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玉星 《新体育》2011,(7):46-47
你见过每一个候选人都是被选民所反对的竞选吗?国际足联主席的换届选举就是这样的。英国的《卫报》说:“这两个人(布拉特和哈曼)配不上足球,不过他们确实配得上彼此。”  相似文献   

2.
《电子竞技》2009,(5):20-21
有些人可能—直很奇怪,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印度人,Noname为什么能够成为英国电子竞技俱乐部的总经理?肯定是因为印度的电子竞技环境也不错,所以他才能获得这么好的机会。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Noname能够坐到今天的位置完全是得益于自己努力的结果。原因看过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3.
怎样才能租辆“鲍里斯自行车”来骑?为什么英国人总说sorry?怎样才能使你看起来不像个恐怖分子呢?答案尽在伦敦生存指南。●先道个歉吧!入境检查那耗您4个钟头,那可不代表英国在蔑视你们,要怪就怪我们的政府前期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上严重不足吧!换句话说,那是政府在讨厌你们。不过别担心,它也不喜欢我们!  相似文献   

4.
逐月 《网球天地》2010,(12):90-90
你也许对于网球运动还只是一知半解,但这并不妨碍你通过某些方式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尤里·沙拉波夫和皮奥特·沃兹尼亚奇等人如何能从“门外汉”,变成出色的“家长型教练”呢?英国网协和国际网联专家们的建议也许会给家长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于女运动员们来说,什么时候男女同酬变成了“性别岐视”?这真是有趣的悖论,而这就是《泰晤士报》一位体育评论员(注:英国前乒乓球名将马修·赛义德)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鲁塞德斯基在博马斯及温在尔顿取得的好成绩,使他的ATP排名持续上升,他在美国公开赛上的出色表演也证明了这一点。他现在踏踏实实地坐在了世界第5的位置上,完全把英国球迷的心抓住了。在英国有两个英雄:英国的养子鲁塞德斯基和生在英国长在英国的布里特施·梯姆·亨曼。很容易就能听出在加拿大出生、成长的鲁塞德斯基说的话不是正宗的英式英语,如果香虑了他的穹景,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了,他是一个典型的北美人,和那些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绅士风度的英国人完去不同。几年前,日亲是英国人的鲁塞德斯墓想到他习能取得英国国籍的时候,经济…  相似文献   

7.
英伦喜事     
众所周知,英国有两位世界级球星鲁塞德斯基和亨曼。只是由于鲁塞德斯基是加拿大移民,而亨曼是地道的英国人,所以传统保守的英国人理所当然认为亨曼是自己民族的英雄。在英国人心目中.亨曼的地位要远远高于鲁塞德斯基。这两位英格兰本土球员从未在温布尔顿公开赛取得过冠军,人们常常带着这个共同的遗憾来关注这两位境遇以及性格不同的明星。 很多人都发现英国这两位网坛巨星鲁塞德斯基和亨曼,无论是出身还是性格两个人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只是在前一阶段“移民”鲁塞德斯基和地道的“英国绅士”亨曼两人做事却表现出惊人的同步:同时…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选择     
一位英国老人被电视台邀请上一档访谈节目。在节目录制之前,老人的谈话并没有经过排练,但由于他所讲的内容朴实有趣,每次话音刚落,都会让人开怀一笑,所以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现场主持人在受到感染的同时也有一些好奇,他问老人:“您有什么幸福的秘诀吗?为什么您会这样幸福呢?”老人笑着摇头:“这根本没有什么秘密。我只是在每天早上起床时做一个选择,而我会选择‘幸福’而已。”  相似文献   

9.
【新闻背景】2011年8月6日,英国首都伦敦爆发一系列社会骚乱事件。导火索是2011年8月4日在伦敦北部的托特纳姆,一名29岁的黑人男性平民马克·达根被伦敦警察厅的警务人员枪杀,民众上街抗议警察暴行。由于距离伦敦奥运会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骚乱对于奥运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这在英国媒体上也引起了广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HOT OR NOT     
《体育博览》2012,(7):26-26
要求假演VS学唱国歌享负盛名的伦敦交响乐团将出现在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但他们只是做做样子。伦敦奥组委要求伦敦爱乐乐团"假演",即提前在录音棚里将曲目录好,乐团中一名乐师不满地说"伦敦交响乐团是世上最优秀的乐团之一,我们竟被要求在全球观众面前假演。交响乐团难道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听的?真是一出闹剧。"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只剩50天,英国代表团掀起了集体学唱国歌的高潮。为了避免3个月前不会唱国歌的指责,英国田径队将歌词打印、下发给运动员,这一做法遭到了英国奥委会的攒许,"我认为英国奥运代表团的每名运动员都应该会唱国歌,这件事很重要,相信大家都能到,如果他们有能力站上领奖台,他们就应该有能力记住歌词。"  相似文献   

