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汉语言是表意文字。“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我们期待这样一种教学境界:当学生在看到语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中能再现一种视像;当学生眼前出现某一个视像的时候,他头脑中能显出相应的文字。阅读教学中如果忽视对语言视像的还原、创设和激活.那么学生学的语言是僵化的、干瘪的、冷冰冰的。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的王弼在他的《周易略例·明象》中提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寻意,得意而忘象。”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是表意文字,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形象性。形象是“言”与“意”的中介,“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寻象以观意”。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对语言形象的还原、创设和激活。那么学生学的语言是缺乏形象支撑的、僵化的、干瘪的、枯燥的语言;那么学生的理解是抽去形象信息的、缺乏生命体验与心灵沟通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语文阅读教学追求言意兼得,但教师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对于言意矛盾的认识不足阻碍着言意兼得的目标达成。 言意矛盾是指语言与心意之间存在的差异、距离或不对等。古人有“立象以尽意”之说,把“立象”视作解决言意矛盾的方式方法,这是从写作的视角提出的。对“立象以尽意”作出重大革新的魏晋玄学派代表人物王弼就“言”、“象”、“意”三者的基本关系明确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段论述中的“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可以对应阅读的过程,为阅读理解中言意矛盾的破解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即从“寻言观象”到“寻象观意”,经历看到象和看透象的过程,充分发挥象的中介作用,理清“言-象-意”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发全 《甘肃教育》2011,(20):68-68
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工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肓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下,理解词语不外乎是借助字典理解词语,还有的学生会借助其他的辅导性材料帮助理解,甚至直接把解释的意思抄下来,缺少了对词语的真正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只是读读词语,说说学生自己查好的意思而已,所以在头脑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我们的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词语的理解过程. 这里的丰富语言文字的视像是依仗于教师的巧妙的教学设计,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折射出视像.这一视像是:当学生在看到语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能再现一种视像;当学生眼前出现某一个视像的时候,他头脑当中能显出相应的文字.文字和视像的互现,应该是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下面笔者将举几个例子来说一说这样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仔细研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感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对此,我们作如下一些思考。一、为什么要强调“感悟”1.遵循中国语文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擅长用整体性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强调天人合一,物我同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样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汉语言具有着浓烈的民族特色。汉语绚丽多姿,是一种以实用和体验为两翼的语言。它以意会为句子连贯的纽带,善用比兴,讲究意象和意境:“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循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就揭示了汉语及汉语学习的规律,即:学习汉语需要透过“言”(语言)…  相似文献   

8.
汉语言是表意文字,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形象性。形象是“言”与“意”的中介,“言生于像,故寻言以观像;像生于意,故寻像以观意。”  相似文献   

9.
谢芳 《海外英语》2015,(1):87-88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立象",为英语文本之言与意搭起一座桥梁,师生共同立象以尽意,寻象以观意,并通过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促成学生实现"得意忘言""得意忘象",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习得英语语言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中无处不体现着言、象、意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蝴蝶,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它在百花丛中,像一朵朵飞翔的彩云,穿插飞舞,让你的心随之而动,人们说它是"会飞的花朵"。这个小小的精灵,把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然而,若你只看到蝴蝶的"美丽",而忽视其背后的深刻内涵——意象,那就太可惜了!历史上普遍认为,美的艺术应是"意"与"象"的统一。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  相似文献   

11.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意象"包括"意"与"象"两个层面."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象",即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想象中的万物."意"是"象"的主宰,而"象"则是"意"的载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这里所说的"烟霞"和"草木"便是意象.此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见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见,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相似文献   

12.
一、古文教育的文学解读视角我国清代批评家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话》的开篇中说过 :“诗有三要 ,曰 :发窍于音 ,征色于象 ,运神于意。”这说明了诗歌由声音、形象和意蕴三个层次构成。我国古代文论往往也把文学作品分为“言”(语言 )“象”(形象 )“意”(意蕴 )“道”(思想 )四个层面。如果“意”“道”在语文教学中都可归在“意”这一个层面中 ,那么 ,我们古文教育的古代文学解读视角就是由“言”“象”“意”三个层面构成的。古代文学解读从“言”到“象”到“意”的纵向理解活动 ,是一种审美的解读活动。文学解读一方面分别在各个层面里滞…  相似文献   

13.
艺术语言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看,是对常规语言编码的超越和违背,产生了艺术语言的"有意味的形式"--修辞格;然而光是在"言"的藩篱下,"言不尽意",艺术语言走向了"立象以尽意"的艺术之旅."言"与"意"在艺术语言中相互影响但又自成体系地存在着,体现了艺术语言的能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题辞>)鲁迅先生的话.道出了写作者共通的体会-将思想物化为语言的痛苦.而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指出:"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也充分说明了由"意"到"言"的艰难.刘勰还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是"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还指出:"只有唤起人们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说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必须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把学生从一个受教育者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1918年曾说过一句令人警醒的话:"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但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总感到我们并不总是把学生当人来看待.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由言、象、意三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构成,古诗词教学要针对古诗词的文体特点,构建与之对应的教学流程:披言——观象——悟意——积累——化用,引导学生披言以寻象,观象以悟意并逐渐走进文本,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最终化为己用,实现深度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明清小说插图是我国小说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魅力。其中的文字和图像也就是我们所说语-图关系,是小说插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第一是语象的问题,解决的是明清小说插图中语言向图像转化的问题;第二是言象意的关系,当言无法表意的时候,立象以尽意,解决的是图像存在的必要性问题;第三是图像与语言的地位问题,图像是在明清小说中只是出于补充地位,语言才是表意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中西传统文化孕育、形塑了抽象寻本和取象比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从类型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定义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非定义思维;从过程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分析性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相似性思维;从效果上看,抽象寻本是一种基于对话的论证思维,而取象比类是一种基于体验的感悟思维.直面抽象寻本与取象比类的异同,教育应基于语言与思维的互构关系,教会学生思维;基于学科知识的"大概念",让学生洞见学科知识的本质;基于问题的解决,发挥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古人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为增强语言的力量,提高表达的效果,便产生了各种修辞方法.比喻是广泛运用的一种.它以具体、浅显、熟悉的甲事物说明抽象、深奥、陌生的乙事物.甲乙既有某些相似--故可"比",又有本质区别--故称"喻".不论明喻、暗喻、借喻,巧在洞察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