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份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时期在台湾出版的日文版报纸——《台湾日日新报》最近在泾县发现,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又一物证。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宫崎市市北部的高地上,有一座所谓“八纮一宇”塔。这座塔是日本军国主义到处侵略扩张,妄图统治全世界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新闻业在日本军部的操纵下,制造舆论,煽动战争情绪,是军国主义的战争工具。早在20世纪初期.日本军部就开始进行理论准备,以改造媒介为战争所用。日本军国主义者要求在明治维新后企业化、大众化的报纸抛弃兴趣中心主义,帮助读者充分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九·一八事件后,军国主义的迫害和恐怖事件增加,报纸开始对军国主义妥协,而且没有内务省警保局检查课的许可,不得进行军事报道。太平洋战争打响后,战争新闻由军部大本营统一发布.新闻自由被彻底根除了。战争期间的日本新闻媒介被要求发挥“社会木铎”作用,倾全力“善导时局”。在军国主义的高压政策下,日本的新闻媒介把引导战争舆论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4.
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图书馆的摧残和破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期间,对我国图书馆进行了大肆的摧残,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本文对这一史实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6.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文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在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舍及藏书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我国文化事业遭到又一次重大浩劫。日军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摧残与掠夺的事实,罄竹难书。馆藏文献遭受劫难的情形大致有三种情形:(1)遭日军炮火摧毁;(2)在辗转迁徙途中受损;(3)沦陷后遭日军劫掠。这里,笔者着重…  相似文献   

7.
一年已50有余的本多胜一先生是日本一家最大的报纸《朝日新闻》的编集委员、全日本颇有声望的一位记者。他为了揭露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曾多次自费来华进行采访。1983年前,他赴我国东北地区采访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这一地区所犯下的罪行,连续撰文在报纸上进行揭露,并汇集成《本多胜一中国之旅》一书公开发行,在日本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三十七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我们纪念这两个日子,一是纪念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胜利;一是庆祝中日两国实现了和平友好。这对当前日本出现的一些人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的小小逆流,无疑,更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宫崎市市北部的高地上,有一座所谓"八紘一宇"塔.这座塔是日本军国主义到处侵略扩张,妄图统治全世界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10.
张华 《湖北档案》2004,(7):44-44
1937年7月7日,几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上级的授意下,在北京卢沟桥挑起事端,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那么,这几个日军得到了什么下场呢?  相似文献   

11.
魏鹏 《兰台世界》2017,(7):90-92
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到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日本军国主义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扩大侵华步伐,本文拟对这一过程进行阐述,以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发展过程。从而说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不是偶然事件,是日本侵略者预谋策划后实施的。更加充分论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同时也是日本发动世界性侵略战争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日本侵华战争与中国图书馆之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国内外出版的史料和有关学者的著术,全面地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在1931年至1945年期间对我国图书馆和文化典籍进行疯狂掠夺和摧残的事实,以及战后日本政府在归还中国图书文物问题上所持的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推行否认和美化日本侵略罪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日本极端右翼分子炮制公映粉饰“皇军”的电影——《独立》之后,日本小泉首相又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这说明,日本政府和日本极右分子正在紧锣密鼓地宣扬臭名昭著的“皇国史观”,从思想上意识上全面改变日本国民——特别是日本下一代人对那场罪恶的战争的观点,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否定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子孙们仍想为其列祖列宗扬幡,似乎也符合常情。然而,如果从那场战  相似文献   

14.
正1868年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点。与此同时,由于明治时期天皇制下"忠君爱国"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渗透与感化,军部和当局者借助宣传、教育工具对军国主义意识的灌输与培育,都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成功塑造了登上"文明阶梯"的"日本民族优越感",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伏笔。通过塑造国民支持法西斯和战争政策、并对之产生共鸣的集体意向和态  相似文献   

15.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中国公众对日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喻国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过两千年密切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人民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只是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才使两国的关系蒙上了阴影。战后,经过两国人民的长期努力,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严绍璗海外访书志》的特点:一、本书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到日本的有关藏书机构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二、本书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古文献学功底;三、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的结晶;四,本书在论述近现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文献典籍的掠夺时,采取了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本书乃雅俗共赏之作,不但对专业读者十分有用,而且对一般读者亦颇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在侵略战争后期,日军由于战线过长等原因导致国内军用物资日益匮乏,无以支撑。为了达到其战争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大肆掠夺中国的矿产、林木等资源,并以开展献木供木运动为借口巧取豪夺中国百姓手中仅有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粗暴践踏了中国和其他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此举实质是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妄图颠覆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日本领导人的倒行逆施不能不引起亚洲近邻和国际社会对日本未来发展走向的高度警惕和强烈担忧。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日本文部省不顾日本及亚洲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悍然审定通过了右翼学者炮制的歪曲史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教科书不仅否认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的性质,对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没有任何反省,反而鼓吹"侵略有功论",歪曲历史事实,极力为军国主义侵略罪行开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