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参加上海的时尚Cosmo二十周年庆典。他们做了一次盛大的颁奖,获奖的有我跟杨澜。那天我们两个在台上,都穿着晚装,她穿的是西式晚装,我穿的是金色的旗袍,肩并肩地微笑着领奖。我跟杨澜小声地说:哎,一会儿下去咱吃点火锅去?杨澜说行。领完奖,我去换条牛仔裤,叫上李少红、朱哲琴,我们几个就昏天黑地吃火锅去了。完了记者采访我们,说你们吃火锅都聊什么了呀?我说:还能聊什么呀,聊孩子呗。记者不信:就聊这个?我一瞬间就  相似文献   

2.
真实的遭遇     
中学时期的一位老师从家乡来,我们几个同学去看他。谈话间他对我们说:“你们都是记者,你们是我的学生,今天没有外人,我讲个真实的故事:前些日子咱家乡邻县去了一位记者,采访全县办计划生育协会的事。记者要到村里采访,县里有关部门通知了某某乡,乡里选了一个村子。其实,村里没有什么这协会那协会  相似文献   

3.
陈中祥做梦也没想到达辈子还有人叫他“老师”。上高中的时候,不少人劝他毕业后去考师范学院,将来当老师。对此,他不想,也不愿意。当记者,他倒想过,五十年代在兰州大学读书时,还当过校刊的特约记者。但人生没有单行道,命运往往是在人们自觉与不自觉的选择过程中,将人送到那纵横交错坎坷不平的道路。近几年来,记者陈中祥的学生愈来愈多,学生多了,“老师”也就名正言顺了。  相似文献   

4.
高小定 《今传媒》2007,(10):40-41
一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聚会.一大桌子人,其中有公务员、有在企业当员工的,还有一位记者.刚入座不久,一个在政府里做事的小头目就冲那位做记者的朋友说道:"你们记者现在自以为很牛?可你知道我们在下面说你们什么吗?说出来你可不要生气哦!我们说记者是苍蝇,碰到了也不能往死里打,一旦打死,就会招来一群.因此,我们现在对付记者,都是给塞点甜头,然后哄他赶紧走."  相似文献   

5.
王郁 《新闻实践》2003,(9):28-31
初闻有《走进美国大报》一书是在今年5月初。报社新上任的副老总对我们说,你们应该去找来看看,里面讲了很多办报的先进理念。我都看了,你们不看怎么行?赶紧去找。跑了杭州的几家新华书店,没有!心里不禁窃喜:大部头的新闻著作见得多了,每每读得头昏脑胀,此书不读也罢。不想读,却偏要你读。那天,路过体育场路上的"晓风书屋",照例忍不住踱进去,一眼就看见书架上躺着这本《走进美国大报》。书价不低,要56元。书店女老板小朱是熟人,开口就说"给你打75折"。既如此,不买不行,遂掏钱、携书回家。没想,一读却读上了瘾,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6.
"膨大剂风波"出来之后,我和几位同事都想马上去探访一下衢州瓜果市场的情况.不料当我采访时向瓜农和水果摊主亮明身份之后,好几位水果摊主对我们都是不冷不热.一位水果摊主听说我是记者甚至生气地说:衢州西瓜有啥事?都是你们记者胡乱报道,弄得我们的好西瓜都卖不出去了!  相似文献   

7.
1995年11月22日,《经济参考报》刊登了我和石油管道报记者采访的《我国建设首条沙漠油气大动脉》的消息和《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海》的画刊,友人见面就说:“死亡之海我们中年人都不敢去,你年过六旬竟去了,身体没事吧?”  相似文献   

8.
徐:久违了,克里空!你这个怪物,人人讨厌,不知你从哪个娘胎里钻出来的? 克:说来话长。是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孕育我的。他的剧本《前线》中有个记者,叫克里空,也就是我,喜欢胡编乱造,闭门造车。你们中国也有这种情况,所以我来到了中国。徐:你为什么老是闯入我们的版面? 克:不是我闯入,是你们推上去的。对这一事实,你何必大惊小怪?不只在中国,在世界各地都一个样,凡有新闻传播的地方,就有我克里空的一席之地。徐:人家讨厌你,你知道吗? 克:当然知道,可是,我是你们请来的呀! 徐:你们?谁? 克:多啦,写稿的人胡编乱造,编稿的人添油加醋,还有……恕我直说,你们的领导。徐:胡说,没有哪位领导叫我写假报道。  相似文献   

9.
本来我并不想注意谁是“最紧张的观众”,我只是为了到现场痛痛快快地看比赛,才千方百计弄个记者证的。谁知国家体委宣传司的人递给我记者证的时候,竟笑眯眯地说:“你们经济日报能拿出多少版面登体操呢?告诉你,我们可是有专门搜集各报这次报道的。”听了他这番鬼话,我立即预感到以后的几天我轻松不了。不写就白看了人家的比赛,但若真往总编室交一份体操赛多么多么紧张激烈的稿,人们就会以为我疯了。况且,你把什么词儿都用上也写不过那一百多位体育记者。所以,我必须独辟蹊径——只有和他们不一样,我的稿才有人看;而只有和经济相关联,我们报才肯登!可老天,体操和经济,怎么才能沾上边呢?  相似文献   

10.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11.
“老党好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人出门在外,跟朋友、跟同行,聊不上三句,就得回答这样亲切的问候。回答的同时,自然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暖意。在这快节奏的、纷扰的世界里,你有这样一位受人尊重的社长,或者说,人家这么尊重你们的社长,你心里能不热乎么?今年的11月18日,正是广西师大出版社10周年诞辰。跟广西师大出版社交往过的人都知道,他们10年的艰苦创业,每一步都是在老党的带领下走出来的;10年来的辉煌成就,每一点都融注了党玉敏的心血。  相似文献   

