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位妈妈走进我的工作室忧虑地问:"马老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孩子的问题,您有时间吗?" 我友好地说:"有啊!请坐." 她说:"我家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老大自幼聪明好学,可是有了老二之后,性格上有一些改变.今年上一年级,昨天回来和我说,他被老师调到了最后一排.我和老师沟通后,老师的解释是我儿子内向,做事拖拉,专门和一个爱说话的孩子调到一块做同桌."  相似文献   

2.
傅建林 《师道》2013,(11):6-6
近几年,我有缘多次参加“傅结龙名师工作室的课堂教学观摩课”。结识傅结龙老师。我不但走进课堂听他的课,还近距离与傅老师进行交流,感触颇深,受教匪浅。傅结龙老师自信的笑容,优雅的举止.智慧的谈吐。敏锐的洞察力及得心应手的课堂调控能力,让人钦佩.课堂上不时闪现出的妙语连珠,智慧灵光,令人肃然起敬,引发我诸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老师的成长都需要内外两个环境:内驱力和外部平台。而名师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内在和外在动因有机结合的文化团队,为"我想发展、我在发展、我能发展"的优秀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三年来,我和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共同耕耘,一起走过了一段幸福的生命旅程。名师工作室,成了我们学习的加油站。我们一起走进大学学习,让大家拥有大学的视野;我们一起走近大师,  相似文献   

4.
高雅 《河南教育》2013,(1):42-43
课前研讨突降大任——从忐忑不安到暗自庆幸2012年4月,我有幸成为了黄爱华数学教学工作室的成员。一个月后,我接到黄老师要我承担课题研讨课的通知,忐忑从那一刻开始。黄老师是全国众多数学老师的偶像,在进入工作室之前,我远距离地欣赏着他幽默风趣、游刃有余的课堂;进入工作室之后,我近距离地感受着他为人的谦和、治学的严谨以及对工作近乎完美的追求。对"大问题"教学理解尚不透彻的我怀疑自己不能担此大任,  相似文献   

5.
<正>沈玉红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将学科知识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她可以将深奥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一听就能明白,学生亲切地称呼她为“红姐”。“红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和超越的过程。一、在勤奋执着中成长认识沈玉红老师已经有很多个年头了,她原来是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现在是我名师工作室的副主持人,是江苏省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6.
我结识汪教授有十多年了,在他的引领、指导、帮助下,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在大家的眼里,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是一位专心致志搞学问、搞研究的人,更确切地说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人。他曾风趣地说过,在大学里,他是“小儿科门诊”。一个科班出身的教育学硕士,选择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自己研究、发展的方向,可见汪教授的眼光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崔建斌 《师道》2012,(Z1):18-19
郑立平老师曾经说过:"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究竟能走多远,不仅要看自己的执着,还要看和什么人一起同行。"2010年末,我在博客里邂逅并结识了郑立平老师(追梦书生)。是他,让我与昨天告别;是他,让我走进心语(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是他,让我走进《心语月刊》,开始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追梦之路。  相似文献   

8.
不重要的人一个老师将做作业的学生分组,十二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这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老师就让他换了,并且问他:"其他的组员你也讨厌吗?"学生说:"没有,其他组员我都很喜欢。"老师问:"那你讨厌的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那个学生答:"一点都不重要。"老师说:"十个好朋友都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起,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利用这一适应师生交流与成长的载体,进行班级管理的网络化尝试与探索。2005年10月,新学年已开学一个月了,校长给我送来一个学生,他神色凝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宋老师,这个学生就交给你了。"之后,校长告诉我,这是一个非常聪  相似文献   

10.
幽默·漫画     
公开课有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向老教师请教:“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注意力?”老教师答:“你需要说些出人意料的话。比如,你可以说: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在一个女人的怀里度过的。”年轻老师吃惊地看着老教师。老教师得意地说:“然后你就说她是我的母亲。”年轻老师觉得这招不错。在公开课中,他对大家说:“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在一个女人怀里度过的。”大家吃惊地望着他。他很得意,却把词忘了。接着他说:“……可是……我却记不起她是谁了。”幽默·漫画@笑笑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家庭成员的行为开始的。他(她)的性格、品德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与周围的人特别是家长、老师的言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有时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有时把别的小朋友的食品悄悄地吃了。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转笔刀,就问他:“是谁的?”他说:“捡的。”我问:“为什么不交给老师呢?”他说:“奶奶在巷里拾了一个大皮球也没交,说留给我玩。”从这里,可以看出大人对孩子的影响。还有一次,我发现班上的“小鸡啄米”玩具不见了。我一边找,一边问  相似文献   

