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第一单元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包身工(夏衍)*过万重山漫想(刘征)*简笔与繁笔(周先慎)第二单元内蒙访古(翦伯赞)琐忆(唐徑)*《世界散文精华》序(季羡林)*外国散文两篇———尼亚加拉大瀑布(狄更斯)、冬天之美(乔治·桑)第三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拿来主义(鲁迅)*怎样学习语言(老舍)*汨罗行(戈宝权)第四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第五单元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劝学(《荀…  相似文献   

2.
语文因特网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版)语文第一册目录(变动较大 ,重新刊登)阅读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朱自清)拿来主义(鲁迅)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杜鹃枝上杜鹃啼(周瘦鹃)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包身工(夏衍)过万重山漫想(刘征)简笔与繁笔(周先慎)第三单元内蒙访古(翦伯赞)琐忆(唐)悠然把酒对西山———颐和园(陈从周)外国散文两篇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冬天之美(乔治·桑)第四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勾践灭吴(《国语》)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第五单元季…  相似文献   

3.
阅 读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朱自清 ) /拿来主义 (鲁迅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 /杜鹃枝上杜鹃啼 (周瘦鹃 )第二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 /包身工 (夏衍 ) /过万重山漫想 (刘征 ) /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第三单元 :内蒙访古 (翦伯赞 ) /琐忆 (唐 ) /悠然把酒对西山———颐和园 (陈崇周 ) /外国散文两篇———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冬天之美 (乔治·桑 )第四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勾践灭吴 (《国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第五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寡人之于…  相似文献   

4.
魏玮 《甘肃教育》2007,(12X):24-25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有两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与《触龙说赵太后》(以下简称《烛》与《触》),前者出自《左传》,后者选自《战国策》。虽然这两篇文章出处不同,相隔三百多年,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文章主人公都凭借绝妙的口才,最终赢得了胜利。《烛》重在写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触》主要写触龙怎样说服太后,两篇文章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5.
高中单元课文知识点比较与课外配套阅读训练安徽/莫家泉徐冰鸥高二册第五单元:散文[单元课文]《风景谈》《天山景物记》《故都的秋》《时钟》。(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体裁比较。《风》是见闻录式叙事散文,写景叙事具有片断性;《天》是游...  相似文献   

6.
<正>“回忆性散文”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是在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六篇回忆性散文:《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八年级还有五篇:《藤野先生》《我的母亲》《背影》《昆明的雨》《灯笼》,数量可观。教好回忆性散文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把回忆性散文当作一般的散文在教,甚至当作小说在教,在教学内容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2000,(4):23-23
今年秋季将在全国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 ) ,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精神 ,较原试验本1 -6册篇目 (详见本刊今年第1、2期连载 )又有所调整。修订后的第一册新目录如下 :阅读第一单元荷塘月色 (朱自清 )拿来主义 (鲁迅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 *杜鹃枝上杜鹃啼 (周瘦鹃 )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包身工 (夏衍 ) *过万重山漫想 (刘征 ) *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第三单元内蒙访古 (翦伯赞 )琐忆 (唐 ) *悠然把酒对西山 (陈从周 ) *外国散文两篇 :世间…  相似文献   

8.
第二册阅读第一单元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朱丽兰)短论两篇(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在哥白尼逝世4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第二单元风景谈(茅盾)漫谈说理文(朱光潜)黄鹂(孙犁)《宽容》序言(房龙)第三单元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读《伊索寓言》(钱钟书)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松堂游记(朱自清)第四单元师说(韩愈)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与元微之书(白居易)阿房宫赋(杜牧)怎样学习文言虚词第五单元六国论(苏洵)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伶官传序(欧阳修)石钟山记(…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2001,(12):20-20
阅读第一单元1.苏州园林(叶圣陶)2.中国石拱桥(茅以升)3.*日本平家蟹(卡尔·萨根)4.*万紫千红的花(仇春霖)5.*蜘蛛(周建人)第二单元6.向沙漠进军(竺可桢)7.看云识天气8.*死海不死9.*大自然的文字(伊林)10.*秃鹰之死(郭治)第三单元11.食物从何处来(朱相远)12.时间的脚印(陶世龙)13.气候的威力(位梦华)14.*漫话小行星(卞德培)15.*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第四单元16.鲁迅自传(鲁迅)17.哥白尼(竺可桢)18.*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相似文献   

