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1月1日,国务院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对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进行部署。此后4年间,国务院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以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由此,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帷幕全面拉开。  相似文献   

2.
1999年11月1日,国务院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对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进行部署。此后4年间,国务院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以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由此,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帷幕全面拉开。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研究》2001,(2):12-13
2000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在武汉召开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后勤改革的成绩和经验,参观、学习湖北地区部分高校的后勤改革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重要时刻,国务院办公厅在武汉召开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的成绩与经验,讨论、部署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工作。下面就一年来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展情况和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精心做好明后两年的改革工作的有关问  相似文献   

5.
1999年9月,湛江高校后勤集团挂牌成立。近三年来,集团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以及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建立新的管理体制,着力抓好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经验和做法,被国家教育部树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典型和示范点。对于集团今后如何发展,我们一直在认真地思索和探寻。从湛江高校后勤的长远发展思考,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结合当前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形势以及综观各  相似文献   

6.
一、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回顾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自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经历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变革,在深化中前进,在前进中深化。改革历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1.高等学校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李岚清副总理亲自参加了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有力地推动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更好更快地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加快高等教育的发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历时五年多。通过五年来各地政府和各高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改革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绩。对照五年来的工作,按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市场要  相似文献   

9.
2000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在武汉召开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后勤改革的成绩和经验,参观、学习湖北地区部分高校的后勤改革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  相似文献   

10.
从上海的大胆尝试看高校后勤社会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篇高校后勤社会化□本刊记者张鹰/文全国高校后勤改革走过了长长的路途,社会化方向越清晰,瓶颈般的制约也越突出。上海市勇敢拓宽思路,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要集约规模、整体推进,在大胆的尝试中,上海高校开始呼吸到了走出瓶颈的畅快气息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从70年代...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改革雏形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11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后,高校全面进入了后勤社会化改革阶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各高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进程一浪高过一浪。后勤社会化,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贯彻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我校于2000年8月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将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高校后勤工作,大力倡导和推进后勤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中央领导特别是李岚清副总理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在这之后, 社会化就成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围绕后勤社会化这个主题先后召开四次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配套政策。按照中央要求,教育部始终高举后勤社会化这面旗帜,将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各地政府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来,经过全国高校广大后勤职工的不断实践探索,坚持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后勤工作者的共识。尤其是《中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研究》一书的出版发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化的含义和途径等问题。为进一步进行高校后勤管理科学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两年来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经验,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1、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对改革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了一个大力推进的新阶段。去年12月召开的武汉会议,在总结了上海会议之后全国在高校后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规范分离是我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的第一阶段目标,也是改革的关键环节。为贯彻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转发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完成《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规划》,推进后勤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现提出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规范分离指导性标准。  相似文献   

17.
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开得简洁、新颖,让人有耳目一新,作风大转变的感觉。而让更多的高校后勤管理者直接听到李副总理和陈部长的讲话,则应该认为是本次大会的一个成功的收获。我听李副总理报告,看到了一幅壮观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画面。我听陈部长讲话。读之悟出很多道理,这正是把住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规律.正是实事求是的体现。一、陈部长对三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评价,很实际很贴切。凡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付出过辛劳的人们,都会感到欣慰。三年是指从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  相似文献   

18.
苏州大学后勤改革是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五大模式之一,其显著的成果就是为全国高校培育和输送了一个优质的后勤服务体——苏大教服集团.可以说,苏大的后勤改革的重要意义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践上的,她直接推动了兄弟院校后勤改革的进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大教服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者、推动者和领跑者,在实现中国后勤梦的路上书写着属于高校后勤人自己的骄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风起云涌 ,各校都把后勤改革作为高校整体改革的突破口 ,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上海、武汉、西安等地高校成功的改革经验 ,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贫困地区高校在后勤改革过程中问题多、难度大 ,情况较为复杂 ,为确保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一、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任何改革首先是一切思想和观念上的变革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花钱靠国家 ,服务靠无偿”的观念和习惯是根深蒂固的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还有一些…  相似文献   

20.
按照国办发[2000]1号文件精神,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数高校建立了甲方和乙方,并以乙方——后勤经营实体——作为改革的主体,通过剥离转制,从而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