12.
自从我当上了《女性世界》的编辑后,我就觉得自己象广告商似的了,跑到哪里总要推销一下《女性世界》这个版面。有一次,去一个工厂开座谈会,清一色的女工,一开口我就说:“你们知道吗,新民晚报有一个版面叫《女性世界》?”当然有人说知道,有人张大眼睛看着我。于是,会议结束时,我便张大眼睛看着那几个人说:“一回生,两回熟,《女性世界》是我们的天地,以后就靠我们大家来办了。说真的,普通女工难得和什么记者、编辑之类的打交道,这样一来,她们也就记住了《女性世界》。做编辑的,谁不爱自己的版面?谁不想把版面办得更好些?我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说出来或许你不信,一位小报记者晚上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席桌上要互相留下电话号码,可这位仁兄竟忘记了带笔,朋友们说:“你这当记者的,怎么能离开笔呢?”他苦笑道,现在又不是8小时上班时间,带笔也不采访。所谓“8小时记者”,就是上班当记者,下班后记者工作就滑了。新闻界前辈邓拓说,记者工作最忌机关化,上班下班,“公事公办”,这是老爷记者。我们说,那种上班是记者、下班后对新闻漠不关心、仅仅局限于8小时之内的作风,是当不好  相似文献   

14.
说出来或许你不信,一位小报记者晚上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席桌上要互相留下电话号码,可这位仁兄竟忘记了带笔,朋友们说:“你这当记者的,怎么能离开笔呢?”他苦笑道,现在又不是8小时上班时间,带笔也不采访。所谓“8小时记者”,就是上班当记者,下班后记者工作就滑了。新闻界前辈邓拓说,记者工作最忌机关化,上班下班,“公事公办”,这是老爷记者。我们说,那种上班是记者、下班后对新闻漠不关心、仅仅局限于8小时之内的作风,是当不好  相似文献   

15.
方培恩在黑龙江日报当记者,我们常有“共同战斗”的机会。熟了,也就无话不谈。我问:“你当记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已是满头银发的老方毫不犹豫地答道:“抓第一手材料。”这不禁使我想起94岁谢世的苏联著名女记者莎吉娘的一段名言:“在可能的条件下,要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事物。不要把自己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委托给他人,一切都要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16.
我的老家原在江苏江阴,后来搬到无锡.1937年,我从武进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南京拿到两份教师聘书,然而,还没开学,抗日战争就爆发了.1938年10月,我来到上海,先做家庭教师,后在私立的光明小学找到工作.1939年夏,又到私立的振英模范小学工作.这个小学位于今建国西路襄阳路转角处的花园洋房,校长是位四十多岁的单身女性,她所招聘的教师也都是未婚女性,不想谈婚论嫁似乎是那个年代女教师的共识.1944年,教师们向校方要求涨工资,校方不同意,正巧附近的比华小学在招聘教师,结果我们六个骨干教师都转到比华小学去了.  相似文献   

17.
我说自己是新闻圈内的门外汉,绝非是卖弄、自嘲,不信你看本人的履历:1976年,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当农民;两年后,又招工到山东省激光研究所当了图书资料管理员,一干就是8年。本应成为行家里手,不想,一纸招选记者的告示,却使我又变成了新闻圈内的门外汉。参加招选只想试试自己的身手如何,无意去竞争只有9个座次的记者席,结果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生活的挑战? 录取通知书下了三个月后,我才走进了新闻圈,成为济宁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批记者。俗话说:三年学徒,五年出  相似文献   

18.
每写一篇广播稿,都有一定的动机和启发。今年2月12日,新疆广播电台午间新闻播出了我写的《张老泗做买卖》一稿后,听众轰动很大。不少听众当面问我:那么多做买卖的不写,不啥你偏写张老泗做买卖呢?道理很简单,做买卖的确实不少,但就新闻的价值分量来说,不一定都有新闻价值。张老泗虽然他是个农民,是从他的单一传统农业转化为农忙种田、农闲做买卖,符合以农为本,工商结合精神,这就是张老泗做买卖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9.
翻翻《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杂志,涉及编辑业务和编辑个人的文章为数极少。人们称记者为“无冕之王”,称编辑为“老师”。我曾几次遇到过这样的笑话,一些知名而未见过面的作者见到我说:“唐老师,我还以为你的年纪起码在四十以上,想不到你三十未到。”一位作者给我寄了份稿件,短信中称我为“伯伯”。见面后才知道他只比我小5岁,连“叔叔”都不够格。传统的看法都觉得编辑工作很了不起.应由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人担任。但在我们报社却刚好相反,年轻的当编辑,年长的当记者。9个编辑中只有一人40岁出头,其余都在35岁以下。因为谁都想到新闻部从事记者工作,谁都不想在编辑部为别人作嫁衣。在职的编辑们则是应付了事,一方面,他们用尽量少的时间把每期报纸编出来,另一方面,又用挤出的尽量多的时间去写稿子,象每个记者那样竭力去竞争好新闻的荣誉。也难怪编辑们发牢骚。在外人看来,编辑是记者的老师,地位并不低。  相似文献   

20.
忆顾行     
“你知道吗?你是我当记者后,第一个采访对象。”这是顾行同志1957年末,闲谈中对我说的。那时,我从北京青年报社刚调入北京日报社文艺部。老顾是50年代初从前门区委宣传部调入北京日报社的。他刚当记者,就主持报上一个讨论栏目:《小红入队为什么难?》50年代初,我因《北京儿童》报停刊,留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少儿部工作,正调研少先队组织发展中“关门主义”的倾向。所以,老顾采访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