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农村的问题,并构建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为出发点,解读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鉴,揭示其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平民教育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我国农村职成教育的发展。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光芒对当前我国农村职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随着平民教育思潮的推动,晏阳初和陶行知逐渐认识到国家危亡脱离不了国民素质,普及平民教育对当时混乱的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对普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奋斗,他们在平民受教育这一关键上不断探索,促使平民教育这一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主要探讨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同时提出对两者在平民教育普及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孔丽苏 《成人教育》2013,33(1):12-13
晏阳初独具特色的平民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从以人为本、教育平等、崇尚师德和"三教合一"四方面探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两大核心,乡村改造是实现平民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平民教育又是乡村改造的归宿和目的。晏阳初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源自于对"齐家治国平天下"概念的深度理解,其教育目的也建立在这种思想之上。通过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分析,凸显人与国家的关系和社会普通阶层的重要性,对晏阳初构建其教育目的有很高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看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平民教育第一人,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创者,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平民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实施途径、师资等方面的内容仍然值得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借鉴。本文阐述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提出了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晏阳初作为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思想家,其平民教育之梦与“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平教思想推崇创新意识,关注教育公平,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将“中国梦”与晏阳初的平教思想相结合,有利于教育研究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从而更具时代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法,从晏阳初的教育宗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全面分析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挖掘其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影响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创新——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中国教育史上平民教育的先驱。创新性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旋律,体现在他的平民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他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创新性对我们今天中国教育的改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永望 《陕西教育》2007,(1):106-106
晏阳初,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一个塾师之家,少时熟读儒家经典,十三岁在传教士举办的两式学堂读书,后又到香港和美国接受教育,1918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0年回国后献身平民教育事业,1950年以前晏阳初主要在围内进行平民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之后晏阳初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事业推广到了国际上,在亚洲,非洲、  相似文献   

12.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人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平民教育理论.在21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以民族再造为教育宗旨,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农民教育理论体系。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际,借鉴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策略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伦理视角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有世界影响的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其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其伦理特点在于:民本性与平等性结合、科学性与基础性结合、创新性与重德性结合。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现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共同之处在于:把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当作平民教育的宗旨;平民教育面向平民,谋求教育公平;平民教育关注民生,注重职业教育;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连环扣合,整体推进。他们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平民教育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博仔 《湖南教育》2005,(18):10-11
晏阳初(1890—1990),原名兴复,又名遇春,字阳初,四川省巴中县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其主要著作被编成《晏阳初文集》、《晏阳初全集》。教育思想要点平民教育“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实现,而新农民的培育又离不开教育。因此,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本文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原脉出发,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几点对我国农村教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2月19日,“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09年年会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召开。重庆市委办公厅、北碚区委、北碚区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共115人出席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新中国60年,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相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还特邀了晏阳初至今健在的7位重庆学生列席。现将研讨会学术交流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19日,“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09年年会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召开。重庆市委办公厅、北碚区委、北碚区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共115人出席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新中国60年,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相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还特邀了晏阳初至今健在的7位重庆学生列席。现将研讨会学术交流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屏障;晏阳初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以及农村改造运动对当时的农村改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理念与实践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近十年来,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观近十年来晏阳初的研究,有助于把握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本走向,理清其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为以后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