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衣善新 《钓鱼》2007,(5X):24-25
一、钓组灵敏度定义 谈水库调漂,不能不谈钓组的灵敏度。 钓组灵敏度,一直也是在水库钓鱼的钓友们关心的话题。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不能解决在水库边经常遇到的调几钓几、脑线长短、上下钩距离等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衣善新 《钓鱼》2007,(6S):24-25
一、调、钓目数不同,钓组的灵敏度就不同吗? 悬坠钓法调漂理论里的有一条重要内容:“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在水库钓鱼的实践中,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台钓的发展,人们体会到属于同种状态下的灵敏度的差异,在实际垂钓中的一般情况下意义不大,常不予计较,只把灵敏度按三种状态——双饵悬浮、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单立法)、双饵触底(共立法)分为最灵敏、较迟钝、最迟钝三个等级,这叫“钓状态”。钓状态似乎已成为通常的选择。如何通过调漂确定状态,对有经验的钓手来说可能不是问题,但对一般钓友来说就不尽然了。本文的目的就是想使还不具备熟练调漂技能的钓友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调漂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制调漂筒     
朱代金 《钓鱼》2004,(10):21-21
家中备有一只经济实用的调漂筒大有必要,尤其是悬坠钓入门者,不用出门就可以调好每一个称心如意的钓组,获得钓组在水中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5.
传统钓法钓鲫鱼,几乎青一色的送漂运作很是令人陶醉。但是,传统钓法的附子太大,如果用的是粗杆的柱形漂,水深点浅点对灵的影响又会很大;使用星漂又有穿线麻烦、容易移动、浮力不稳之苦。采用如图所示的钓组,可以提高钓组的灵敏度和对水深浅变化的适应性,充分享受着送漂儿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衣善新 《钓鱼》2007,(5S):20-21
有些钓友主张在水库钓鲤鱼时用调4钓4的调漂方法。应该说,这种钓组是可以钓鲤鱼的。尤其在用的钓饵较黏,没鱼吃饵就不会化散时,而鲤鱼吃饵多为拉漂,钓组在调4钓4的情况也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调漂小工具     
悬坠钓由于灵敏度高,也被广大钓友移植到了休闲垂钓之中。当半水悬坠调好需要的目数后,根据水深调漂时,需要在钓钩上挂饵,每移动一次浮漂,就要挂一次饵,反复多次移动浮漂,才能把漂调到钓点的水深位置。作为竞技钓,这是钓前“打窝”的一个技巧。但是,休闲钓时,  相似文献   

8.
符荣财 《钓鱼》2004,(23):16-16
悬坠钓给人们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调漂方法,它的先进性在多年的实钓中一直被钓友们认可,就连一些老钓手,至今仍抱住调四钓二的公式不放,经近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要正确科学选用鱼漂,灵活调整鱼漂,正确对待调四钓二,切勿死搬硬套。现在市场上的鱼漂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漂尖、漂尾、漂身的粗细、大小、长短均不同。如何科学选用鱼漂,灵活调整钓组,我建议从以下几点去做。  相似文献   

9.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10.
张铨 《钓鱼》2006,(6):49-49
在野钓中,星漂钓组仍长盛不衰。绝大多数钓友十分喜爱星漂钓组,这不仅有历史的原因,而且有现实的道理。星漂(又名七星漂、散子漂、蜈蚣漂、卧漂)钓组有很多的优点。制作方便,成本低廉,调漂简便,对远近深浅、水草浮萍、静水流水等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强。星漂钓组可以调得迟钝,降低鱼的吞饵障碍,适应钓野生鱼尤其大鱼的需要,也可以调得很灵敏,适应钓猾口鱼、轻口鱼的需要。有的朋友对星漂钓组不甚了解,一说到星漂钓组就联想到重坠粗线大钩,就认为粗笨、迟钝,那是肤浅的一种认识。星漂钓组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根据季节的不同,鱼情的差异,水流的缓…  相似文献   

11.
杜新财 《钓鱼》2004,(19):42-42
老年钓友视力减弱,反应迟钝,无论是参加竞技比赛还是日常休闲游钓均不适宜使用灵敏度极高的钓组。究其原因,长竿远漂,观漂困难,漂目在鱼儿咬钩瞬间的表现敏感细微,难以被及时察觉并做出迅速反应。另一方面是要求相对严格的频繁调漂程序,欲调到钩饵恰到好处,对于手脚颤抖的老钓友无疑是一项艰  相似文献   

