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选择题 1.单摆做简谐振动,当摆球连续两次经过平衡位置时,摆球的A、加速度相同,速度相同;B、加速度相同,动能相同;C、动能相同,动量相同;D、动量相同,速度相同。  相似文献   

2.
两次球进攻战术是现代排球快攻战术辅助形式,一攻及反攻中的两次球进攻战术能够起着加快进攻速度和增加突然性作用,二次球进攻的关键在于选择其使用的时机  相似文献   

3.
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条件是否成立,第一:是否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第二:是否符合物理情景,例如,在追撞问题中,被碰小球速度必增大,碰前追击小球速度必大于被碰小球速度,碰后追击小球速度可能小于被碰小球速度,也可能速度相反;第三:碰撞前后总动能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4.
巧用图象解题白银市实验中学王永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它直观地表示出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有关匀变速运动的所有问题都能利用图象很快求解。举例如下。例1沿某一粗糙斜面底端滚上一小球,球滚到斜面上的某一位置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试判断向上滚...  相似文献   

5.
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弹性小球,质量分别是m1和m2,速度分别是ν1。和ν2,其中ν1≠0,ν2=0。若两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根据机械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可导出两球碰撞后的速度ν'1和ν’2。的大小分别是:  相似文献   

6.
正手快攻球是乒乓球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乒乓球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乒乓球正手快攻球教学时,除注意教材中所归纳的学生常犯错误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直机准备姿势和移动的教学准备姿势和移动是乒乓球运动中各项技术的基本技术。准备姿势的好坏、移动速度的快慢是能否及时完成技术动作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正手快攻球的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进行快攻球练习时,身体重心过高,不是积极移动地判断来球的落点,而是站在原地等球,一旦当来球落于近网时,学生不是快速移动到近台用准确的方法击球,而…  相似文献   

7.
例1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小球,把球拉至最高点A,以v0√gL/2的水平速度推出,如图1所示,求小球经过最低点C时绳的拉力。  相似文献   

8.
2005年物理高考科研测试(二)第10题为: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质量为m1的小球,在其正下方地面处有另一小球2,现令球1从静止下落,同时令球2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使上下两球在空中相碰,相碰处离地面高度为小球1下落前高度的3/4,碰撞时间极短,且不损失机械能。假如小球2的质量m可以取m=m1,2m1,3m2,……,nm1要想碰后球1最后升高的高度最大,试论证上抛的小球质量应为多少?  相似文献   

9.
利用乒乓球可以表演一种“技巧”,就是在台面上用手指将球使劲一压,球就会从手指下滑出,球前进到一定的距离后会自动滚回来。乒乓球为什么会自动滚回来呢? 当用手指将乒乓球一压,球将同时获得一个平动速度v_0和转动角速度ω_0(见图),这样球便又滚又滑地向前运动。在滑动摩擦力f=μmg的作用下,球质心的平动速度将会减小,球绕质心转动的角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3)第54页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导言部分写道:“17世纪初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从塔顶抛出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球,结果这两个球同时落地。这一实验证明了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它否定了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关于物体大小决定了下降速度快慢的认识,为近代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半径为r的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m和2m,当两球心间距等于或小于L时,两球之间存在恒定的斥力F,设A球从远离B球处以速度v0沿两球连线向原来静止的B球运动.如图1所示,为了使两球不发生接触,v0必须满足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刘斌 《中学理科》2007,(2):68-68
题目:半径为r的金属球远离其他物体,通过阻值为R的电阻接地.电子束从远处以速度u落到球上,且每秒钟有n个电子落到球上,试求每秒钟球释放的热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学生初学排球扣球技术水平提高的幅度,对搞好中学体育教学与测练是十件重要的我们从丹东地区每年中学排球比赛中发现.4号位扣球技术掌握得不好失误很大.即使扣球成功,也没有什么威力,其重要原因是起跳时机及人与球位置关系把握不好,不是球过头项,就是离球太远,打不着球。如何提高这一技术,是一八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当前,对排球扣球技术教法的研究有不同的看法,苏联耶·弗·福明认为,完成扣球技术、取决于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也就是说有了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就能掌握扣球技术(《体育译文》1987年第一期)。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14.
a.用乒乓球验证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的原理。现行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材第十二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中,内容较抽象,难理解,安排演示实验少。若巧用乒乓球做实验,取材方便、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富有趣味,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①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两只乒乓球,也可放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两球间隔1cm。用一细管向两球之间用力吹气,两球不分开,反而靠近(图1)。现象:两球相吸。分析:当用力吹气时,两球之间的空气流速度大,压强变小,两球外侧大气压作用使两球靠近。②漏…  相似文献   

15.
金逊 《物理教师》2000,21(6):44-45
2000年安徽省春季高考物理最后一题,是以两个小球相对运动为题型的纯力学题,它与以往试题所不同的是已知条件少(仅知一个球初速度和后一个阶段的时间)看起来难以求解,这正是该题的新颖之处. [题目]相隔一定距离的A、B两球,质量相等,假定它们之间存在恒定的斥力作用.原来两球被按住,处在静止状态.现突然松开两球,同时给A球以速度 0,使之沿两球连线射向B球,B球初速为零.若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两球未接触)到刚恢复到原始值所经历的时间为t0,求B球在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因为该题有多种解法,几乎涉及到全…  相似文献   

16.
一、球可能被反弹的条件如图1,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1和2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选球1碰撞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用v1、v2分别表示碰撞前1、2两球的速度.下面,在未知两球碰撞性质的情况下,讨论球1可能被反弹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题1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Z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1和Z,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1.开始时几A边处于水平位三月翔耳︵上淘、币匡︸们拯萃淞踢丫学置,由静止释放,则‘) (A)A球的最大速度为2丫顶了. (B)A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广识“图1比C﹄工U一︸) (C)A球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D)A、召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二A,吻一2,1. 分析假想口钱、01;支架由轻绳代替,由静止释放,A球加速下摆,到达最低点时速度最大,为二一厂动牙一2甲场2,而B球…  相似文献   

18.
学生解题时往往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解答结果片面的现象,甚至一些教师也常出现类似的错误.分析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入为主思维定势导致分析片面而漏解 例1如图1所示有两个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B球静止在光滑圆弧的底端,A球质量为m,从顶端释放,若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它们的落点跟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3,则B球的质量为(). (A) m( B)m (C) m(D) m 常见解法:A球从光滑圆弧上滚下,以速度v0与B发生碰撞.设碰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vB,由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多值习题如图1所示,光滑弧形轨道AB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球2静止在边缘上的C点。当球1在AB轨道上某点释放,使两球发生弹性正碰后,它们落地的水平射程之比是1:4。求此两球的质量之比。对于这道试题,多数学生是这样解答的: 设球1碰前的速度为v_0,则碰后两球的速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 1.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轻弹簧的正上方某一高处自由落下,并将弹簧压缩,直到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对于小球、轻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在小球开始与弹簧接触到小球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