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语言都有同义词,同义词越多,该语言也就越丰富多彩。对一种语言的同义词进行研究,严格地区别其使用价值和涵义,对我们掌握这种语言的规律,准确地使用和理解这一语言关系极大。  从语言学的角度严格地来说,同义词应该是读音、拼法的不同,但在意思的深度、广度和表达的感情色彩上完全相同,在任何的上下文里都可以互换使用的词。按照这个定义,我们通常所称的同义词,实际上应该分为同义词和准同义词两大类,所谓准同义词是指在意思上的某些方面是一致的或极其近似的,但在意思上的其它方面并不完全一致的词。这类词在词义上的差…  相似文献   

2.
英语具有大量的同义词。这是语言丰富与结构严密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组在意义上相近而又不完全相同的词,叫做同义词(Synonym=words of like meaning)。换句话说,同义词是具有共同意义和具有不同色彩的词。在汉译英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困难之一就是不能正确而恰当地选词。词选得不恰当,就可能歪曲原文意思,改变原文的情调、语气或破坏译文语言的规范。因此,怎样正确地分析同义词之间的区别,并从中恰当地选出所需要的词,是翻译中随时随地应注意的问题。 绝对相同的同义词是非常少的。翻译时,要注意同义词在词义上、文体和修辞色彩方面以及使用范围内的区别。本文仅就这几方面作扼要叙述。 现在分别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选择同义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故意"和"有意"作为一对同义词,无论是在我们写文章选用词语,或者是平时说话,还是在教外国留学生的时候都是一个难点,更是重点。这两个词虽然都可以认为是情态副词,但是其实这两个词本身还有别的特点及功能,两个词语的意思及用法都很相近,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英语里的同义词在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是极其丰富的。这种丰富是由于经过几个世纪,通过不断地收集其它语言的词汇而形成的,因此英语的同义词有很多种类。有些同义词似乎只是由于丰富而造成的麻烦;一些则是相同的一种事物区域上的差别;一些意思上很相近的却在概念上产生区别;……;一些同义词描述相同行为,却暗示着相关各方之间不同的关系。为提高区别同义词的能力,弄清其细微差异和正确表达是重要的。有很多时候,我们在同义词之间要作出选择,因为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一个词肯定比另一个词更适合。错误的选择会给听者或读者一个模糊的或错误的印象。学习同义词,将会帮助读者更接近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做同义词。同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 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偷”、“窃”、“偷窃”三个词词义完全相同,都是“用不合法的手段,私下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分别运用,各得其所,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6.
“句型转换”是近年来英语试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种题的基本模式是,每小题给出两个句子。第—句是基本句,第二句是改写句,留出若干空格,要求应试者在空格上填写一个适当的单词,使该句意思与第一句基本相同或相近。我在给初三毕业班复习英语时,参考1988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将“句型转换”题分为替代、合并、转换、综述四类十例,教给学生做题方法,效果很好。一、替代法即用同义词、同义短语或反义词、反义短语等来替代原句中的有关部分,使改写后的句子与原句意思相符。例1、用同义词(短语)替代①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judges. My ______ are judges.(广东)  相似文献   

7.
<正> 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现代汉语中极其丰富的同义词的存在,便是产生这种表现力的重要的源泉。一般都认为同义词包括两个概念完全相同,使用场合稍有不同的等义词和意义上相近而在其他方面小有差别的近义词。本文为了论说的方便,还扩大到同义形式,或称之为同义语(包括人们所说的“条件同义词”,如  相似文献   

8.
近义词是指两个或几个词所表示的意义相近,也属于同义词,但它侧重于"近"。两个语义差别不大的词互换使用,对表达语义没有影响,称为同义词,如"复习"、"温习",都是重复学习已经学过的东西,用哪个都行。而近义词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互换使用就会词不达意,形成病句。人类有双胞胎或多胞胎,他们看起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同义词就是意思相同的词,这话只说了一半。同义词还包括意思相近的词。请看(1)母亲、妈妈(2)教室、课堂(3)保卫、保护(4)优良、优秀四组词,前两组意思完全相同,故也称作“等义词”;后两组意思十分接近,故也称作“近义词”。现在一般所说的同义词是指后者。在词汇领域里,同义词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就拿小学语文课本来说,一课里有两三组、五六组同义词的并不少见。同义词的大量存在,不仅给人们提供了避免用词重复、单调的可能,而且使人们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概  相似文献   