11.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7):78-80
“因为山在那儿。”这是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在被问及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的著名回答。 编了这么多期戳趣园,我斗胆借这句著名回答调侃一下邮友,集戳的各位,是否也有这种“因为戳在那儿”的心态呢?  相似文献   

12.
你来我往     
《体育博览》2012,(7):27-27
10KM。你跑完了吗? 自从6月刊发行了之后,就陆续有不少读者打电话来询问,“刘编辑真的跑完了全程吗?还有模特呢?”。编辑明长得那么瘦,一看就是平时不爱运动的人,他也能跑完10km吗?”。还有那个编辑张,拿着一手机,这是在跑步还是在玩啊?”。编辑佳和编辑卢这两人还组团呢,是被你们大家抛弃了,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吧?”  相似文献   

13.
看上去很美     
英国和美国的关系,一直是个让人想谈却要咽口唾沫的话题,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太多了。比如美国在文化上对英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今日娱乐》作过调查,大多数美国人天生对伦敦腔有种好感,在男女派对舞会上,伦敦口音往往是最电人的撒手锏,也许这正是休·格兰特、裘德·洛、加里·奥德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等英国演  相似文献   

14.
漫画     
《新体育》2011,(8):8-8
真正的足球天才在多大年纪就能赢得像巴萨这种豪门球队的关注?答案是7岁!英国《太阳报》报道,年仅7岁的英国小男孩布里特·凯在诺坎普球场门口踢野球时竞被巴萨球探看中,有望被招入传奇的“拉玛西亚青训营”。  相似文献   

15.
记得当年“国奥战术”被誉为是英式打法,这要叫英国人知道了非让人笑话不可。幸亏是“自学”,要是亲授,旁人该说英国人大概没好好教,不然不会名师出劣徒。得了,不说气话了。球输了,咱们还得静下心来想想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6.
《当代体育》2010,(6):12-13
亨利和车王汉密尔顿联手拍摄广告 巅峰时期亨利的速度在绿茵场上如风一般,而在F1车坛英国人汉密尔顿堪称是极速的形象代言人,当两位视速度为生命的人邂逅 他们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西班牙当地时间2月24日,由于两人拥有共目的赞助商,  相似文献   

17.
《当代体育》2008,(18):58-59
英国足球队无缘北京奥运会,但英超却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如果让英超球员或教练出现在奥运会上,适合哪些项目呢?这是一个很无厘头的想法,可这也是一个娱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竞走起源于英国。1867年英国举行了第一次竞走锦标赛。1870年,英国人托玛斯创造了20英哩场地竞走世界纪录,成绩是2小时47分55秒。这是国际田联最早承认的竞走世界纪录。后来,竞走运动又从英国传入北欧各国和美国。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这种“长途跋涉”的运动项目在德国  相似文献   

19.
意甲骨“小世界杯”的美誉,但却没有世界杯一样让人赞不绝口的球场,这与意甲在国际足坛的地位严重不符。 意大利人与英国人的审美观点完全不同,英国人喜欢把球场视为自己的家,每到周末都会到“家”里去看球,因而当然要把自己的家收拾得干净,整洁一些,于是也就有了老特拉福德,安菲尔德、圣詹姆斯公园、维拉公园、白鹿巷、斯坦福桥、海布利等这些梦幻剧场般的球场。英国人在看球时不使用任何污染环境的“道具”,只是用掌声来支持自己所喜爱的球队,充分体现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  相似文献   

20.
在家看奥运时,想没想过:如果社区里有投注点,能买上一注羽毛球男单决赛的彩票就太棒啦?在英国,这是小菜一碟,我临时住所附近的小区里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