12.
和我说话吧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下课后,总喜欢留在教室里,看孩子们嬉闹、游戏。那天,一个男孩子走过来,很自然地依着我站着,笑眯眯地看着我。这是一个漂亮的像小天使似的男孩子,我问他:“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谁呢?”我常常这样问孩子,答案一般不外乎我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类的,也有说“喜欢老师”的。没想到,他想了一会儿,对我说:“老师,我喜欢和我说话的人。”那天我的脑子里一直装着这句话,沉沉地压着我的心。我一直在想,孩子为什么说喜欢和他说话的人,因为和他说话的人不多?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有点儿孤单?在学校里,孩子自由交流的时间,也只有课…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一个在朝廷里做官的人,要到外地任职。临行前,他向老师告别,老师嘱咐他说:“地方上的官吏不好当,你一定要小心谨慎。”那个人胸有成竹地对老师说:“我已经备下了100顶‘高帽子’,逢人便给他一顶,总不致于出什么问题。”老师一听勃然  相似文献   

14.
儿趣三则     
订正儿子放学回来,我见他苦着脸,便关心地问:怎么啦?儿子说:我在写生字‘点'的时候,因为我在这个字下面少写了一个点,被老师发现了,说我少了一个点,他叫我立即订正。我问:那你订正了没有?儿子说:我订正了,可老师还是叫我订正。我忙问:那你是怎么订正的?儿子低着头,说:为了不让老师说我少了一个点,我就在这个字下面多添了一个点。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们,有些话,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我要和你们说说——可爱的明明,最近你在用记里,老是抱怨自已没有知心朋友,你说: “为什么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尽量地去帮助他,可在我最无助、最伤心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来安慰我呢?每一次在英语课上,老师让我们与好朋友练习口语的时候,我有多少次单独地坐在位子上,看着她  相似文献   

16.
某家长:老师您好,我的儿子已经7岁了,小学一年级,胆子特别小。您看怎么办呢?咨询师:您能说得具体些吗?胆子小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某家长:在学校里不敢回答问题,很少和同学们说话,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儿,老师说他总自己一个人呆着,老师跟他说话时,他表现得也特别胆怯。咨询师:那么在家里也这么胆小吗?某家长:在家里不像老师说的那么严重,他与我和他姥姥的沟通还可以,但与外人的沟通不行,而且特别任性,另外他还特别怕天黑,天黑了就不敢出去。咨询师:那你的孩子在7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殊生活事件?或者说是否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生活经历呢?…  相似文献   

17.
家有冷孩子     
王同学是我班的学生,但他的独特行为总让人很懊恼:小组讨论从不参与;调动座位总是申请一个人独坐;路上看到老师即使面对面走也不会打招呼;早读课经常迟到还漫不经心地提着早餐在教室里晃;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拿着指甲剪之类的小工具做一些小动作……很多科任老师都私下跟我说这是他们见过最冷的学生了。我跟他提过四五次让家长来学校,他总是拒绝提供家长的联系方式并冷冷地说:"我妈很忙的,不要有事没事找她,有事找我就可以了,我家我做主。"和他妈妈的第一次联系是一个晚上,电话中他妈妈的声音十分虚弱:"曹老师,我想替我儿子请个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工作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在两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识、能力、态度和情感,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激励性评价在英语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自信心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一次英语科代表选举,我发给每位同学一张推荐表,让他们把推荐的人名写在推荐表上。看完后,我发现少了一张。我环视全班,看见林嘉威同学已将推荐表折成一个小方块了。我轻轻地对他说:“能把你推荐的人名单给李老师看看吗?”他怯怯的把它递给了我。当我打开它时我才看到他推荐的人正是他自己。“对不起,老师,我不应该选我自己。”原本声音就低的他,此时声音更低了。我微笑着对他说:“能不能大点声说一说,你为什么不应该选你自己呢?”他的声音稍有提高:“老师,我非常喜欢英语,我更想当英语科代表。可我不善于口语表达,所以我……我不应该选自己。”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示意他坐下。我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共有50名同学,就有2...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星期五的早上,妈妈对我说:“宝贝,今天放学早点儿回来,妈妈带你去看电影。”听完妈妈的话,我高兴得欢蹦乱跳。我开开心心地来到学校,到了第二节课,突然有一个同学走来,神秘地对我说:“老师让你去她办公室一趟(tang)。”他的话音刚落,我就紧张起来,心想:是不是我昨天写的作业出错太多,老师要批评我,让我重写?我心里七上八下地来到了老师面前,可老师却惊讶地说:“我并没有叫你呀!”我生气地跑回了教室,只见那个同学哈哈大笑着说:“今天是‘愚(yu)人节’,你上当啦!”到了  相似文献   

20.
问候与回应     
参加一个教育听证会。会场上,有五个老太太激动地站起来,不等话筒传到她手中就大声对着台上说起来:“我孙子特别乖,逢人就问好。上幼儿园的时候,没有一个阿姨不喜欢他。邻居的大爷大妈爷爷奶奶都夸他懂事。上了小学,孩子上学问老师好,可老师却假装没听见,看都不看我孙子一眼。——学生跟老师问好,老师不搭理学生,弄得孩子都不知道懂礼貌究竟是对还是错。这事儿,到底该谁管?台上的诸位官员开始心平气和轮番作答。我周围的人却开起了小会。一个说“我们孩子的老师跟我告状说:你闺女不理人!我问我闺女为啥不理老师,我闺女回答:一开始我理他来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