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冯梦龙的男风观念主要体现在《情史》之“情外类”和散曲《情仙曲》中.冯梦龙视男性对同性之欲为正常,但否定因色而起之欲.他的男风观念以情为基础,对于有情者给予高度赞美与尊重,并认为可以流传不朽,可以做教化典范.古往今来冯梦龙的男风观念可谓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2.
晚明社会,随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启蒙思潮的风起云涌,社会风气也由明初的清肃淳厚逐渐演化为晚明的浇薄儇巧,人欲得到充分张扬,情色文学大行其道,并且集中涌现出一批男色小说.这些小说虽然在文化品位及书写技巧上有高下之别,但从各个角度形象全方位反映了晚明社会盛行的男娼之风,填补了中国通俗世情小说中男风小说的空缺,并且如实传递了士人阶层对待男风的复杂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男风与南风并存于古代典籍之中,内涵相近,明代中期以来南风因其地域色彩失去意义而逐渐被男风取代。男风核心即男色,并暗含有性爱方式和社会风气之意。同性恋为外来词汇,是性取向的一种。男风与同性恋在范畴、存在环境及如何评价等方面截然不同。在相关研究中男风宜作为核心概念使用,同性恋概念仅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中出现的"男风"一词有男色与性爱方式两种内涵,在使用上以第一种为主。《金瓶梅》中的男风书写涉及商人、文人、官吏、道士等各个阶层,带有极强的等级色彩。男风书写不仅是对明代中期世风的表现,也是主体故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小说主题的展现上有重要意义,并为明代后期的男风书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同性恋蔚然成风,笔记、小说十分发达,因而涌现了众多的男风小说。以《弁而钗》、《宜春香质》为例,通过细读文本、对比不同文本,从文本价值期待及叙事操作等角度,探讨明清时期以男子与男子之间的爱情为题材的男风小说中温文尔雅、情意绵绵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6.
在晚明男风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白话同性恋小说。中国古代同性恋本是一种歪曲的性取向,加之晚明社会纵欲风气影响,同性恋小说与性欲关系非同一般。但仔细斟酌,小说中不但有"情"存在,而且有近现代意义上的同性恋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戚继光的文化交游活动为视角,对戚继光的文化身份进行了解读,并藉此对晚明时期“武臣好文”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指出戚继光的文化交游活动是晚明社会“武臣好文”现象的典型代表,为晚明社会的多元文化增加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潘文子契合鸳鸯冢》情欲结合的同性恋叙事的分析,来透析明清之际的男风文化,并探讨《石点头》作者天然痴叟在创作上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9.
中晚明社会思潮与“三言”“二拍”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存在着相通相同的现象,“好货”、“好色”是文学哲学共同提出的时代话题。“好货”是中晚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的人生价值的取向,反映了人们趋利求财的心态。“好色”是对程朱理学禁欲思想的一种反叛,带有初步人性解放色彩。“三言”“二拍”形象地记录了中晚明人们“好货”“好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晚明男妓现象是由"南风"好尚引起,经由朝廷政策的推波助澜,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刺激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性交易服务。以小唱、小官与契儿为主体的男妓,靠出卖色相而获得官员大夫、富贾仕商、市民百姓等服务对象的相应报酬。由于历史文化、社会习俗、民间认同等原因,男妓的生存境况远比女娼更为艰难。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诗歌在明代不同的文化空间广泛传播,书法作品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显示了特殊的功能;诗歌选本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产生了重大的驱动力和影响力;集本翻刻是比较通行而又便于实施的传播行为,在黄庭坚诗歌传播中具有长久性和信息存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先秦到宋元已有女子擅长文章辞赋的记录,但明代能文的女性人数以及文章存世的文献数量显然更为丰富,她们在文章诸体上显示的才力也较为多彩多姿。与吟咏性情的诗词相较,论辩序跋赞戒等文体似更需要以擅才学、广社交为条件。明代女性抱有撰文的热情,且名篇如林,这与她们在家庭内外文学生活氛围的局部改善有关,以至敢于肯定"著文章"并非女子的"分外事",由结社带来的社交空间也增加了文章应世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妒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古存在,而作为一种文学形象也很早就在文人作品中出现,尤其是明末清初之际,“妒妇”题材的小说可谓蔚为大观。这种特殊的丈学现象也被当今学者所注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对近十年来的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述,无疑将对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妒妇”文学以及繁荣当今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铎作为明代著名散曲作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其词集《草堂余意》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草堂余意》乃陈铎追和《草堂诗余》之作,陈铎所和很有可能是离他生活时代较近的成化十六年刻本。词论家对陈铎和作褒贬不一,陈霆讥其为村妇斗美毛施,况周颐则称其词全明不能有二。陈铎追和之作可分为和意与不和意两类:和意之作虽然佳句不少,但在布局、用典、句法等方面与原作差距较明显;不和意之作词风超澹疏宕,凸显出陈铎风流潇洒、淡泊名利的才子形象,堪称明词中的佳构。  相似文献   

15.
姚明现象不仅是一种体育现象、商业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姚明现象产生原因以及它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旨在通过对姚明现象的解析为我国以后培养更多的“姚明”式的人才作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彭晶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78-82
生日现象的出现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从统治阶级逐渐走向民间的发展历程,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和发展也有其过程。《金瓶梅》中有许多关于生日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了解到明代中晚期的一些社会现象,作品主要从寿期、送寿礼、寿宴和拜寿四个方面分别揭示了当时家庭生日中的宴会、娱乐以及礼仪状况,试图展现它们所蕴含的民俗价值以及对后世家族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明词>一编虽屡经时贤辑补,仍有遗珠可采.本文即从别集方志中辑得<全明词>未收岭南词人五家及其佚作,并对其生平略作小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辨体>和<文体明辨>是明代两部重要文体论著作,后者以前者为借鉴和批评对象,在前者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所收文体更加全面;辨析更加细致;论诗深受复古思潮影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9.
书画艺术与家具是明代室内陈设的两大主要内容。明代中叶以后苏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艺术市场的繁荣,从一个方面推动了以文人为核心的吴门画派和明式家具的发展,显示了经济与艺术的关系,体现了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全明词》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明词》为明词、明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但由于文献浩繁,搜访十分不易,故也有相当数量的佚词有待收罗。慈从总集、别集、笔记、地方志等各类文献中,辑录《全明词》未收之佚作41首, 并对《全明词》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生平事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