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小学生数学报》伴我在数学王国中成长。她为我提供了数学研究、发表见解的平台,在这个严谨、生动而又多彩的平台上,我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 我是江苏农村的一位小学教师,我与《小学生数学报》有着深厚的感情。20多年来,我一直关心《小学生数学报》,支持《小学生数学报》,先后为《小学生数学报》撰写上千篇稿件,其中数百篇被录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学生数学报》我认识了糜加祥伯伯,通过糜伯伯我更加了解《小学生数学报》,《小学生数学报》和糜伯伯成了我人生历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说来有点奇怪,我真正接触《小学生数学报》是在我得到它举办的数学竞赛大奖之后。我是在浙江临海一所普通学校上的小学,学校条件很差,学生基本上没什么报纸看,也没什么课外参考书。小学五年级时,《小学生数学报》举办全国小学生数学竞赛,事先也不知情,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糊里糊涂地就参加了,后来当我得知自己得了全国级的一等奖时确实感到有些意外。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要感谢《小学生数学报》,它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使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完成  相似文献   

3.
1973年我做了小学数学教研工作。随着“文革”的结束,教育渐趋正常,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盼望有一份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报纸。在盼望中,1985年《小学生数学报》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1985年创刊的《小学生数学报》,时至今日已走过了二十年历程,它以其富有童趣的画面,新颖的栏目,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解法,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每当新一期的《小学生数学报》一到,教室里、走廊上,甚至在洗手间都能见到其身影,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力图使数学课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诱导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现实生活。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正确处理教材,可以诱导学生的兴趣。 1、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6.
想当初,创办《小学生数学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看今天,二十年来,《小学生数学报》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飞跃,不仅成为我国小学数学界优秀的辅导报刊,而且成为教育战线上传播数学文化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7.
从刚刚结束的2005年度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工作总结会议上传来喜讯,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管、主办的《小学生数学报》和《成才导报》同时进入优秀行列,《小学生数学报》以综合分数最高、差错率最低列参评的56种报纸之首,《成才导报》获第五名。其实,在《小学生数学报》20多年的历史上曾多次获如此殊荣,1996年,《小学生数学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原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审读中心举办的首届教育教辅类报纸抽样审读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998年,《小学生数学报》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8月,在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教辅报编校质量评比"中获得优秀奖;在2004年全国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中获第六名。另外,《小学生数学报》还多次在华东地区、江苏省的报纸质量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总结会上,《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的沈本领同志代表编辑部作了题为《打造科学特色,铸就报纸品牌》的发言(该发言全文已在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编辑的《媒介情报》2006年第4期发表)。为更好地探求《小学生数学报》不断走向成功的奥秘,本刊现摘要刊发沈本领同志的发言,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于《小学生数学报》这份报纸,我内心深处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小学时代里,《小学生数学报》如同良师益友,伴随着我走过整个童年;当了教师,这份报纸变成了教学中最得力的助手: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进入了网络无限延伸的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合理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境化,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优势,怎样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乐意参与到实践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1.
《江苏教育通讯》2010,(2):47-48
骄人的办报业绩 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小学生数学报》,创办于1985年。是国内创办最早的小学数学专业教辅报。办报26年来,《小学生数学报》始终坚持“为小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全面素质服务”的办报宗旨,传播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可读性、趣味性俱佳,文化性、教育性并重;版面安排合理,栏目策划精当,内容丰富多彩,装帧设计精美,  相似文献   

12.
从刚刚结束的2005年度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工作总结会议上传来喜讯,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管、主办的《小学生数学报》和《成才导报》同时进入优秀行列,《小学生数学报》以综合分数最高、差错率最低列参评的56种报纸之首,《成才导报》获第五名。其实,在《小学生数学报》20多年的历史上曾多次获如此殊荣,1996年,《小学生数学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原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审读中心举办的首届教育教辅类报纸抽样审读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998年,《小学生数学报》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8月,在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教辅报编校质量评比”中获得优秀奖;在2004年全国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中获第六名。另外,《小学生数学报》还多次在华东地区、江苏省的报纸质量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总结会上,《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的沈本领同志代表编辑部作了题为《打造科学特色,铸就报纸品牌》的发言(该发言全文已在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编辑的《媒介情报》2006年第4期发表)。为更好地探求《小学生数学报》不断走向成功的奥秘,本刊现摘要刊发沈本领同志的发言,供大家学习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数学报》创办于1985年4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社编辑出版的我国第一张小学数学专业报。现为4开12版、彩色印刷、图文并茂的周报,读者对象为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以及广大教师、家长和数学教研人员。截至目前,《小学生数学报》已编辑出版845期。办报20年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教育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教育厅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小学生数学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和舆论导向,紧扣“为小学生学好数学,全面提高素质服务”的办报宗旨。  相似文献   

15.
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多动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变得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  相似文献   

16.
王海龙 《西藏教育》2010,(11):34-35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美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当1990年宿迁城乡许多孩子的学习生活还仅限于教科书、教辅书时,我校学生就已享受到《小学生数学报》带来的阳光雨露。多年来,学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宗旨,开展了以订阅、使用《小学生数学报》为主的“天天读报”活动。长期坚持读报用报的探索工作。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正审读完2009年2月份的《小学生数学报》,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小学生数学报》由于各位编辑同仁的齐心协力,报纸一直是在"高位运行":即稿件总体保持高质量;编校保持高水平,差错率很低;版面设计保持高水准。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形象直观的学科感兴趣,而对源于生活中的抽象数学问题倍感乏味,不知该如何解决。从运用图形,描述数学问题;善用图形,解决数学问题;巧用图形,创新数学问题这三个方面,浅谈几何直观让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的一些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