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班级精神,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利用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而结出的文化成果,是班级的精神文化.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宝贵的班级文化资源.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各项活动的安排体现"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培养,来塑造.  相似文献   

2.
刘艳 《甘肃教育》2013,(23):22-22
班级文化在引导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校是乒乓球特色学校,而我所带的班级是学校乒乓球特色班级。为了挖掘乒乓球班级文化,建设乒乓球特色班级,在班级管理中,我试图将“乒乓球精神”渗透到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去,探索班级“乒乓球文化”在学生育德、启智、健体方面发挥的作用,促进特色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又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应努力用精神文化、教室文化、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来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涛 《中国德育》2006,1(12):58-58
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证明: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带好班、育好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如何进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践中,我们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切入点,紧密结合班级实际,使班级文化建设收到了良好实效。1.培养“自强”精神,强化学生自立意识。“自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自强就是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努力向上,奋发图强。当前学生普遍存在自立意识弱、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对老师、家长的依赖性很强。为了强化学生的“自强”观念,我们除了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班训,还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而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合到班级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班级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下面,我围绕一年来以“确立一个主题,凝练一种精神,拟定一句口号,设计一个班徽,建立一个机制,创设一种氛围”为要点的实践,就如何做好核心素养下班级主题文化建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龚毅 《文教资料》2014,(3):105-106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道德熏陶.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班级文化建设这块阵地,建设“幸福、和谐、奋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从建立之初开始,就形成的小范围的独具特色的“环境”,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因各班的不同成员、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环境氛围”而各具特色。它的形成,与班级成员息息相关,也无时不刻的在影响着每一位成员。班级文化的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但怎样营造、构建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从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角度入手,分析班级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4,(11):70-71
正如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与形成的精神气候、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与物质形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和谐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提升创设良好的氛围,还能对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与协调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现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学校和班主任片面重视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对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做的还不够。如果说,物质文化强健了班级文化的“筋”和“骨”,那么班级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充满文化气息的“气”和“神”。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别加强外显层面的物质文化、中间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三方面”要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设:班主任专业化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利用和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制度文化、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养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存在,是一种教育因素。班级文化建设既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班主任专业化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1.
张海英 《阅读与鉴赏》2011,(6):79-79,22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整洁、优美的班级环境文化和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不仅能够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通过创设优雅美观、整洁文明的班级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积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班集体“精神家园”建设,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载体,强调“精神关怀”,通过丰富学生精神文化,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班级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道德素养,是构建班集体“精神家园”的重要条件和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学生除了家以外的最重要的场所,他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里得到体现。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者通过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养学生人格的活动。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给学生带来知识,还创造了一种适合学生发展身心、陶  相似文献   

14.
班级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建设怎样的班级文化就能造就怎样的学生。建设班级文化主要通过让孩子共当班级“设计师”来营造良好的班级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引领班级文化;并让孩子亲手创建自己的“家”,当好“家”里服务员,以形成“班级归属感”,在开展“晨间问候”“对话心语墙”活动中,精心营造“班级亲情感”,让学生真正恋上这个“家”。  相似文献   

15.
李茹月 《学苑教育》2023,(8):7-8+11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通过共同努力创造的显性物质文化与隐性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功能。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中心,体现着班级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去向。“易学、共荣”的班级文化,突出了正确的学习观和荣誉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班级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智慧与潜能,使之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与集体荣誉感,继而端正态度、规范行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6.
班级文化,简单的说,就是班级风貌,是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核心元素.班级的管理,就是促进班级文化的重要因素.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树立班级文化,要注重对学生的熏陶,例如,播放美妙动听的音乐、电影,朗读优美的诗歌、散文;用浓厚的情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学习、考试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工作中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各项活动的安排,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一句话,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培养,来塑造.  相似文献   

17.
沈晨洁 《海南教育》2014,(18):78-79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形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实现着对学生人格、精神和行为养成的塑造。新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要把一个个顽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少年,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班级精神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主要通过班级舆论、班级目标、班名、班歌、班级口号、班训等来呈现。它影响、制约、规范着每个学生的行为,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应重视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以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来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生一同进行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大众地方,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班级准则建立、班级风气建立与班级文化建立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班级对学生的管制和培养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模式,经过班级代表着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重点文化、班级准则文化与班级住宿文化等来约束与指引学生行为,有助于促进良好的风气与班风的建成,推动学生按时学习、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班级现已是新时期学生培育、进步与教育的关键舞台。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主场所,营造健康、和谐、优雅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