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杨桦 《中学理科》2005,(3):30-30
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而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单从文字上看,由于功和能的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另外,在计算过程中,功和能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同时单位也是相同的,所以学生容易误认为: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相似文献   

2.
一、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并且沿各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些力对物体一定做了功,如果用F表示力,用s表示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则功W=Fs.一个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要通过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课本没有对“功”下定义,而是从汉字“功”的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说明: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这样从“成效”出发引出“力学”里的“做功”,即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瞬时力做功不同于恒力和均匀变化的变力做功,其分析和计算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原因是瞬时力的大小方向很难确定,同时物体在瞬时力作用下,移动了多少距离也不易确定.所以这类问题的基本解答思路应当是分析物体在瞬时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能量改变了多少,从能的变化求瞬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本文结合例题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功与功的要素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也就是说,某个过程是否做功,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二者缺一这个过程都没有做功。  相似文献   

6.
①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或说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对物体做了功,它与日常生活中讲的“工作”和“做工”有区别。  相似文献   

7.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着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据此,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正确理解和计算有用功,有助于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着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据此,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正确理解和计算有用功,有助于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功功是过程量,是力对空间的积累.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力F所做的功只与力F的大小及在力F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  相似文献   

10.
知识梳理1.功(1)在物理学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3)力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应用公式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1.
"简单机械和功"是对"力和运动"的知识加深和拓展,从物体平动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发展到物体转动时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三要素有关还与力臂有关,从二力平衡条件发展到杠杆平衡条件,层层递进.而"功"是初中物理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也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就"简单机械和功"的相关知识解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课本没有对“功”下定义,而是从汉字“功”的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说明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相似文献   

13.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守恒的条件有三层含义:(1)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它的力;(2)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它的力的作用,但其它力均不做功;(3)物体除重力外还受其它的力的作用,且其它力也做功,但重力以外的力的功总和为零。  相似文献   

14.
石玉玲 《科学教育》2006,12(4):60-61
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94页“功和功率”一节,教材通过对插图分析得出:从能量的角度来确定“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的说法,笔者对此有异议。教材开始通过人用动滑轮提起物体的插图告诉学生说明: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升高,物体的势能增加了。通过两个人用绳子拉小车的插图告诉学生: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小车的动能增加了。通过汽车刹车的插图告诉学生: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动能减少。综合上述实例得出如下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接着,教材又运用…  相似文献   

15.
考点一功的概念1.功的概念是要明确物体在哪个力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而位移可以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也可以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  相似文献   

16.
一、判断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同时满足功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日常经验带来的思维定势使摩擦力做功问题总让人感觉不好理解.下表的概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运孺狐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做功情况(W有静摩擦力,但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故静摩擦力不做功.有滑动摩擦力,但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滑动摩擦力时物体不做功.不做功正功(W>0)物体在静摩擦力作用下向上传送,f和v方向相同,静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物向上运动(相对皮带静止)夕在物体与皮带相对静止之前,f和v方向相同,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负功(W<0)皮带将物体无滑动地向下传送,f和v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物向下运动(相对皮带静止)沙物体和皮带共同运动…  相似文献   

18.
谢志鹏 《陕西教育》2009,(12):13-13
中学生对摩擦力做功有不少模糊的、错误的认识。静摩擦力很容易给学生产生一个错觉——物体不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误认为静摩擦力不会做功,而滑动摩擦力在相当多的问题里,都是由碍物体运动,对物体做负功这也使学生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能做正功等等。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中的"做功"和日常生活中的"做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活中的"做工"是指人花了力气,完成了某项工作,也就是做事情.而物理学中的"做功"有严格定义,我们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叫做力做的功,简称为功.由此可见,物理学中的做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物体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所谓对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存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力"F"必需是恒力在物理学中,力对物体做功涉及两个必要因素,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s。如图1所示,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发生的位移间存在夹角α,则功的计算式为W=Fscosα,式中scosα是力F的方向上的位移,即W=F·scosα。功是过程量,在力对物体作用而发生位移的过程中,位移s是确定的,但如果物体受到的是变力,则物体在不同位置时的力F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