。结果显示:①沿海地区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均对渔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内陆地区仅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显著,捕捞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②当地方人均GDP低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渔民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地方人均GDP高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对渔民增收的积极效应开始显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大。③当城乡市场分割较为严重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城乡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现。④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的发挥以一定的城镇化率为门槛,当城镇化率高于0.460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著。本文为如何贯彻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更好地促进渔民增收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农民增收的环境体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要构建以效能环境、知识环境和平安环境为内容的环境体系,在环境中实现增收。  相似文献   

8.
姜松  王钊 《软科学》2012,26(9):75-79
运用"一圈两翼"截面数据,对重庆市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负向效应;不同土地流转形式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差异,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形式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弹性最大,而除出租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外,其余土地流转形式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均为负;土地流转及其各种形式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问题也因此成为党和国家高层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对农业税采取了减免措施,但是农民增收仍然缓慢,农民生活状况也没有因此发生重大改变。本文评价了减免农业税政策,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减免农业税后,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尚存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因素。为此,应从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充分挖掘农村和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以及加强管理创新等方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1.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事关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阐述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现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隹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民增收是一个比东部地区更为迫切的问题,因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比东部地区更低。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民增收也是一个比东部地区更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因为西部地区主要是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民增收还是一个比东部地区更为困难的问题,因为西部地区的农民增收,不仅面临与东部地区相同的一般困难,而且面临与东部地区不同的特殊困难。西部地区的农民增收,不仅更应该受到重视,而且必须采取特殊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增收的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8,(3)
运用2005~2014年我国31省级面板数据,以农村劳动力市场化为门槛变量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效应。结论显示: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教育资本与健康资本的门槛效应与之类似;农村劳动力市场化水平区域差距大,中西部省份水平较低。据此,将农民增收的内外因素有机结合,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喻忠胜 《内江科技》2009,30(7):10-10
通过加大农业投入、完善涉农补贴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给农民增收予支持。同时,通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和探索乡村社保体制,保证农民增收并尽可能少地索取。在“予”和“取”之间,通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措施,使农民增收成为可能并产生增收造血机制。  相似文献   

15.
熊晓锐 《西藏科技》2022,(6):3-7+13
西藏阿里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既是边疆地区也是民族地区,实现农牧区经济的大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阿里作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同时又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地区农牧民增收工作仍相对滞后,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对“三农”的现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进而指出切实可行的出路。这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文章介绍了阿里地区农牧民增收工作现状,分析了阿里地区推动农牧民增收工作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积极利用各项有利条件,大力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牧民转移就业质量、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生态富民政策措施、提升要素支撑保障水平等增收措施,走符合阿里实际的持续稳定增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科院启动实施了西藏区域创新集群建设重点任务——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回顾了项目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阐明了科研机构在促进农牧民增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念转变、市场导向、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机整合,突破畜牧业饲草短缺瓶颈,大力推进农牧结合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拓宽西藏农牧民增收渠道、确保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归根到底是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本文对科尔沁左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左中旗)农民收入现状、农民增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索了科左中旗农民增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朱磊 《西藏科技》2007,(11):14-16
本文详尽地分析了当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西藏农牧民增收工作存在的障碍,提出了依靠党的惠农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农牧民的人力资本,增加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以小额信贷为依托,利用优势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西藏特色经济,调动农牧民群众增收的积极性,建立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黄鳝的养殖技术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养殖户在面临着养殖技术的探索,增收压力以及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和保险发展滞后的严峻挑战。如何在养殖过程中探索出最优的投资比例促进增收,分析影响增收的因素,最终实现鳝鱼养殖户的收入稳定、提高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四平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尽快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难题。文章型对影响四平市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包括农民素质、农业结构、农业科技含量、农产品流通体制等,为建立促进四平市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