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起步晚,当代中国的高校生命教育并不完善,迫切需要建立高校系统的生命教育体系。儒家生命观的“仁者自爱”的珍爱生命、“仁者爱人”的生命追求、“生死具善”的生死态度与当代中国所提倡的生命观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因而以儒家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作为高校生命教育体系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着教育环境不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学生自身生命自觉性低等问题。以儒家生命观作为指导,创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提升学校的生命教育活力,提高教育主体的生命自觉性,建立中医药院校独立的生命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生命观,提升其生命意识、培养正确生死态度、促进其实现生命价值,并有利于中国生命教育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生命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生命观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庄子生命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时间双重性的认识 ,以气统一生死和死生苦乐之辨。正是这些独特的认识使庄子坦然面对死亡 ,,从而为其哲学增添了超脱飘逸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先秦哲学,对死亡问题予以直面且从理论高度进行论述的,道家的庄子是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个。庄子以"道"、"气"为理论手段建构了他独特的死亡观——人的生、死是气聚散的表现,死是对"道"的回归。这种"气化论"死亡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起到淡化死亡恐惧的作用,而且对生死的形式上探讨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庄子的死亡观看似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实则其产生却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在这一认识前提下派生出的顺从自然、恬淡修身的生命理论,包括:“贵身”、“惜身”的生命意识观;“名与利”、“得与亡”,、“荣与辱”对立统一的生命价值观;“上善若水”内外兼修的养生境界观以及“守中”的合理健身观。老子的生命观对现代学校健康教育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积极参与健身养生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是一位有着强烈死亡情结的作家,多数评论家及托尔斯泰的研究者都认为1880年是其创作的分水岭. 他从《三死》中惧怕死亡、逃避死亡的生命观发展成《伊万· 伊里奇之死》中用爱来驱散死亡的阴影、以爱为基础的生命观,这种转变对他的以博爱为基础的幸福学说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与人生矛盾。先秦墨家的生死观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即"强力、非命"的生命观,"万事莫贵于义"的生死价值观以及"节葬、明鬼"的丧葬祭祀观。墨家的生死观既体现了对人生命存在的肯定,又强调了"舍生为义"的献身精神,同时更着重突出了"节葬、明鬼"对生人之利的意义,具有功利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高校大学学生生命观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个方面提出来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亲和"的美学--关于审美生态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美学维度上,审美生态观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把握而建立起来.它把生态存在当作"非技术性"对象,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在平衡性方面,致力于从"非私利"立场思考复杂的生态现象及其问题,以便有效地确立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整体意识,包括对生命的虔敬与信仰、对自然存在的感受而非占有、强调生命的内在充盈而非以"创造"名义实行对外改造.在生态领域,美学的基本目标是构建以"亲和"为核心的审美生态观,这既是对于生态存在的新的美学认识,又是一种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价值体验方式,一种新的美学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小学校长,应树立教师是研究者、引导者的教师观;要看到教育对象是发展中的生命,树立主体个性发展的学生观;树立以人为本、走向校本、立足教改的管理观。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江泽民关于党的生命的两个命题是中国共产党生命观的集中体现,两大命题是密切联系和一脉相承的科学结论。研究和落实党的生命观对党的生存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