12.
李洪生  徐海宁 《钓鱼》2005,(7):32-32
七星漂是传统钓鱼的钓具之一,主要用于传统钓法的手竿钓鱼。七星漂的优点:入水轻,扬竿时不易惊扰钓点中的鱼,出水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最适宜在风浪影响较小的水域或有水草的环境钓。使用方便快捷,在匹配钓组时,一般只需调一次漂,以后只要深浅不是过于悬殊,都无需再调。七星漂目标大容易观察,即使钓一天也不会因为观漂感到劳累。缺点是抗风性能较差。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七星漂会受风浪的作用起伏,给鱼讯识别带来难度。虽然七星漂抗风性能欠缺,但仍受到数以万计传统钓友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衣善新 《垂钓》2005,5(8):6-8
悬坠钓法对钓组的灵敏度有这样的结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钓组可以实现“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灵钓灵、调钝钓钝”……这些基本理论让许多钓友困惑不解,钓鱼专家的解释更是高深莫测。我与一些钓友一样,也一直为这个理论所困惑。  相似文献   

14.
于中海 《钓鱼》2010,(10):40-41
在我们那个小圈子里,有两位钓友龚培朗、龚培发,钓技平平,却让我学会了一招,真是受益匪浅。 习学台钓时,我就知道调漂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无钩调漂、双钩带饵调漂、单钩带饵调漂……但我一直崇尚双钩空钩半水调漂。我认为这种调漂法简捷实用,调目和钓目结合后,充满玄妙和变数,足以应对多种鱼情水情了,何必再去学习其他的调漂法?  相似文献   

15.
张铨 《钓鱼》2004,(23):19-19
一、沉底坠钓组灵敏度低但鱼的吞饵障碍最小 鱼漂等的浮力和坠子等的重力之间建立二力平衡关系时,钓组具有很高的灵敏性。立漂或星漂的悬坠钓组就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野钓中使用沉底钓组较多,这种钓组重力和浮力不相等,重力远远大于浮力。卧底的坠子的重力与地面支持力相互作用。因此,沉底坠钓组灵敏度显然较低。但是,由于坠卧底,子线弯曲松驰,鱼开始触饵吞饵时不受到坠子阻力也不受到鱼漂上浮力的作用,因此吞饵障碍最小,  相似文献   

16.
何书云 《钓鱼》2004,(16):21-21
细线、小漂、小钩饵是传统的钓鲫钓组保证灵敏度的物质条件,这一经验已为广大钓友所认可。那么,在悬坠钓钓系中情况又怎样呢?本文对钩饵大小对鱼讯下坉的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陶静波  施德祥 《垂钓》2001,(3):46-47
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钓鱼人对台钓也越来越青睐。高低钩是台钓的主要部分,调漂是台钓的重要技术。掌握了高低钩的运用和调漂的技巧,台钓就会更加让人心动。  相似文献   

18.
刘定龙 《钓鱼》2008,(23):26-27
十五.底钓猾鲫调漂法 底钓猾鱼,最常用、最经典的调漂方法是使用和早期的孔雀翎长身软尾一类的浮漂调3目一线,钓3目一线,抓一线吃口。调3目一线,就是组装好钓组后现场调试,通过增减铅皮使浮漂在钩不落底时水表面只露出3目加大约4分之1目。钓3目一线,就是装好饵后,通过改变浮漂的位置,使浮漂露出3目加4分之1目。只抓一线吃口,就是垂钓时专抓浮漂升降一线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先来看钓组。钓组入水部分包括漂、线、连接环、铅坠、钩等,其中线、连接环、钩所产生的重力和排水产生的浮力忽略不计,漂是相对固定不动的,所调部分只有铅坠了,当铅坠重力大于全漂的浮力时,漂将全部沉入水面之  相似文献   

20.
张铨  李一 《钓鱼》2007,(9X):18-19
大家都关心钓组或者说线组的灵敏度。线组是由主线、子线、浮漂、坠子、钩、饵等元件组成,当然,这些元件的大小、结构、性能等对钓组灵敏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浮漂的大小、造型、光洁度、漂尾直径等对钓组灵敏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决定钓组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呢?这个问题好像旱有定论,用不着多说。但是,一段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