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社会为何缺乏"公共性"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公"、"私"观念的真实底蕴究竟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塑造出如西方近代社会那样的"公民社会",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应立足现代公共哲学之新的理论立场和方法,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历史性生成的角度,对中西社会的某些主导性的公共价值观念进行比较性理论观照,从中透析社会成员公共观念以及行为选择背后的深层的文化理据,并以此为正遭遇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实践的当代中国社会民众公共精神的确立、国民公德心和公共人格的普遍养成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自然、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就是“和”,这种以“和”为显著特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整合的精神遗产,对形成和谐社会和贯穿其中的价值观念有着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城市精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校园体育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内容广泛、系统开放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城市精神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指出高校是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是人们跨进社会的第一步,它在通过具体的体育文化生活,培养、展示着人们精神的同时,也代表着所在社区的精神面貌,更是一座城市精神活力的体现.校园体育文化借助校园强大的辐射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市民人文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华体育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北京奥运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意义及价值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与中华体育精神互为映衬,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展示给世人的重要的文化精神大餐.在此基础上,北京奥运会又借助其自身组织结构弘扬志愿者文化精神、组织各种大型文化主题活动、推动文明市民活动、树立祖国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感、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等方式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浅析"亚腐败"与"亚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将是根本性、长期性、广泛性的。廉政文化如此,亚腐文化也是如此。对形形色色的亚腐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抨击,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其严重的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遏制措施,大力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意在审视"亚腐文化"对于亚腐行为乃至于腐败行为的影响,旨在强调廉政建设亟需廉政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职业院校难以独立完成,校企合作共育,理论宣传与实践锤炼相结合才是有效途径。然而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础薄弱、合作深度不够,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育。培育工匠精神行业协会必须发挥引领作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合作育人价值观念、推动制度建立、统筹行业资源,推进校企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实践伴随着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是整体性的新社会价值理念范型的发现、甄别、确认以及实践创制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表现在中国社会结构由"领域合一"向"领域分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国家化和社会国家化现象的发生,社会整体价值观念取向由"平等"向"发展"的渐进并向深层的转变.其次,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既表现为一个客观的历史的必然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也是一个合乎当代中国民众利益追求的合目的的过程,呈现出一定的合理性,集中体现为改革开放实践主体多重利益诉求的合理性认定与社会新的价值坐标方位的确立.再次,这一过程的努力目标直接指向公正本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公共价值理性信念的确立:关注民生,实行利益分享式改革,重视发展成果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艺术,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民族音乐、舞蹈与美术等诸方面的分析,认为这类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其传统内涵的演化,标志着日益发展的社会已经赋予它展现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新的道德观念、推动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崭新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各国体育运动的发达与市场经济的发达往往是一致的,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体育文化精神与市场经济精神具有同质性,发现这种同质生并进行积极的媒体传导向和传播,不仅可以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文化前提,而且可以为发展我国的竞技运动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青奥文化梳理与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青奥文化进行了梳理与解读。青奥文化是青奥会存在的根本,是青奥发展的内驱力;青奥文化是一种育人的文化、是追求普世性的文化、是建构参与性的文化。青奥文化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多元文化共存与融合的返璞归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公平、竞争、参与、创新等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完善;青奥文化更加的关注社会问题,更注重奥林匹克运动的时代性,注重对青少年社会问题、低碳理念、城市互动等新型社会理念的体育融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本于人性人情人心之常,从家道之仁、政道之仁与为人之仁,儒家伦理中的"仁"成了一种外在的道德原则规范。从其文化属性来分析,从礼乐社会、家族社会到宗法社会,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的本土性体现为,它与传统中国专制社会的特点紧密相关。而从其精神蕴含上来分析,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顺应的是一种等级制安排的差序格局。因缘于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的诸因子并不全然构成现代公民意识的"善",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并不相契合。要推究现代公民意识的地缘性,就必须研究与其相匹配的公民伦理的精神土壤。  相似文献   

12.
"人文奥运"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一遗产的文化特质与公民社会的内在秉性有着天然的同构相似性,业已成为人们追求公民社会理想,培养公民意识的一种具象与表达。它将公民意识中的主体认同、法制认同、政治认同、道德认同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探寻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与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交互关系,一方面可充分体认奥林匹克文化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一先进文化在公民社会的征程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自1862年中国开始创办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以来,由于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促使学校教育非常侧重实科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却被忽视了。在中国日渐富强,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世界的今天,传统的农业文明意识表现出了与现实素质要求的不适应性。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民众教育模式的调整问题。公民教育,作为一个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大众素质培养方式,经过百年来的不断引入并赋予中国元素的本土化改造,正在形成逐渐完善的、提升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的合理架构。各级学校积极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真正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统一成一个人才培养的有机整体,这才是国富民强的教育诉求。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发展要求形成独立的个体主体 ,个体主体的形成从其经济条件来讲 ,要求人作为主体必须具有独立的经济人格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及生产过程充分实现社会化 ,而社会化的最终标志又是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回归到社会主体即人民手中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共同富裕”为核心价值目标追求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只能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均有产权 ,都是有产者的基础上。因此公民产权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社会主义社会应是“公民产权本位”的社会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同步地建构“市民社会”和市场机制 ,必须同步地建构“市民社会”个体主体的所有者身份和交换者身份 ,必须同步地建构人与人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定量描述了贵阳市中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状况,表明中学生群体社会公德整体状况良好,对其深度影响的是社会风气,亟待社区、学校、家庭共同合作,实施引导和教化的方式,在公共领域发挥监督作用,甚至惩罚违规行为,以此,改善社会风气,促进家庭内在环境的转变,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群体社会公德整体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6.
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受众广泛并成就卓著的是平民启蒙运动。本文分析了原因,引证了林春、朱恕、韩贞、夏云峰、林讷、李珠等下层人士的资料,引述了明代内阁首辅李春芳、思想家李贽和清代大学者黄宗羲、李颐等的评论。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冲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发生碰撞、冲突,而价值观的冲突是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从奥运人文精神角度透视竞技体育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与现代社会间既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选择奥运人精神这一角度探讨竞技体育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旨在通过两内在关系的辨析,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自由竞争、政府干预、精神提升是实现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前提。如果说自由竞争规定着市场经济动源的话、那么国家干预则表明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正反两面性,而经济精神突出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制度气质和国别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