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培兰 《教师》2020,(4):116-117
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融合人性、尊重、爱的科学教育理念相继涌现出来,而赏识教育就属于其中的范畴。所谓赏识教育,不是单纯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表扬的教育,而是赏识幼儿表现和行为过程的教育。在赏识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值得赞扬的行为加以表扬,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指点,尝试站在幼儿的角度并以爱和尊重来看待幼儿的行为表现,秉承“理解差异、接受不足、爱和尊重”的赏识教育原则辅助幼儿茁壮成长。文章主要围绕幼儿园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一种思维视,是一种凡事都往好处想的积极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幼儿的潜能,唤起幼儿的自信.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73):167-168
作为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相符。实践表明,将赏识教育运用于幼儿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乐观、坚强等美好品质,激发幼儿潜力、锻炼幼儿创造力,促进幼儿良好成长。本文结合实际,围绕赏识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力倡导,以及“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表扬和奖励在对孩子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运用了表扬和奖励这一教育手段。但笔者认为,目前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不适当的表扬和  相似文献   

5.
闫丽 《学前教育》2006,(3):35-35
家长或教育者通过表扬或赞赏的方式教育幼儿,即是赏识教育。幼儿尚未产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很在乎别人的看法。通过赏识教育,可以让幼儿卸掉心理胆怯害羞的包袱,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激励能满足幼儿内心的需要,使“你能行”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继而不断积累幼儿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大谈“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有教师狭隘和片面地理解了赏识,认为“赏识”就是“表扬”,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叫“好”。而“批评”似乎已被抛到遗忘的角落,越来越让教师感到“忌口”,一般不敢涉及一个“不”字,惟恐因此而扼杀了一个“牛顿”。于是诸多不当的“表扬”,迷失在一个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里。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而更注重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合理地赏识会使孩子健康向上发展。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最适合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赏识教育的理念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家长对孩子们的赞扬声越来越多。的确,赏识和鼓励可以使孩子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自信,对于他们的成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问题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欣赏不批评,该欣赏的欣赏,不该欣赏的也欣赏。每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时,家长不管好坏就是一顿表扬“,你真棒”“你是最聪明的”“你太厉害了”。鼓励孩子没有错,但要把握好尺度,一味的表扬会导致孩子自我评价过高,使他们害怕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变差,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么大发脾气,要么干脆放弃。所以说,赏识教育并不是盲目的表扬和…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16日,我们离开了南京。带着对周弘的钦慕,带着对那些在赏识教育阳光下活泼健康地成长的聋哑儿童们短暂而又刻骨铭心的印象,带着对赏识教育理念的初步领悟,继续北上,完成计划中的“教育之旅”。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人的、富有人情味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积极提倡赏识教育理念,对幼儿给予适当的赏识、鼓励,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对幼儿取得的每一次进步及时肯定和认可,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和失败,克服缺点和不足。本文试图从赏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入手,就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赏识教育这一问题,纠正人们对赏识教育的误解,以达到有效地教育幼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管轶钟 《甘肃教育》2023,(16):53-57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赏识教育,也需要挫折教育。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动力。挫折教育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增强其抗挫折能力。施教者应以关爱为出发点,把握好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度”,让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使幼儿既能在取得成绩时认清自己,也能在身处逆境时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2.
批评的艺术     
虽说如今我们都习惯赏识教育,可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做错事情,特别是对于一错再错的孩子,作为老师,究竟该如何面?是否应该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呢?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做到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相似文献   

13.
著明的幼儿潜能开发专家周弘把聋女周婷婷培养成硕士乃至博士,周弘的赏识教育在女儿身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贯彻赏识教育理念定能取得成功!“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按着这几个原则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无一不取得成功。我所接手的初二8班一个学期下来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每个同学在我的课堂上都能快乐学习,满载而归。让我们应用赏识教育理念,保护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潜力,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教育正是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方法。本文初步探讨了赏识教育对幼儿成长过程的作用,归纳了对幼儿实行赏识教育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在对幼儿实行赏识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教育正是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方法。本文初步探讨了赏识教育对幼儿成长过程的作用,归纳了对幼儿实行赏识教育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在对幼儿实行赏识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以“赏识、信任、尊重、爱”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中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应该承认“赏识教育”在实践中确实帮助许多家长很好的教育了孩子,使孩子在“赏识”的眼光中自信、成功。但经过调查,发现在对“赏识教育”的理解上,有些家长只看到了一些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简单地将“赏识教育”等同于表扬,最终走进了赏识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教育正是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方法.本文初步探讨了赏识教育对幼儿成长过程的作用,归纳了对幼儿实行赏识教育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在对幼儿实行赏识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史瑾 《教育导刊》2007,(8):42-42
表扬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激励和赏识。一般来说,表扬和批评对于每个孩子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必需的,但在使用时要谨慎。适度的赏识是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廉价的表扬"、"泛化的表扬"不仅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孩子们产生模糊的自我认知,从而淡化表扬的激励功能。其关键在于如何运用以及在什么情景下运用。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门艺术,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学校开展“赏识你的学生”实践活动,以“表扬、鼓励”为契机,赏识学生,帮助他们自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冯嫣 《湖北教育》2005,(5):11-11
如今社会和学校都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老师和家长越来越重视表扬和奖励在教育中的作用。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赏识教育”的确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信心,但表扬就多多益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