10.
《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一单元)是选自鲁迅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记叙了长妈妈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卑微的地位、一些不好的习惯、外形特征、背地里说人长短、懂得许多烦琐的礼节等令鲁迅厌烦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叙说无疑是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作铺挚、做衬托,以写出阿长的善良和对我的关爱,表达了我由憎恶、讨厌到最后极为感激的情怀,写出了我对阿长的怀念之情。但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的一点是——文中三次出现的关于《山海经》内容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单元概况]本单元学习中国现代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重在鉴赏课文中所表现的情和理,品味其中含义深刻丰富的语句。课文有鲁迅的《灯下漫笔》,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韩少华的《记忆》,屠格涅夫的《门槛》,郭沫若和罗素的短文《〈鲁迅诗稿〉序》与《我为何而生》。本单元课文的体裁多样:有杂文、悼词、散文诗、序言、随笔。同时都出自名家之手,自由活泼,又基本上以议论  相似文献   

12.
高中单元课文知识点比较与课外配套阅读训练安徽\莫家泉高一册第五单元:散文[单元课文]《绿》,《荷塘月色》,《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体裁比较。《绿》和《荷》是写景性抒情散文,前者重点写梅雨潭绿...  相似文献   

13.
高中单元课文知识点比较与课外配套阅读训练安徽/莫家泉高一册第七单元:文言文[单元课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芙蕖》《与朱元思书》。(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体裁比较。《游》和《石》都是游记性说理散文,游记是形式,说理是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国高考湖南省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部分选自《欧阳修全集》,是一篇人物传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至第六册安排了多篇历史散文作品,其中有文约而事丰的《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有文胜而言庞的《国语.勾践灭吴》,有铺张而扬厉的《战国策.  相似文献   

15.
(注册视听生,]、学师资专业)先秦文学部分l先秦文学指以前的文学,文学艺术起源于,神话传说反映了当时对的认识和征服的愿望。最具代表性的神话故事有《》、《)和《》等。2战国散文按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记叙的历史散文,也称散文,一类是先秦诸子各自阐述的哲理散文,也称诸子散文。3先秦历史散文主要代表作品有(》、(》等。4(左传》是《》的简称,又称(》,是春秋时期的编年史。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5$子散文发展可分为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春秋战国之交,代表作品为《》与《》,第二阶段为战国中期,以(》和《》为代表。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6.
杨向东 《湖南教育》2008,(10):38-38
苏轼的《石钟山记》作为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被选人华师版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阅读部分)》(以下简称教科书)第六单元,这篇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还是语言形式,都具有较高的典范性和代表性,堪称古代游记散文的上乘之作。然而笔者却发现该文有两处注释存在疑点,现不揣浅陋,试与教科书注者商榷。  相似文献   

17.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被选编九篇,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的第21课《风筝》(第五单元),七年级下册的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单元)与第16课《社戏》(第四单元),八年级上册的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第二单元),八年级下册的第1课《藤野先生》(第一单元)和第6课《雪》(第二单元),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选入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原刊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后收入《朝花夕拾》。当时鲁迅先生在激烈的斗争中到厦门任教。深感社会之黑暗,人生之险恶,不由忆起人间的真善美,既自慰自疗,又自励自强。本文用真挚的感情,叙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版)七年级选了鲁迅的散文诗《风筝》,该诗最早发表于1925年2月《语丝》周刊第12期,后来收入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它以短小、活泼、锋利为其特点,内容广泛,形式不一,一般以论说为主,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刘家骥的《文体浅论》就把杂文归入议论文中。但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中为什么会出现记叙文呢?如高中语文第一册记叙文单元的《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高中语文第三册记叙文单元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选自《南腔北调集》),学生对此疑惑不解。事实上,鲁迅先生的“杂文”与我们现在一般认识中的“杂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