10.
同义词是指词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相同的通常叫等义词,相近的通常叫近义词.对同义词的教学重点在“异”而不在“同”.因为:等义词是很少的,多数同义词只是某一个意义基本相同而存在细微差别,这是一;第二,人们常常会忽略同义词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介词的基本意思相近,为什么在一组意思相近的词中要选择这个词而不选择那个词?很多情况下,跟这两个词之间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关。本文主要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这三方面对汉语介词"向"和"往"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是”即国家大计。语出《新序·杂事》:“君臣不合,国是无由定矣。”“国是”与“国事”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国是”强调“大政方略”一层意思,多指那些带战略性、全局性的国家大事。而“国事”多指比较具体、实在些的国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两个词不能随便通  相似文献   

13.
袁磊  王玲玲 《文教资料》2012,(27):121-122
"真心"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为"真实的心意",是个名词。但是,随着名词不断被用来作状语,"真心"常被用作副词或形容词使用。但是"真心实意"的意思基本保持不变,从释义上来看,"真心"这个词原本是带有褒义色彩的,一般情况下后接褒义或中性色彩的短语或结构。近来发现"真心"后面可以接贬义色彩的短语,如"恨","深恶痛绝"等词语。这种情况下,"真心"与"真的"相近,在表达上却优于"真的"。这种用法与传统意思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是不同的,属于词语用法搭配的变化。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描写,并从语义,句法,语用层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形成原因作简要描述。此外,对此用法的发展趋势作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中,人们随时都会遇到这一些词语与另外一些词语在意义上相同或十分接近,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同义词语现象。更确切地说,它是指那些具有相同的一般意义,而每一个词本身又具有另一个词或另几个词所没有的某些意义,或是具有适合于不同上下文的不同意义的词。在世界各种语言中都有这种语官现象,它为人们相互交流、理解和生动而且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极大的方便。 在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英语拥有最大的词汇量(超过一百万)和极其丰富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5.
语言会根据时代的变更而不断变化、发展,语言的运用是否得体与语法、逻辑等都有很大的关联,但与人们的习惯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买单"与"埋单"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随着人们的使用习惯,已经不再注意其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的词汇中,凡是那些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我们一般称之为同义词。因为严格说来,语言里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很少,(如“犬”与“狗”之类,在其理性意义或附加色彩方面都能画上符号,可以在任何上下文中毫无区别地互相代替),所以,这里所谓的“意义相同”,就是说一组同义词在某一个义位上所指的事物或对象基本上是同一的,即表达了一个相同的理性意义(这是词与词能成为同义词的决定因素);所谓“基本相同”,就是说一组同义词在某一个义位上所概括反映的现象虽然一致或基本一致,但其各自强调的重点和方面可以有所不同,即它们各自的搭配习惯、感情色彩、语体风格以及运用范围诸方面都可以表现出种种细微的差别。人们在阅读古籍或使用词语时常常忽略这种差别,或者虽意识到有差别却说不清差别所在。而我们要想准确地而不是含糊地理解古籍,充分运用语言来精确地表达思想认识,那就必须特别注意同义词的细微差别。为此,本文打算举数例,试加辨析。  相似文献   

17.
"立即、旋即、迅即"不是经由句法结构或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未经历短语到词的演变过程,而是在汉语词汇双音化、同义并列构词的类推作用、同义联想等因素驱动下,通过词法途径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单音词并列在一起复合而成,这三个词具有相似的意义、内部结构和演变路径,但是又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歧义造成笑话语言的幽默效果入手,从多义词、谐音、语气重音、同义词以及词和短语意思不清等方面写歧义与笑话语言的修辞效果,从而验证歧义是造成笑话幽默效果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言”与“语”都有“说话”的意思,一般认为是同义词。从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看这两个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也很少有人来辨析它们。其实,这两个词在用作动词时有着完全不同的词义特点,在先秦的古代文献里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古代的注释书和训诂专书很早就注意到它们的区别,辨析得最清楚也最确切的是郑玄的《礼记·杂记注》和毛亨的《诗经·大雅·公刘传》。《礼记·杂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郑注:“言,言己事也,为人说为语。”孔颖达疏:“谓大夫、士言而后事行者,故得言已事,不得为人语说也。”——这就是说,主  相似文献   

20.
同义词是指那些标志着同一对象,但在意义色彩上彼此有差别,或者在修辞意味上不同的词。同义词是人们长期思维发展的成果,也是语言发达、词汇丰富的重要标志。同义词可以帮助人们细致地区别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区别,精确严密地表达思想,使语言更加准确明朗。拥有异常丰富的同义词,使汉语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